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灯
护眼
字体:

1莫匆匆满金锺(第1页)

章节目录保存书签

正月十五刚过,游人如织,花市如昼,处处都是一派热闹祥和之景。

从皇城往南过都亭驿,穿御街,再东行不远处,有一座府邸。与一路上的热闹景象相反,这家中却匆匆忙忙,冷冷清清。

晏府中堂,主母王氏正端坐在左侧主位上。右侧主位空悬,下手边儿两排都按次坐满了人。

王氏也不言语,只是环顾堂中众人的面容。有神色悲戚的、眼神躲闪的,亦有与平日里一致无二的。

她在等有人打破这满屋的静寂。

“主母,你也知我这平日里就有腿疼的老毛病,”第一个开口的是晏父爱妾孙姨娘,“最是受不住长途颠簸,此行怕是不能随往了。”

一语毕,瞄了眼主位人的神色,又继续道:“再者映姐儿就快要议亲了,到时虽全权靠主母操劳,但我这个做亲娘的也得跟着操持操持不是。”

王氏心中愤愤,面上强自不显半分,又把目光移向刘姨娘。

刘姨娘忙回避目光,怯怯道:“主母,我身子不好,常得靠汤药吊着,若是跟着主君去了那应天,恐反倒多添了麻烦。”

王氏这回也不强绷着了,叹了口气出来。

白日里主君遣了小厮回来,说在早朝上触怒了太后,金口玉律被贬去南京应天府。不日就要启程,嘱她打点好一切。

这行装倒是好拾掇,但主君一男子远去外地,按理得有人随往,去帮着操持家中。是以晚膳后,王氏就着人去宣府中的三房姨娘与姑娘们。

她是不能远行了。一来前阵子刚诞下了嫡子让哥儿,需得恢复一阵儿,连带照顾小儿子;二来京中一切人情往来与家中大小琐事都需得她这个主母操持。

这几个姨娘却都不是省油的灯。

杨姨娘因着有孕在身直接传话不过来,来的这两个姨娘又都有一堆理由不随往。

王氏心中焦急烦闷。却也知应天府虽不偏远,但一去不知何时能归,又兼旅途奔波,哪能有留在汴京家中舒服,实在不是什么好去处。

但总得有人随往不是……

她把目光向家中的两个姑娘投了去。

“这……”二姑娘清映没忍住先出声了,“正如我娘所说,我与大姐姐都快要议亲了,如何随往?”她自己不愿去,还不忘冠冕堂皇地带上大姑娘。

王氏皱起眉头,冷声道:“清映,你父亲平日里待你如何?你所食所用可有一点不极尽讲究的?如今别说你,就连你大姐姐也尚未及笄,如何就要赶着议亲了?便是你不在这汴京城中,难道我身为当家主母,还能给你说不好一门亲事不成?”

一语毕,晏清映嗫嚅着,一时不知如何分辩,孙姨娘将欲张口,却听得一声:

“我去罢。”

王氏心中一动,循声望去,说话之人正是坐在她右侧下手边第一个圈椅的大姑娘晏清回。

云鬓花颜芙蓉面,秋水为神含远山。只见清回此刻正眸光清澈,唇边含笑的看着自己。饶是已见过她千百次,王氏还是不免在心中感慨了句先李氏把女儿生得极好。

难题总算得解。心中松泛了,面上也不由得带了笑,王氏点了点头,口中赞道:“你能有这份心是极好。”

跟在清回身边的常嬷嬷微不可闻地皱了皱眉头。

随即就见清回起身,离开圈椅,向王氏行了个万福,“女儿便先回园子整理行装。”回转过身,盈盈退下。

一举一动皆端重守礼,一起一行亦是裙摆不动。

章节目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