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20230(第17页)
纳采礼的媒人当仁不让是他十三叔,他自己也被询问,纳采礼的大雁是让内务府准备,还是他自己准备。
弘书当然是自己准备。
他打算去木兰围场一趟,一可以去抓头活雁,二可以顺便去看看太孙,也不知道太孙还记不记得他。
自从将太孙送过去,他还没去看过呢。
说起太孙,之前还发生了一件事,有四川官员在他生辰时,送上了一只大熊猫幼崽。只看幼崽萎靡不振的状态和对人惧怕又凶狠的态度,弘书就知道,这肯定是被硬抓来的。
幼崽对人很抗拒,甚至惊惶到拒绝进食,弘书没办法,只能派人赶紧将幼崽送去围场,希望他见到太孙这个同类能恢复安全感。
后来围场传来好消息,幼崽见到太孙果然精神好转,在照顾人员偷偷的投喂下开始茁壮成长。
幼崽没事,但弘书还是很生气,不仅是为熊猫幼崽,更为那些被官员驱使去抓捕大熊猫时受伤或死亡的人。
这样进献的风气决不能助长,不说社会风气的败坏以及会被浪费掉的人力物力,就是大熊猫,恐怕也会以比前世更快的速度濒危灭绝。
能抓熊猫送他的会是什么好官,弘书反手一封奏折弹劾,送他一套抄家流放、秋后问斩。
说起来,立秋不远了,这人也快吃断头饭了。
便宜他多活这么长时间,被他杀了的大熊猫妈妈怕是在地下都等急了。
除了以上两个原因之外,木兰围场离京将近四百公里,这个距离不远不近,弘书打算带着新兵营一起过去,路上实战体验行军。
“通知下去,过几日孤要去木兰围场,新兵营随行,演练行军队列。”
“是!”
弘书又去厨房看了看今日准备的伙食,才去步军统领衙门找岳钟琪。
“参见殿下。”
除了岳钟琪,阿桂也在这里。
如今,他已经在弘书的牵线下,拜了岳钟琪为师,弘书希望他能将岳钟琪一身的本事都学过来,将来岳钟琪年龄大了上不了战场了,他也能顶上来。
“你怎么在这?”弘书叫起,问道。
阿桂虽是岳钟琪的学生,但衙门是公务重地,可不是教学的地方。
“我来给老师送东西。”阿桂道,然后凑到弘书身边,笑嘻嘻的问道,“殿下,听说你要去围场,能不能带上我?我射箭技术如今已经很不错了!”
“若要去,便要跟着新兵营一块儿行军过去,不能坐马车。”弘书道。
阿桂不喜欢坐马车,答应的爽快:“没问题!”心满意足的走了,回去炫耀去,嘿嘿。
弘书先跟岳钟琪商定了带新兵营出行的时间,以及粮草准备,和路上的一些安排,才道:“听说贵州那边有苗民生乱?”
岳钟琪颔首:“是有妖人造言,纠众滋事,当地已将造言者抓了。”
弘书总觉得这事情似乎耳闻过,但想不起来,自从开始改土归流后,各地土司生乱简直此起彼伏,贵州苗人亦是其中“生力军”,鄂尔泰在贵州时用铁腕将苗人土司收拾的服服帖帖,但他走后,接任的贵州巡抚没有他的能力,只能是作乱一处平乱一处。
摇摇头:“这些土民不通中原文化,不知改土归流对他们的好处,被土司裹挟作乱,咱们一味镇压也不行,还是得派有能力者去宣谕化导。”
岳钟琪赞同:“皇上有意派吏部侍郎吕耀曾和大理寺卿德福前去教化。”
弘书对这两人没什么了解,也就不发表意见了。
离开步军统领衙门,弘书回到宫里。
朱意远上前:“殿下您可回来了,皇上使人来传话,让您回来后就去养心殿觐见。”
弘书便转道去养心殿,路上问朱意远:“知道皇阿玛找孤所为何事吗?”
朱意远道:“来人没说,不过奴才听说,皇上在遣人来传召您之前,接见了几位八旗都统。”
“哦?”弘书来了点兴趣,“哪几旗的?”
“上三旗的。”朱意远答道。
这么齐,弘书眯了眯眼:“满蒙汉一起?”
“只有满军旗和蒙军旗。”
弘书冷哼一声,将这些人的心思猜了个八九不离十,无非就是又想法子排挤和打压汉军旗和汉人罢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