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92章 烟锁池塘柳(第2页)
就在眾人黔驴技穷之际,陈锋从容出列,朗声奏对:“启稟陛下,学生也有一对,请陛下斧正。”
所有人的目光,瞬间都聚焦在了他的身上。
皇帝目光投来,带著一丝期待:“讲。”
陈锋声音清朗,迴响在空旷肃穆的大殿之中:
“桃燃锦江堤。”
此对一出,满朝皆静!
大殿之內,先是死一般的寂静,隨即,那些真正懂得诗词格律的文官们,眼中都爆发出难以置信的光芒!
柳越的脸色瞬间变得有些难看,陆明轩则抚须微笑,眼中满是欣赏。
偏旁工整!“桃、燃、锦、江、堤”,其偏旁分別为“木、火、金、水、土”,与上联五行完美对应,且顺序不同,更显巧思!
意境升华!上联“烟锁池塘柳”,是暮春之景,烟雨朦朧,略带伤感与迷离。而陈锋的下联“桃燃锦江堤”,却是盛春之景,桃盛开如火焰般燃烧,映照著锦绣江堤,充满了勃勃生机与壮丽恢弘的气象!一扫上联的颓靡,意境开阔,欣欣向荣!
暗含寓意!“锦江堤”三字,更暗含了“锦绣江山”之意,寓意吉祥,大合帝王心意!
龙椅之上,乾帝萧景贞听后,龙顏大悦,忍不住从龙椅上微微探身,目光灼灼地盯著陈锋,连连点头,抚掌大讚:
“好!好!好一个『桃燃锦江堤!此联有生气,有画意,更有壮志!陈锋,你这一对,对得好,对得妙!当为今日第一!”
满朝文武,无不为陈锋的急才与巧思所折服。秦元等一眾武將,虽不懂对联平仄,但也听得出皇帝的讚赏,一个个与有荣焉,纷纷露出得意的笑容。
陈锋初露锋芒,已然压过全场。
对联过后,皇帝兴致不减。他目光转向右侧的武將队列,似乎想起了什么,沉声道:“对联虽巧,终是文戏。”
“朕常思边关將士之苦,戍守边陲,沐风櫛雨,与明月为伴。今日,便以『边关月为题,命尔等即兴赋诗一首,以抒胸臆。”
此题一出,卢子瑜的眼睛亮了。对联非他所长,但诗词,他自负不输於任何人!这是他挽回顏面的绝佳机会!
他深吸一口气,整理思绪,第一个出列,对著皇帝深施一礼,朗声吟诵道:
“玉门关外沙如雪,孤城月下笛声咽。征人倚剑望乡关,不知闺中梦几年。”
他作的诗,辞藻华丽,对仗工整,极尽渲染边关的苍凉、月色的清冷,以及將士们背井离乡、思念亲人的哀愁之情。诗句悽美动人,催人泪下。
不少文官听后,暗暗点头。御史中丞王秉德更是低声对身旁的兵部侍郎张显道:“卢公子此诗,深得边塞诗之韵味,淒婉动人,文采斐然啊。”张显点头附和:“確是如此,闻之令人鼻酸。”
皇帝听了,也只是淡淡地点了点头,脸上看不出喜怒。
薛文瀚也作了一首:“戍楼刁斗催寒月,漠漠黄沙暗雪山。泪尽胡天归无计,夜夜孤光映刀环。”诗意悲凉,满是无奈与哀怨。
接著,赵景行也出列吟道:“黑山北望天无际,霜重风寒夜气森。一轮明月照铁衣,三军枕戈待天明。”他的诗,少了几分哀怨,多了几分肃杀与责任,格局比卢子瑜高了一筹。
裴宽则想了许久,才有些紧张地吟道:“陇月低悬戍角悲,风沙磨尽铁衣辉。將军帐內歌舞暖,士卒壕中饥寒催。朱门酒肉臭犹溢,边关白骨无人收!安得壮士挽天河,洗净烽烟照九州?”
诗句直白,甚至有些尖锐!揭露了边关將士待遇不公的现实,表达了强烈的悲悯与渴望和平的愿望。此诗一出,文官们面面相覷,武將们则神色复杂。
轮到陈锋。
他並未立刻吟诗,而是立於殿中,身姿如松柏般挺拔,目光仿佛穿透了巍峨的殿宇,投向了那遥远而辽阔的北境疆场。
他沉默了片刻,那股沉静的气度,反而让所有人的心都提了起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