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陆榆(第3页)
弹头一听来了精神:
"冯明明他爸前几年去南边儿发展,他妈也跟过去了,本来是想把冯明明也一并带走的,是老厂长舍不得孙子吃苦,硬留在身边。
这老厂长要是……冯明明肯定要跟着爸妈走,咱们的春天要到啦!"
陆榆见他两高兴,提醒:
"别在外头露出来。"
人家前脚生了病,他们后脚在这儿偷着乐,说出去不经讲究。
他就差拧着两人耳朵提醒:
"冯明明在咱们这一代里名声不错,抬头不见低头见,赶明儿消息传开了,别忘了上门探病!"
弹头两人心里别扭,但也恩怨分明。虽然冯明明整天摆大哥的谱儿欺负人,但老厂长那人其实还行,一码归一码。
弹头龇牙咧嘴的应下了,还想拉陆榆一起:
"你和我一起去吧,我怕看见冯明明的棺材脸,忍不住笑出声。"
陆榆真是佩服这位小竹马又怂又爱玩的作死精神。
偏弹头还振振有词:
"探老厂长病是真,看冯明明笑话也是真,这又不冲突!老厂长是个好人,不意味着我就要无条件原谅冯明明伤害过我的事。"
对这种无伤大雅的小事,陆榆一般都是乐意成全小伙伴的,说来也不怪弹头对冯明明怨气大。
弹头爸妈青梅竹马,婚后感情甜蜜,家里上有老人帮衬,经济条件宽裕。唯一的缺憾就是他妈生弹头的时候伤了身体,再也无法生育。
这年头大家都是听着"小米加步枪"和"把敌人湮灭在群众的汪洋大海"那一套走过来的,坚定地认为人口才是生产力,想要富,就得多生孩子。
弹头他爸妈能守着一个孩子过日子,在周围亲戚同事里都是独一份儿的奇葩。
但也是因为这个原因,两口子对弹头就有些过度宠溺。
弹头自打上学就个头小小,一副营养不良的样子,经常被同学欺负。他妈知道了肯定不依,转头就去学校找班主任,找主任,找校长告状。
一来二去,同学们更不爱和弹头玩耍,背后偷偷给他起外号"告状精"。
时间久了,倒是和陆榆胖子,处成了穿一条裤子长大的竹马。
陆榆说弹头:
"你也别愁,刘叔和王姨在同龄人里都不算矮,你也就是发育晚而已,以后肯定一米八的大高个儿。"
反正在陆榆的印象里,弹头过些年,就是年轻人嘴里的"高富帅",经常上娱乐小报的那种。
嘴上会来事儿,舍得花钱,长得也不赖,身边姑娘小伙子围着一大堆,瞧着是个坚定的浪荡富二代,三十多岁不结婚,日子过得有声有色。
弹头可不敢信陆榆这话。
小伙伴陆榆虽然清瘦,但个头都快一米八啦!胖子别看人家横向发展,可也没落下纵向长高,一米七八的身高配上体重,打架的时候能直接撞飞两个冯明明,羡慕的弹头流口水。
而他,刘千樾,每天被他妈王女士精准按照营养配方养着,肉蛋奶样样不缺,还背着他妈每天偷偷多喝一袋牛奶,上周量身高的时候才将将过了一米六一点五。
偏冯明明那群狗腿子每次见了,都要用身高来嘲讽他。
导致弹头对这件事耿耿于怀。
他很惆怅的说:
"哎,我妈看港城那边的报纸,说国外新研制出了一种生长激素,打了一年就能长高十二厘米,她打算暑假带我去港城打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