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燕伪官王维一(第4页)
刘禹锡一眼看穿他的心思:“本来也没人指望阳城能在圣人面前为谁美言几句。他不会一夜之间性情大变,那可是之前妹夫去世,三兄弟要一同前往归葬的人,其余两个会拦住他的。”
甚是有理。
柳宗元深思片刻,说:“假如百炼镜灵验,关键在于文章阅读的顺序。”
“标题起成那样……排序如下注。”刘禹锡转而又想,“除非我们少了一环。左金吾卫将军张万福,他又是何人?”
“他和裴延龄有关……”柳宗元推测道。
“对了一半。文章里的那几个人,影响的都是圣人的心绪。”刘禹锡回忆文章的内容,“张万福那篇,有人报张万福年老体衰,但圣人面见他之后惊觉是诬告,于是给他画像供入凌烟阁。陆贽那篇类似,圣人一时下不来台,才将陆贽罢为闲职。阳城从谏议大夫到国子司业,更是被闲置。”
“所以按照此法,裴延龄也能被贬为闲职。”柳宗元恍然大悟,“原来百炼镜是成为奸臣贪官的指引啊。”
这个兴奋的语气,难道是要一步一步跟着学吗?
刘禹锡不敢反驳:“先让裴延龄下台。你看,百炼镜上又多了几篇文章,定然有妙用。”
“反正我是不会碰的!”柳宗元非常慎重。
【怅惆故山云,徘徊空日夕。何事与时人,东城复南陌。】
转眼就是暮春,旱灾的风声如若黄土席卷京城。
人们东奔西走,忧虑又惶恐,但御苑之中,李适在打猎。
陪游的神策军士兵人心涣散,闲聊的话题离不开胡饼。
他们好不容易振作起来,远处传来《阳关曲》,马匹又不听使唤。
李适的游猎心情,蒙上灰尘。
他点了个老实人问清事由,说起度支使近来拖欠厩马的草料。
这怎么能行。
他把裴延龄叫过来问话。
裴延龄赶忙解释。
他说陆贽失权,心生怨念,一边扬言天下大旱,一边联合京兆尹等人阻挠粮草发放。
可追根溯源,解决不了问题。
李适心里只有打猎。
他让裴延龄出对策。
在神策军的注目之下,裴延龄说回去构思,明日上奏。
李适的游猎心情,又淋冷水。
他叫来个天庭饱满的士兵一问,他点出了涉及粮草的所有官员。
“哪一位你们最为信任?先让他来负责。”李适不愿耽误游乐,他瞥了一眼裴延龄,“爱卿,回去好好想。”
裴延龄诚惶诚恐。
他回到宅第,彻夜不眠。奏章刚刚起草出来,外面晨鼓作响,叩门声急促,下人一路小跑撞到花盆当啷当啷,乌鸦继而大叫。
一纸诏书下来,命他分司东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