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灯
护眼
字体:

第54章 专注(第1页)

章节目录保存书签

灯光还未完全亮起,观众席一片寂静。

陈雨薇的演奏仿佛还在空气里回荡。

江临舟靠在椅背上,心里只是微微有些松动。

他不是第一次见到这样的克制与收束,也并不觉得自己突然被颠覆了什么。

但他清楚地意识到,音乐的表达可以有无数种方式。

刚才那种极致的安静与收敛,不是拒绝表达,而是在极度的克制中,把一切情感都化作无声的回响。

这让他想起,音乐真正的重量,有时恰恰不在于张扬和证明,而在于能否坦然接受沉默、接受虚无。

这样的体验,不是全新,却像是在他的理解里又细微地多添了一笔。

他没有试图抓住什么,只是让这些感受静静流过,融进了自己对音乐的又一层体会里。

主持人低声报出下一个参赛者的名字。

秦致远。

江临舟的目光微微一动。

其实在初赛时,他就注意过秦致远的演奏。

那种稳健、安静的气质让人难以忽视。

---------------------------------------------------------------

但对秦致远自己来说,真实的感受却远不是这样。

轮到秦致远时,他在后台攥紧了手里的谱子,手心一直出汗。

和其他选手比起来,他穿得很普通,琴包也是旧的。

刚才看到那些人在候场区自信从容地翻谱子、互相打招呼,他只能默默坐在角落,把铅笔写的指法又检查了一遍。

秦致远一直觉得,自己和这里的人是不一样的。

他家境普通。

家庭和音乐毫无关系。

父母都是普通上班族,甚至一度觉得弹琴这种事既花钱又没前途。

他最初接触钢琴,只是因为学校的文化节,小学老师让他学几节课去表演节目。

他照着简谱在家里敲了几天,没想到表演那天,坐在台下的启蒙老师一下注意到了他。

“这孩子手指有点意思。”

老师后来跟他妈妈说。那之后,老师主动提出可以免费教他入门。

父母虽然不太愿意,但见孩子高兴,也就勉强同意了。

可老师毕竟不是专业出身,只能教最基本的指法、节奏和简单乐理。

剩下的,秦致远全靠自己琢磨。

他喜欢把手指用铅笔标号,自己录音,再一遍遍放出来找哪里弹错。

乐谱看不懂,就一笔一划抄到练习本上。

小学到初中几年,家里一直没有买新钢琴,秦致远用的都是亲戚家早年不用、转送给他们的那台二手琴。

那琴外观早已掉漆,琴键有几个还是松动的,每次练习都要格外小心,碰到没有声音的地方只能用力多按几下。

大部分时间,他就是对着这台旧琴一遍遍摸索手感,不懂的地方就照着教材慢慢琢磨。

没有专业老师指点,他只能靠自己??把手指用铅笔标号,手机录音,再一遍遍听找哪里弹错。

乐谱看不懂,就一笔一划抄到练习本上,遇到难的地方反复画圈标记。

等到初中,有一次邻居要搬家,送来几本旧乐谱,他如获至宝,那阵子练得格外刻苦。

也是在那段时间,市里少年宫招社团,他壮着胆子去试了一下,没想到被老师破格收进来,这才算第一次正儿八经地见到正规的钢琴课。

章节目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