京圈佛子王维七(第4页)
“玄宗那个时候,谁不喜欢骑射。怎么?你们现在都不学了吗?”
“不是这个意思,”元稹觉得张万福拿他取乐,“我将开元盛世到现在的历史写成了长诗,可否看一看?”
“拿给我过目?”张万福接过他掏出来的诗稿,“《代曲江老人百韵》,有长度自然有深度。”
果然在逗自己玩儿。
元稹看透了。
转瞬,元稹又觉得奇怪。
张万福的眼角流下泪来,随后哽咽地说,诗里有他过去的影子。
倘若元稹一开始就把诗篇拿给张万福看,张万福感叹诗中虚构的老人的经历,元稹会当是极高的评价。
然而现在,元稹的这首诗,像是提前知晓了眼前人的过去和命运一样。
千万不要多想。
元稹一遍又一遍提醒自己。
【大漠孤烟直,长河落日圆。萧关逢候骑,都护在燕然。】
夜里,元稹闭上眼睛,脑海中都是张万福前后的反差。
他说话的语气和习惯没变,但却像变了一个人。
辗转反侧,难以安眠,他悄悄跑去书房拿来百炼镜。
烛光之下,百炼镜的光芒更亮——
百炼镜发光之时,便可以操作。百炼镜发热之时,天声会响起。
元稹盯着镜面,一下点中《绑定名将系统之后,我的言灵显形了》。
这篇文章,是张万福的传记。
张万福高寿,卒时九十岁。他从军伊始,拿了七十年朝廷俸禄,从来没生病过一日。
真是羡慕。
不对,真是奇怪。
这篇传记当中,张万福正是左金吾卫将军,而且被当今天子派人画像,供入凌烟阁。
这和之前初见的张万福所述,一模一样。
那今天在曲江池畔见到的这位老人……
怎么回事?该不会是梦游吧?今天真的出门了吗?
《名将系统》中提到的“言灵显形”,仿佛说的是元稹所写的百韵长诗,让张万福从左金吾卫将军变成寻常老翁。
元稹瞬间毛骨悚然。
【王维自河西以来的诗篇,以意象抒情,情入景中,绝无赘言。《使至塞上》当中,“征蓬”和“归雁”暗含了他遭到排挤驱逐的痛苦之情。】
【以“直”来勾勒“孤烟”,以“圆”来渲染“落日”,王维提笔作诗如作画,手法冷静克制,反映了他对朝中事务的疏离态度。】
【天宝元年(公元742年),失去靠山的王维,重新回到长安,官拜左补阙。在李林甫长期把握朝政期间,纵然处境艰难,王维升至给事中。】
【天宝年间,王维心在辋川别业,他的进取之心和爱国情怀难以窥见。直到天宝十五年(公元756年)的六月,安禄山叛军攻陷潼关,占领长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