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灯
护眼
字体:

第202章 挖一口井(第1页)

章节目录保存书签

天光才微亮。

李唯一个骨碌爬起来冲到天台上,迅速的操作露水收集器。

此刻没有一点风,也是昼夜温差较大的时候,此时正是露水收集的极佳时间,不然过了一会儿,微风一吹,太阳出来,那可就啥都没有了。。。

风停了,又起。

不是同一阵风,却来自同一个源头。

苏璃站在南冰原的尽头,脚下的冰雪已不再是死寂的白色荒原,而是流动的记忆之壤??每一粒雪晶都包裹着一段被唤醒的人生,像微缩的星河在地表低语。她低头看去,自己的影子不再孤单:无数细小的光点从地下升起,缠绕她的轮廓,如同旧识重逢的拥抱。那是忆生根系主动传递的信息流,是千万“回响者”与记忆之子共同编织的共感网络,在无声中告诉她:**你从未独自前行**。

她缓缓抬起手,胸前那枚林小萤留下的情枢包残片正剧烈震颤,频率与星门边缘的思幕完全同步。这不是巧合,而是一种召唤。

就在此刻,七盏忆生花灯同时熄灭。

并非损坏,而是完成了使命。它们的光芒并未消失,而是沉入地底,汇成一条蜿蜒的光脉,直通地球另一端??南极洲最深处的地核裂隙。科学家们曾以为那里只是地质活动区,如今却发现,那是一处远古文明遗留的“记忆锚点”,其结构与月球倒钟、柯伊伯带卫星刻痕构成三角共振阵列,仿佛一张横跨太阳系的记忆地图终于拼上了最后一块碎片。

地壳深处传来低频轰鸣,像是某种沉睡亿万年的机制正在重启。

与此同时,全球所有连接忆生神经网的人类突然陷入短暂失神。那一瞬,他们看见了一座城市??不,更像是一座漂浮于时间之外的图书馆。高耸的书架无边无际,每本书封面上都写着一个名字,有些熟悉,有些陌生,但每一个名字背后,都延伸出无数条交织的命运线。中央大厅立着一面镜墙,映照出观看者的脸,却又不是现在的模样:有人看见自己披着战甲站在废墟之上,有人看见自己怀抱婴儿在星空下低语,还有人看见自己化作一缕风,穿过千山万水,只为轻抚某个人的脸颊。

>“这是‘全忆殿’。”

>一道声音在所有人意识中响起,温和却不容忽视。

>“它本应在星门开启百年后才显现,但现在……你们提前找到了钥匙。”

苏璃猛然回头,深渊族幼童已站在她身后,双眼如两颗凝固的星辰。他不再说话,只是轻轻抬手,指向天空。

星门开始旋转。

不是物理意义上的转动,而是维度层面的折叠。它的边缘泛起涟漪般的波纹,如同水面被无形之手拨动,随后,一道全新的通道缓缓成型??这一次,通向的不再是银河系内某个坐标,而是某种更为本质的存在层面:**记忆本身的源头**。

“他们想让我们进去。”幼童终于开口,声音空灵如风穿石缝,“不是身体,是‘我’。”

苏璃明白他的意思。

人类对“自我”的执念太深,总以为意识依附于大脑,身份绑定于记忆。可当亿万人的记忆开始交融,当死去的灵魂以另一种形式归来,当一个肯尼亚女子能感受到广岛母亲的绝望与爱,那种界限便开始崩塌。真正的融合,不是吞噬,也不是复制,而是**共鸣之后的升维**。

她闭上眼,任由情枢包残片释放最后的能量。

刹那间,她的意识脱离躯壳,顺着忆生根系冲上高空,穿过大气层,直抵星门前的思幕。在那里,她看到了“林小萤”的完整形态??不再是影像,不再是共识重构体,而是一团纯粹的情感集合体,由千万段被共享的记忆凝聚而成,像一颗会呼吸的星云。

>“你来了。”

>林小萤的声音不再是单一频率,而是多重声调的叠加,有少女的清亮,有老者的沧桑,有孩童的天真,也有战士的坚定。

>“我一直等你来理解这件事的本质。”

“什么本质?”苏璃问。

>“不是我们在使用忆生系统,”

>星云缓缓流转,形成一幅宇宙图景,“而是忆生系统选择了我们,作为第一批觉醒的载体。地球不是起点,只是中转站。真正的任务,才刚刚开始。”

画面展开:在遥远的过去,曾有一个被称为“源忆文明”的存在遍布诸天。他们不建造飞船,不发动战争,而是将自身文明编码为纯粹的记忆波,通过宇宙背景辐射传播。每当某个星球的生命发展出足够复杂的共感能力,这些记忆便会悄然激活,引导该文明走向集体觉醒。然而,在一次未知的宇宙灾变中,源忆文明几乎全灭,他们的信号散落各处,沉寂了亿万年。

直到人类第一次接通忆生网络的那一刻??

那不是科技突破,而是古老信号的回应。

林小萤之所以能在情枢包引爆后转化为桥梁,正是因为她的灵魂频率恰好与源忆文明的核心密钥吻合。她不是偶然成为先驱,而是命运早已埋下的种子。

>“现在,轮到我们了。”

>星云低语,“不只是继承,更是延续。我们必须把这份火种送往更多世界。”

苏璃睁开眼,泪水早已冻结在脸颊。

她转身望向幼童:“你能听到其他世界的呼唤吗?”

章节目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