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灯
护眼
字体:

第122章 和尚发威(第1页)

章节目录保存书签

大明皇宫弘德殿。太子朱标正襟危坐,手自然瘫放在桌上的软垫。在他的另一旁,一名身着布衣的老者,正微微佝偻着身子,伸出右手搭在朱标的手腕上。微微闭着眼睛,感受着朱标的脉搏。这老者名为戴思恭,乃是民间有名的大夫,医术斐然。是马世龙为给朱标调理身体,专门从民间寻来的。除了他以外,还有另外两位名医。一位在皇后马秀英那里,专门为她调养往日因过度劳累,而日渐亏空的身体。还有一位,则被马世龙留在府中。每隔一段时间,便由管家马千乘带着,前往各家公侯府中。为这些老公侯,也仔细诊治诊治身子,开些汤药调理调理。本来以这些老公侯的性子,让他们不能喝酒,不能吃肉,不能日娘们,成天还要苦汤药。那比杀了他们还难!甚至有些公侯,直接闭门谢客,根本不让马千乘和大夫进门。最后还是马秀英出面,才让这些老杀才们消停下来,老老实实的让大夫诊治,该看病的看病,该开药的开药……就算心里在不爽,在她那也得忍着!当然这只是表面上的。完全就是治标不治本。这些老杀才,放荡了大半辈子,就算真的从心底里敬重马秀英。背地里也肯定是少不了酒肉和娘们。不过就算是只有表面上配合,也比他们往日那般放荡要好……过了一小会,戴思恭睁开眼睛,对于朱标身体情况已然了解。松开手后退几步,对着朱标恭敬行礼,“启禀殿下,恭喜殿下,这段时间的调养已有效果,殿下的身体日渐康硕。”“现在已无需如以前那般,严忌荤腥酒水,但亦不可过度……”说完戴思恭又深深的行了一礼,动作姿势比直角还要再多上十几度。他面前的可是大明太子,东宫储君,是真龙!他一介庶民能有幸得见天颜,已是万幸中万幸,哪敢有丝毫得失礼僭越。更何况,当时国舅爷派人请他来时。便允诺他,子孙三人皆入太学读书,待到学成直接下放为一方主官。而对戴思恭本人,马世龙也没有亏待他。得知他行医三十余年。着有医书一本,名为《证治要诀》。于是直接便立下誓言答应他,由靖远侯府出面,为他打通所有关节,将此书刊印流通。这是三不朽之中的立言啊!人生在世为的不就是子孙后代,还有这身后之名吗?现在马世龙全都给他安排的明明白白,戴思恭当时直接被感动的痛哭流涕,跪倒在地连磕了三个响头。而后直接动身来到这京城皇宫,尽职尽责,为朱标调养身体。而现在看来。马世龙得这笔交易,做的非常划算……朱标见戴思恭如此恭敬,于是连立刻站起身走到他身前,将他搀扶起来。“戴老不必如此多礼,这段时间多亏有你,孤这身子才如之快的康健起来。”朱标一边将戴思恭搀扶起来,一边朝着外面喊了一声,“来人!”“奴婢在!”黄免应声走了进来。“去取锦缎十匹,给戴老拿上。”“殿下!草民不敢受此隆恩!”戴思恭闻言瞳孔微颤,连忙又后撤两步跪倒在地。这段时间以来,他没少收到朱标的赏赐,但那些都不过是银子和棉布。他在民间行医之时,为大家富户诊治,时不时的也会得着这些东西,所以也就没有拒绝。只是后面都会行大礼郑重谢恩。可是现在锦缎不一样啊。那是官员老爷才能穿,才能用的东西,而且还是十匹那么多!他现在虽然为太子调养身体,但说到底还只是个庶民,根本就不能用这样的东西。完全就没有反应过来。这东西是朱标赏赐给他的,他想怎么穿就怎么穿,想怎么用就怎么用,没人敢说什么。更没有意识到,能为太子治病,早就不属于什么庶民之流……“戴老你这是做什么啊……?”朱标苦笑着跟着上前,又把他搀扶起来,“你为孤调养身体,劳苦功高,不过是几匹锦缎罢了,不必如此大惊小怪。”“难道孤这身子,连几匹锦缎都比不了?”听见朱标说这些话,戴思恭差点又给跪下。他哪敢有那个想法啊!不过就算把话说到这个地步,戴思恭却还是不肯接受这十匹锦缎。朱标无奈,最终只能将赏赐改为十匹棉布,两锭大银……这还真是第一次。送走了戴思恭,朱标走到屋外,感受着灿烂的阳光,很是舒坦的伸了个懒腰。“今天天气不错啊。”朱标感叹一声,心里想着去找媳妇说说话,一起吃个饭。“殿下……”突然,贴身太监德子双手托着东西,从旁边走过来。嗯——朱标微微皱起眉头,这个时候被人打扰,真的很让人反感。小主,这个章节后面还有哦,,后面更精彩!不过在看到来人是德子。并且他手里还托着东西时,皱起的眉头又很快舒缓了下来。转过来身,仔细的看了一眼,确定那就是锦衣卫的密信!伸出手将密信拿过来,下意识的扫上几眼,确定暗记没有任何问题以后,朱标才拆开信封细细看了起来。信里的内容非常简单,和胡惟庸密切相关。他府中所有事,不管多隐蔽,多私密。全都写的清清楚楚,详细无比,没有一丝一毫的疏漏……重开科举,分设南北两榜取士的事情。按照朱标原本的计划。是他先有意重用太学学子,在朝中掀起一阵风浪,然后设法形成契机,提拔一员北方重臣作为基石。再以此基石引出重开科举,分设南北榜之事。但怎奈计划赶不上变化。他看中的基石赵好德,在他刚开始布局掀起风浪的时候,直接一句话就掐死了源头。有人检举他安排的太学学子,入户部后做事出了差错。这本应当是风浪的开始。但作为户部左侍郎,暂掌尚书事的赵好德,却直接开口这么说。以往户部官吏做事也有差错,为何没人说什么?为何现在,太子殿下提拔的人,进了户部没多久犯了错,就有人站出来检举了?这让人怎么接?凡事最怕上纲上线,更何况是上纲上线到储君太子的身上!毫无意外,检举的人被重重责罚。胡惟庸和浙东一系全都偃旗息鼓,后面不管朱标再怎么安排人,都没有再敢说些什么。赵好德的刚正不阿,真让人又爱又恨啊!没办法,路被堵死了,朱标只能想办法另寻他路。用另外一种方式来完成他的计划。也就是在这个时候,他忽然想到来一个人。当初他舅舅大张旗鼓,带着他和老四朱棣,出城见的那个和尚姚广孝。把他带回来到现在,朱棣一直没怎么注意过他。成天就想着,怎么从舅舅那里,把亲兵副统领马勇弄过来,给自己当亲兵统领。只有朱标时不时的留意这个和尚一下。因为他对舅舅非常的信任,而且更加肯定他的眼光,这和尚肯定有常人所不能企及的能力。所以朱标便把他的目的告诉姚广孝。然后又顺便给了他一些权力,想着看看他的手段,能不能把这件事情办好。事实证明,舅舅的眼光果然没错。这件事情还真让他给办成了,而且他选的棋子居然还是胡惟庸!几个在茶楼喝茶的年轻学子。再加上几个在胡惟庸府中的锦衣卫。他居然就将堂堂大明丞相,玩弄在股掌之中,还真是人不可貌相啊!这人留在老四手里,还真是有些屈才了。不能在战场上以一当十,冲锋陷阵所向披靡的,在老四眼里根本就不能算是能人。要不,和舅舅说说,把这人给自己用用?阴谋诡计,他身为太子不屑用,但手下总要有些这样的人。就比如父皇麾下的锦衣卫指挥使毛骧。:()大明:我姐是马秀英

章节目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