关灯
护眼
字体:

第20章 交谈(第3页)

章节目录保存书签

你把音乐攥得太紧,几乎不给它逃逸的缝隙。

要学是懂得在合奏里放出一部分气口,让对方有落脚点,有呼吸。

那时你的音乐才会真正完整。”

他抬眼看江临舟,语气第一次带了个人色彩:

“也正因为如此,我才会主动想要招你。这不是一时兴起。

我喜欢你这种干净、分明、对自己狠的气质;这点,你和雨薇很像,只是走法不同。”

他拍了拍琴盖,声音落回平时的冷静:

“今天就到这里吧。回去好好想一想,尤其是两个人的配合。

明天我希望听到的不是你一个人的完美,是你们两个人的声音。”

-----------------

霍洛维茨介绍:

钢琴家霍洛维茨:键盘上的魔鬼与诗人

弗拉基米尔?霍洛维茨(1903-1989)被广泛认为是20世纪最伟大、最具影响力的钢琴家之一

他以雷霆万钧的技术、变幻莫测的音色和极富个人魅力的音乐诠释而闻名于世。

霍洛维茨的职业生涯并非一路高歌猛进,而是被一系列漫长的退隐所打断。

这些退隐的背后,正是他与严重抑郁症和神经官能症的抗争。

这并非现代意义上的“心情不好”,而是一种深刻影响其生理和心理状态的疾病。

与其他艺术家不同,霍洛维茨的舞台恐惧异常严重。在演出前,他常会陷入极度的焦虑、自我怀疑和恐慌,甚至会生理性呕吐。

他对自己的要求严苛到近乎残忍。一次演出或录音中微小的、他人根本察觉不到的瑕疵,都可能让他陷入长时间的抑郁和自责。

在抑郁期间,他会感到灵感消失,无法练琴,对音乐失去兴趣和热情。

霍洛维茨一生中有三次主要的退隐,每一次都与他的心理状态密切相关:

1936-1938年:因身心疲惫首次退隐。

1953-1965年:长达12年的退隐。这是他最著名的一次离开。在此期间,他几乎完全停止了公开演出,与外界隔绝。他的抑郁症在此期间尤为严重,需要依靠妻子万达的悉心照料和医生的帮助。他甚至一度停止了日常的钢琴练习。

1969-1974年:因健康状况(生理和心理)再次短暂离开舞台。

许多乐评家和乐迷认为,他中年复出后的演奏。

尤其是1965年卡内基音乐厅的传奇复出音乐会增添了一种前所未有的深度、内省和复杂性。

他的演奏人格似乎分裂为两个极端“恶魔霍洛维茨”展示令人窒息的技巧和力量

和“诗人霍洛维茨”展现如梦似幻的弱音和细腻情感。

这种极端化或许正是他内心剧烈动荡的写照:

一方面需要向外迸发以证明自己、对抗恐惧,另一方面又极度渴望向内寻求安宁和庇护。

他的魅力正在于这种矛盾性。观众不仅为他的无敌技术欢呼,也能感受到他音乐中流露出的人性脆弱。

章节目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