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灯
护眼
字体:

220230(第16页)

章节目录保存书签

三阿哥府里发生的一切无人在意,大家都去烧热灶去了。

热灶被烧的太猛,有人扛不住了。

“想赶紧开始修书?”弘书诧异地道。

允禧猛猛点头:“我休息好了。”

“这么点时间就休息好了?我记得拼音才弄完的时候,你可是哭着喊着太累了,非要我给一个月的假才行,这才过去多久,就休息好了?”弘书也不是周扒皮,叔叔都这么说了,再加上刚封郡王,还要和内务府对接郡王府设计图,便大方的给了两个月假。

——主要是朝廷的流程没那么快,修书这么清贵的事情,成员名额且抢手着呢。

弘书才不信对于最爱身体力行践行“艺术家采风”的允禧会主动放弃玩乐时间,用看好戏的语气道:“你休息好了没用啊,修书又不是皇阿玛圣旨一下就能立刻开始的事情,如今除了你之外,其他人都还没定下来呢。”

允禧顶天立地的头低下了,额头磕在面前的案几上:“那你有没有别的活儿啊,我都可以干!”

他实在是被围上来的人烦怕了,他是喜欢交友广阔不错,但他喜欢的是与志同道合之人把酒言欢,而不是听一群谄媚的人说着狗屁不通的话拍他的马屁。

弘书忍不住大笑:“还有你怕与人交往的时候。”

“那叫交往吗?”允禧恨恨的道,“那叫被捧臭脚!”

弘书笑个不停:“有人捧你臭脚还不好?”

“好个屁!爷的臭脚也不是谁都能捧的!快点!给我安排个活干!”

长工自己要求,弘书当然不会客气,让他带着音韵馆里会外语的那些人去四译馆:“这几年从海外带回了不少书,四译馆的人手还是太少了,等着翻译的书排队都排到明年去了。这一批生力军刚好能用,不过他们没有出身,容易被排挤,你带过去也能给他们撑撑腰,再用这两月时间看看四译馆里的人有没有可用的,我到时候请皇阿玛在四译馆下再单独设一个翻译司,专门翻译我列的书单。”

四译馆主要还是负责翻译边疆民族以及邻国的文字,时常还配合礼部、理潘院做接待各国使者之事,对于外海其他国家的关注很少,书籍翻译也不多,而且更注重官方文书翻译和涉外事务口译,几乎不关注学术类、技术类书籍。

这些年,弘书名下的船队出海,在他的授意下几乎是将能搜罗到的各种书籍都带了回来,可惜空有宝藏却用不了,懂各种外语的人还是太少了。朝廷虽有教学外语的机构,但主要还是俄语、蒙语、藏语为主,其他语言并没有成系统的培养。

允禧满意的接了活,又嘀咕道:“又要设新司?你这几年都上奏设立了多少个新部门了,之前还说什么冗官,这就不冗官了?”

弘书不理他,冗官冗的是下面办事的吗?不是,基层人员只有不够用的时候。

冗官冗的是中高层!

忙的忙死,闲的闲死。

一壶茶,一张邸报坐一天在这个时候就已经存在了。

允禧嘀嘀咕咕的走了,带着人去四译馆开干。

等他挑好人的时候,修书的名额也在激烈的哄抢中尘埃落定,《雍正字典》这个日后几经改版、始终不曾改名、成为每一位蒙童启蒙必备的工具书正式开始启动。

第230章

“……向左转!向后转!向右看齐!”

哗哗哗的小碎步挪动,董民紧紧盯着前面人的侧脸,挺胸抬头、下巴收紧、眼神坚毅,和一年前的青涩少年已经判若两人。

“向右转!准备,负重环城跑!跑步~走!一二一、一二一……”

三百人列着整齐的队伍跑出军营。

弘书目送他们离开,满意的点头,历时一年,他终于将这群当初连左右都分不清的新兵蛋子练成了如今模样,虽然没什么实战经验,但拉出去也足够唬人了。

成就感满满。

至于为什么当初说好,只在新兵营训练半年的新兵一年了还在,甚至人数还增加到了三百。

额,这、这不是在训练时一直源源不断的产生新灵感,那要训练肯定指着一批人训练到底,不然今儿换一批人明儿换一批人的,能干成什么事。

你说是不,皇阿玛?

胤禛:滚。

当然除了新兵营,巡捕营其他人弘书也不是没管,伙食比以往好了不少,延医用药也容易许多,而这些甚至不需要额外问兵部要军费,只要把原来被人贪污和吃空饷的那部分拿出来即可,何其讽刺。当然大锅饭的伙食还是不如新兵营,他们的训练强度也没有新兵营的高。新兵营的伙食弘书还能用私房负担起,一万人的巡捕营,他现在还没有这个实力——他手底下花钱的地方可不少。

况且巡捕营说到底是国家的兵,不是他个人的私兵,拿他的私房养算怎么回事。

就算他想养其他人也不可能答应。

岳钟琪头一个就要反对。

想到岳钟琪,就想到了他的未婚妻。赐婚已有两年,弘书再想拖也拖不住了,近日礼部已经接了圣旨,准备开始走六礼了。

章节目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