6第 6 章(第1页)
如果月安没记错的话,这应当是前几日跨马游街、引得无数小娘子抛花掷香囊的探花郎。
下一刻,月安又觉得自己傻气,人母亲都在这,定然是那位崔探花无疑了。
本来还没什么,一看到他,月安就想起自己那个香囊,不免觉得有些古怪。
徐夫人看着芝兰玉树一般的儿子,柔笑道:“宁和,这位是你父亲故交温舍人家的婶母林夫人,这个是温家妹妹,特地将你唤来认认人问候一声。”
家中夫婿问过了,两人虽是同岁,但温小娘子是八月生人,儿子是二月生人,年长半岁。
霎那间,原本还心思乱乱七八糟的月安好像明白了什么。
这样的时刻,这样的做派,这样的儿郎。
似曾相识!
爹爹对这位探花郎的赞扬也瞬间涌入了脑海,月安越发相信自己的判断了。
今日怕不是爹娘瞒着她诱她过来跟人相看的!
方才还岁月静好地看牡丹,想着如何用牡丹做饮子,眼下却是没有心情了。
都是些什么事儿!
烦躁归烦躁,那都是要回家发作的,在外头月安还是要脸的。
只不过神情更淡了些,心绪也木木的。
“晚辈崔颐见过温家婶母,婶母万福。”
“温小娘子万福。”
闻言,崔颐神情波澜不惊地朝着母女二人施礼,规矩一板一眼。
不过当崔颐的目光从月安面上一扫而过时,眸光闪动了一瞬,忆起了这张脸。
崔颐自小博闻强记,不仅是诗书课业,对人对事都是如此。
温家小娘子生了一张不会泯然于普罗大众的脸,且那双眼睛也很特别,不笑时都会给人一种月牙弯弯的感觉。
不过敏锐如崔颐,也感受到了此刻的不对劲,眉心微蹙。
父亲一直对他的婚事多有安排,今日恐怕便是谋算好了的。
月安是同辈,自是要还礼,叉手躬身道:“崔郎君多礼。”
同月安的平和不同,林婉是第一次见这位汴梁城大名鼎鼎的少年探花,一时没对方的仪容所惊,眸中惊艳。
有才之人不少,如今科进士二三百,个个都有才华,不算稀奇,但同时兼具出众的外貌则是少之又少。
更别提此子的品性德行。
自那日从酒宴回来,夫妻两便细细去打探此子的为人了,生怕查得不仔细,让女儿遇人不淑。
然从头查到尾,从小查到大,夫妻两越查越满意,觉得此子可托付。
六岁时,崔家族兄在外欺男霸女,以至于背上人命官司,被苦主告上公堂,族中便求到崔彧头上。
那时崔彧已是开封府的长官,若是想包庇族人也并非不能办到。
但清正如崔彧,自不会行此龌龊之事,只依律避亲,奈何族中长辈求到门前,让人防不胜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