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25章 平行世界一(第1页)
1、
龙平二十一年,以状元江知舟为首的科考学子顺利进入朝堂,从吏部得到官职分配后,这些才聚在一块儿没多久的举子便即将各奔东西。
比较有意思的是,今年首榜三名都未入翰林,这可让天底下的人都惊讶了好一阵子,就连一直关注大兴的东国和西楚两国都感到意外。
古来朝中便流传着一句话,非翰林不入内阁。
并非是翰林院之人都入内阁,但内阁之人无一不是从翰林院升上来的。
翰林学士是天底下地位最高的学士,而科考首榜三名又是天底下最最有才华的学子、在民间的声望也高,向来是翰林院的内定之人。
但而今,状元江知舟自请进入御史台不说,榜眼沈今暃与探花梁笑晓更是求了一个偏远县城县令的职位——竟是无一人入翰林。
这让许多人都摸不着头脑。
首榜之人不入翰林以前也不是没有过,比如龙平十五年的萧叙,自分授官职起,他便在北镇抚司任职。其余的,就是身份敏感如晏南机也曾在翰林待过一阵子才又被分去其他部门,从来没有哪次像今年一般。
因为大兴朝有个不成文的规定,非首榜不入翰林,非翰林不入内阁。今年首榜三名都不入内阁,那便没人能进了。于是,那些早早就腾出位置和工作、欢欢喜喜等待新人进来的翰林学士们都懵了。
什么?今年没人入翰林?
那这些工作留给谁来做?总不能在这里熬了三年最后不仅得做自己的工作还要抽空把这些堆积已久的“新人”工作给做了??
夭寿啦!
*****
莲花楼第东楼十一层,顶楼最高处。
传言几乎无人能上的地方。
顶楼其实有一座露天看台,面朝南,这里的空气似乎都清新许多,有一股人迹罕至的缥缈感。
北城贵南城富,莲花楼本位处于城中心,它的地势较高,又建有十一层,是京都城除摘星楼外最高的建筑。在这里,能轻易看见万家灯火、繁华盛世。
**
临近年关,随着宵禁的放开,京都城一日比一日热闹。
“多少年没来过了,这里的风景竟然不曾变过,还是老地方,还是老位置,好似故人依旧。”四面八方的烟火爆炸,照亮了雾蓝的夜空,梁笑晓手撑在栏杆上,任由晚风拂面。
如此冬日,他好似感受不到冷一般,一动不动站在那,认真而又温柔地注视着这座不夜城,吟唱着众人熟知的诗词。
“南苑吹花,西楼题叶,故园欢事重重。凭阑秋思,闲记旧相逢。几处歌云梦雨,可怜便、汉水西东。别来久,浅情未有,锦字系征鸿。[1]”
“当年,我就是站在此处得以明志。如今这么多年过去了,我心依旧。”梁笑晓指了指自现在站的这个地方,回头对整个人都恨不得缩在斗篷里的萧洄认真道:“原以为再没机会踏入这里了…没想到姬大哥居然将此处的通行印信给了你。离开京都前能再次来到这里我很高兴,谢谢你。”
这个年关一过,新的一批年轻官员便要陆续上任了。梁笑晓和沈今暃任职的地方在西南的一个小县城,离京都有一段距离,年没过完就得走。
此去山高水远,归期不定。好在这两个县毗邻,两人也能互相有个照应。
其实,按照他们的家世与才华,这算是低就了。众人不懂他们做此决定的原因,就像不懂萧洄得了大朝会魁首却不入青云榜一样。
“无需世人懂我,我懂世人便可。”沈今暃顺着梁笑晓的话道:“读万卷书行万里路,诗词歌赋做了这么些年,总要出去看看。”
去看看这人间,也不算白活一趟。
“并没有送我。”萧洄摇了摇头,因为这具身体太虚弱的原因,即使里三层外三层裹起来也依旧被冻得双颊发白,说话时也带着浓重的鼻音,“他并未送我,只是听闻我要回京都,让我代为照看。”
“这便是送的意思了。莲花楼已经是姬大哥在京都最后的产业,如今他连这个交给了你,怕是除陛下传召外,此生都不会再回京都了。”梁笑晓道。
说着,瞥了一眼坐在萧洄身边不曾一言的晏南机。
“先前我还想着故人依旧,终究是不可能了。”
人变了,他站在此处的心态也早就变了。
“总要去看看这人间。”梁笑晓复又看向一旁的江知舟,道:“江兄亦然。”
他们来自世家,现在要去看看人间。
而他本就从人间来,无需再看人间,凭他的才华,能去到很高的地方。
人往高处走,水往低处流。
他们一个往上走一个往下走,焉知前方不是美好而光明的未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