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灯
护眼
字体:

第292章 烟锁池塘柳(第3页)

章节目录保存书签

忽然,他抬头,望向龙椅上的皇帝,沉声问道,又似是自问:“敢问陛下,敢问诸位大臣將军,边关之月,当真只有淒凉哀怨、徒照离人泪吗?”

眾人一愣。

不等眾人回答,他已然开口:

“秦时明月汉时关,万里长征人未还。”

两句一出,一股苍凉雄浑的歷史厚重感扑面而来!仿佛千年的月光,照耀著千年的关隘,见证著无数征人一去不返的悲壮!

满殿皆寂!

然而,陈锋语调陡然拔高,由苍凉转为激昂,如同战鼓擂响:

“但使龙城飞將在,不教胡马度阴山!”

最后两句,石破天惊!一股冲天的豪气与无比的自信,悍然爆发出来!那边关之月,不再是淒冷的象徵,而是照耀著英雄、见证著胜利、凝聚著无尽豪情的战旗!

这哪里是哀怨?这分明是睥睨天下的壮志!是对於强大国防和杰出將领的深切呼唤!是对於胜利最坚定的信念!

如果说卢子瑜的诗是“小我”的悲戚,赵景行的诗是“守成”的坚毅,那陈锋这首诗,便是“大我”的豪壮与自信!

“秦时明月汉时关”,一起笔,便將时空拉伸到千载之上,气魄雄浑!

“万里长征人未还”,道尽了战爭的残酷、牺牲的悲壮,却无半分哀怨,只有一种苍凉的、令人肃然起敬的悲壮!

而最后两句,“但使龙城飞將在,不教胡马度阴山”,更是將全诗的意境,从悲壮的现实,陡然拔高到了对胜利的渴望、对强盛的自信!

这是一种何等强大的自信!何等磅礴的气魄!

大殿之上,鸦雀无声!

秦元、寧修等一眾武將,更是听得热血沸腾,双目放光,呼吸都变得粗重起来!他们仿佛看到了连绵的关山,看到了冰冷的明月,看到了无数埋骨沙场的同袍!更仿佛听到了发自肺腑的、最强的吶喊!

这才是他们心中真正的边塞诗!这才是他们想说却说不出的心声!

龙椅之上,乾帝萧景贞猛地站起身,情绪激动难以自抑!

他仿佛看到了自己年轻时,也曾梦想著拥有卫青、霍去病那样的不世名將,为大乾开疆拓土,彻底扫平北元之患,建立不世之功业!

他指著殿下的陈锋,龙目之中异彩连连,抚掌大讚道:“好诗!好一个『但使龙城飞將在,不教胡马度阴山!此诗,道尽了边关將士的忠勇与豪情!朕若有此等飞將,何愁胡虏不平!陈锋,你这首诗,当为今日第一!”

然而,就在这君臣同赞,气氛热烈之时,一个不和谐的声音,突兀地响了起来。

御史中丞王秉德见状,出列奏道:“陛下,陈锋此诗虽豪迈,却有夸大之嫌。『龙城飞將,乃前汉名將,我朝並无此人。此等比附,恐有不妥。”

兵部侍郎张显也附和道:“王大人所言极是。诗言志,当求实。边关將士,忠勇可嘉,然以『飞將喻之,未免过誉。”

这两人见陈锋大出风头,便忍不住跳出来挑刺。

不等皇帝开口,武安侯秦元已是踏前一步:“陛下!臣以为陈会元此诗,大善!诗者,抒情言志也!『飞將非指一人,而是指所有如卫青霍去病那般忠勇善战、护国安邦的良將!此诗,是为我大乾所有边关將士张目,是为我大乾祈求良將,何错之有?”

萧景贞摆了摆手,止住爭论,目光锐利地看著王秉德和张显:“两位爱卿,朕以为,秦爱卿所言,甚合朕心。诗无达詁,陈锋此诗,抒发的是保家卫国之壮志,朕,喜欢听。”

王秉德和张显顿时面色一白,不敢再言。

卢子瑜脸上刚刚浮现的喜色,瞬间凝固,变得比死灰还要难看。他知道,在文采急才这一项上,自己已经输得一败涂地,体无完肤。

章节目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