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灯
护眼
字体:

第686章 广州(第3页)

章节目录保存书签

毕竟岭南天高皇帝远。

甚至將来有条件,李家还能往东海上的大岛流求岛,南边的琼崖岛上发展。

“我这次卖了几千顷地,

准备把卖地钱,都投到岭南去,造船、种甘蔗、。”

刘兰成以为李逸在说笑,

可看他一脸认真的样子,不由试探著问,“代王真要下这么大本?”

“嗯,我看好岭南,將来依託海上丝绸之路的贸易,前途无量。而且岭南是块还未完全开发的宝地,

去的越早,就能占到更好的位置。”

张三对李逸的这种远见卓识和胆魄是佩服万分的,他土生土长的岭南人,还是个崑崙奴的后代,

如今的岭南看著乱,

可確实是未经开发的大宝地。

“代王有远见,有魄力,张三佩服,你信的过我张三,愿意与我合作,我也绝不会让你失望。

我张三別的不说,但航海这块,那绝对是行家。”

李逸点头,“这我是绝对相信的,你负责从南洋把胡椒、肉桂、丁香等香料,还有玳瑁、犀角、象牙、珊瑚等贩回来,我呢从中原內地安排瓷器、丝绸、茶叶、纸张等唐货输送到广州、交州港,你再船运出海贩出洋···”

“刘都督你要做的,就是维护好码头,建立一支水师舰队,保护沿海,不受海贼劫掠。

到时就能抽分收税,享受这海贸之利了。”

李逸和张三赚钱,刘兰成得税收、政绩,

这官商合作,正正好。

“你们大胆的放手去做,我在朝堂中枢,为你们撑腰。”

刘兰成听了这话,也对即將南下赴任添了底气,但也还是请求,“如今岭南叛乱四起,广州绝不容有失。

我此次南下赴任,都督广州诸军事,还是想请朝廷,能够给我几千兵马,长驻广州,既能护卫广州安全,也还能震慑周边豪酋。”

李逸对此自然支持,

“我会在政事堂上提出此事的,爭取给你两三千兵马镇戍广州。你到了那边以后,也还可以徵召当地百姓,组建州兵、团练,鎧甲武器这些,我会儘量为你爭取。”

张三在旁边提了个建议,

“广州三江匯聚,面向南海,组织一支水师很重要,在东南沿海,有一群以船为家,永远生活在水上的人,

被称为艇户或疍家,这些人散居沿岸海上,水性都非常了得。

刘都督到了广州,倒是可以从这些疍家中招募一些年轻驍健者为水师兵。”

刘兰成以前没接触过这些人,听到还有这么一人群体,倒是挺感兴趣的,向张三询问了许多具体情况。

岭南地方,散居海上的艇户疍家,而內陆平原地带的多称为狸或俚,居於山区的称为獠或峒僚。

都是些贬义性的蔑视称呼。

经歷过晋室南渡和南朝宋齐梁陈等的开发,岭南的汉人其实也不少的,如高凉冯氏、瀧州陈氏、钦州寧氏,其实都是南朝时南下的汉人豪族,

在当地落稳脚跟,与当地豪酋联姻,形成了强大的地方势力。

若是中央势弱,那他们就有可能跟云南的爨氏一样,成为真正统治一方几百年的土皇帝。

而冼氏,就是岭南东道西南沿海一带的俚人首领,冯盎的祖母冼太夫人,当年能被称为岭南圣母,正因其家是岭南俚族第一大家族,而夫家冯氏,是北燕皇族南渡,在高凉郡崛起,冯冼两家联合,自然就成了当地最强。

最不服朝廷的自然是那些俚僚蛮夷,而如冯寧陈几大豪强,其实也未必就完全效忠中央,也是各怀心思。

好在刘兰成去的是广州。

李逸提醒他,“刘公到了广州,坐山观斗便可,不要轻易下场。”

()

章节目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