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灯
护眼
字体:

3040(第10页)

章节目录保存书签

这时,她看到玉无瑑收起笛子,远远朝她看来。

他显然也发现了她。

她足下如飞,轻轻一跃,几个起落之间便落在弈剑阁房顶。

玉无瑑站起来,轻轻拱手:“李府主。”

李璧月径直走到檐角的高处坐下,问道:“玉相师怎么大晚上不睡,跑到我的弈剑阁来吹笛子?”

玉无瑑唇角一弯,露出极为清浅的笑容:“不瞒李府主,这几天李府主每天在外奔波的时候,我都在森狱里呼呼大睡。好不容易脱狱,当然迫不及待多呼吸几口自由的空气。至于为什么是在弈剑阁,这里视野开阔,站在此处,长安城的九衢宫阙尽收眼底,是绝佳的赏景之地。”

李璧月顺着他指的方向看过去,长安城的一百零八坊市如星罗棋布的棋盘一般,层层展开,巍然而壮观。夜晚的长安城没有了白天的喧嚣,只散落着星星般幽微的灯火,宁静而祥和,不见夜幕之下的暗潮汹涌。

玉无瑑道:“说起来,这座弈剑阁的屋顶,是整个长安城第三高的地方。”

李璧月心不在焉问道:“是吗?那长安城第一高和第二高的地方是在哪里?”

玉无瑑道:“长安城最高的地方当然是大慈恩寺的大雁塔,是玄奘法师为了保存从天竺带回长安的经卷与佛像所建。不过,眼下那地方是佛宗的地盘,想必我这辈子无缘上去一观了。”他叹息一声,接着道:“至于第二高的地方,则是皇宫之中的太极殿。但那是圣人朝殿,在下一介白身,想必也是到不了。所幸当初承剑府的第一任府主秦士徽在主持修建承剑府时,特地向太宗皇帝要了长安城东北最高的地方建了承剑府,所以在下才能在此一观长安夜景。对了,关于秦士徽向太宗皇帝索地,还有一段掌故,不知李府主可曾听闻?”

李璧月被他勾起好奇心,问道:“什么掌故?”

玉无瑑笑道:“据闻当初太宗皇帝敕造长安城时,承剑府这块地盘是长安城内唯一一座山丘。当时昙摩寺的神慧大师、玄真观的李玉京和承剑府的秦士徽都看上了这块风水宝地,三人为了争这么块地争得面红耳赤。太宗皇帝怕伤了和气,便将三个人召到御前,令三人和好,然后抓阄决定这块地的归属。”

李璧月道:“那最后是我们承剑府秦府主运气比较好,抓阄赢了这块地?”

玉无瑑摇头道:“不是。”

他的眼神滴溜溜的一转,笑道:“三人到了御前,本来要开始抓阄。秦士徽忽地对李玉京道:‘我听道德经上说“上善若水,水利万物而不争”,李道长既然道行精深,又怎么能不知这个道理,要和承剑府、昙摩寺争这块小小方寸之地呢?’”

“李玉京想了想,是这个道理,方外之人当奉行清净无为之道,便当场退出了竞争。秦士徽又看向神慧禅师,叫道:‘神慧禅师,神慧禅师……’”

“神慧禅师知道秦府主必有用意,任他一连叫了好多遍,都闭目不答。秦士徽转头向太宗皇帝道:‘陛下,不是我不想与神慧禅师重归于好,是他根本就不答应我。’太宗皇帝问神慧禅师道:‘秦府主叫你,为何不应。’神慧禅师见太宗皇帝出面,便答道:‘不应是应,应是不应。这是和尚的禅机也。’”

“秦士徽哈哈大笑道:‘既如此,那么这块风水宝地应该归我承剑府所有。’太宗、李玉京都十分吃惊,神慧禅师也没说不要地啊,这地怎么就成承剑府的了。秦士徽道:‘不争是争,争是不争。这也是和尚的禅机。和尚既然也不争,这地当然是我承剑府的。’”

“哈哈哈哈哈……”李璧月哈哈一笑。秦士徽耍耍嘴皮子就从玄真观和昙摩寺手中夺下了这块全长安城最高的风水宝地,这个故事着实非常有趣。

她笑过之后又觉得不太对:“为什么我在承剑府从来没有听过这件事?”按说,这等让昙摩寺和玄真观大大吃瘪的掌故,承剑府应该记录下来,让后世的徒子徒孙天天背诵才是。

玉无瑑摊摊手,唇角漾出一抹干净粲然的笑容:“李府主没听过很正常,因为这个故事是我刚才现编的。”

李璧月:“现编?”

玉无瑑道:“我看李府主今晚似乎不太开心,大晚上还一个人出来练剑,所以编了这个故事。李府主听了这个故事,是不是觉得心情好多了。”

李璧月:……

敢情这道士是在这里随口胡诌哄她开心。可李璧月不得不承认,笑过一场之后,她的心情确实比之前好多了。

她唇角微扬,诚恳道:“谢谢你。”

玉无瑑道:“李府主半夜失眠,或许近日查案遇到了为难之事?此事毕竟是因我而起,不如李府主说一说,说不定我能帮李府主参详参详?”

李璧月在心中迅速判断了一下此事的利弊。

玉无瑑是一个游方道士,与京城这潭浑水中的各方势力都没有太大关系。但是他既然自认是谢嵩岳的半个弟子,之前也帮过她不少,基本上可以归为自己人的范畴。此人神神秘秘,道法上的修为不好评判,但是脑瓜子应该挺聪明的,说不定能有一些不一样的见解。

最关键的是她也知道自己的情绪不太对头,而和这位道士相处,让她十分舒适。

她重新坐了下来,将这几日调查发现的事大略说了一遍,末了道:“虽然昙叶禅师已经认罪,我打算明日据此先行结案,但此案远远没有到结束的时候。依你之见,杀了杜馨儿的凶手究竟是谁?”

玉无瑑没想到一件简单的杀人案竟然牵引出后面这么复杂的事,他脸上的神情也难得地严肃起来,道:“无论始作俑者是谁,但是能让昙叶甘愿顶罪、服毒自尽的,在昙摩寺绝非一般人。我同意李府主的看法,此案不妨暂时搁置,不如等法华寺的开光典礼过后之后再说……”

李璧月疑惑道:“为什么是要等到法华寺的开光典礼之后?”

玉无瑑道:“李府主最近着眼于案件本身,反而忽略了眼下最重要的事。”

“最重要的事?”

玉无瑑:“眼下最重要的事,自然便是法华寺的开光大典。我们可以梳理一下,从海陵佛骨舍利失踪伊始,一切的事情都是围绕这件事情。在这件事上针锋相对的两方,一方是昙摩寺,另一方就是傀儡宗。于昙摩寺而言,他们所做的一切都是为了保证开光大典的顺利进行,傀儡宗则想方设法破坏这件事。”

“这两方势力的第一次交锋是在海陵。昙摩寺为了佛骨舍利顺便回归,撺掇圣人派遣李府主到海陵亲迎佛骨舍利,而与李府主一起到海陵的鸿胪寺卿高正杰早已是傀儡宗的人,他在海上劫杀使团的人,意图夺走佛骨舍利。可是阴差阳错之下,佛骨舍利被唐绯樱带走,之后献给李府主。”

“但是傀儡宗并没有放弃继续破坏此事。高正杰的上司,是那名代号为‘刑天’之人。此人可能长期在长安城活动,对长安城的官员贵族之间的事情比较熟悉。他知道了楚阳长公主和昙叶禅师的事,给昙摩寺写了一封信,知会昙摩寺自己会在法华寺开光大典上揭露此事。这件事情引起昙摩寺的恐惧,他们选择找机会暗杀杜馨儿和楚阳长公主,将这件事情掩盖下去。可惜,这件事情好巧不巧又不小心撞到李府主你的手上,并没有完全成功。李府主还顺藤摸瓜,查到了昙摩寺的头上。”

“昙摩寺不得不弃卒保帅,昙叶禅师自尽身亡,李府主没有再查下去的理由。而昙叶禅师一死,‘刑天’便再也没有办法用这件事在开光大典上搞事,法华寺的开光大典便能一切顺利地进行下去。但是,那位‘刑天’前面为破坏开光大典做了这么多坏事,害死这么多人,又怎么可能轻易放弃。如果我所料不错,他很有可能还会再有其他的动作……”

他忽地顿住了,脸色有些古怪地道:“等等,高正杰曾经说起‘刑天’的名号中有个‘楚’字,‘楚阳长公主’的名号中不正是有个‘楚’字?”

章节目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