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30(第14页)
烦。
刘慧莹有时很讨厌业务部门。一些本身就是极品的罕见种人类就不论了,看上去正常的同事工作久了也都会沾上一些奇怪的习气,觉得横向支持部门怎么帮衬都是应该的。
但以后还得合作,毕竟风控不能脱离业务单干,她还不能撕破脸地吵,还得摆事实讲道理,同时呢,又不能给业务方自己过于强势的印象。
憋屈。
刘慧莹的指尖悬在键盘上方,正斟酌着措辞,群里突然跳出一条新消息。
是饶懿。
“数据gap的具体情况发出来。”
简洁的一行字,没有任何表情。
紧接着又是一条,“@刘慧莹,拉一下去年的数据底表和消息记录,看确认的业务方是谁。如果不在群里,拉进来。”
还能是谁,和发言者同组的另一个业务啊。
刘慧莹能想象出业务工区此刻的死寂。
工作软件就是这点好,什么都能留痕,记录一直保存。
查找……定位……截图。
既然老板都发话了,刘慧莹引用了饶部长的信息,直接附上了图片,一大串发在了群里。
不只是聊天记录,当时的会议纪要、讨论结果和最终执行方案,都是通过邮件抄送各方的。现在全是能甩出来的一巴掌又一巴掌。
群里一时寂静了一会儿,刘慧莹抽空把饭团吃完了,又给自己倒了杯水。
回来后才看到,发难的人才回了一句:“稍等我们内部对齐一下。”
饶懿:“业务方自查流程,本周内请给出需求文档,走工单流程。需要加急的,列明背景和必要性,找部门一级负责人邮件审批,抄送我。”
刘慧莹长长地松了口气,后背靠在椅背上,才发现掌心已经沁出薄汗。
对面回了一个“拱手”的黄豆表情。
屏幕的光映在她脸上。刘慧莹一个一个删去输入框里的字。
其实她没指望老板会站出来挺她。这种情况,老板没有私聊让她立刻同步背景情况,就很好了。通常来说,是内外两边,都要忙着自证。
这会儿她抬头看,只见工区里的人都走光了,只有明晃晃的白炽灯,周围的玻璃映着空荡荡的影子。
但别说,这种轻松解决事情的心情……也好也不好。不用自己说狠话就能给业务教训,当然很好,但是呢,战斗欲没有得到满足。
依赖还没生出一丝,先涌起的是警觉,觉得自己不应该习惯于这种事情的发生。
点开与饶懿的对话框,手指在键盘上敲敲打打,删删改改。一句话终于快要成形了,按下回车前刘慧莹又突然意识到了些什么,删掉之后拿出了手机,点开纯黑的头像。
最终发出去的消息带着刻意的随意:
“饶部长,还在公司吗?请您吃个饭?”
刘慧莹知道饶懿这会儿不在公司。
下午的时候,他出去了,办公室的灯也熄灭。
这样就很好。对方说不在,她就顺水推舟,今天谢谢您,下次有机会再巴拉巴拉。
手机屏幕暗下去又亮起,饶懿的回复来得很快,只有三个字:“马上到。”
刘慧莹愣住了,反复确认了几遍消息内容,又不自觉地看向窗外。
现在是快零点了没错吧?
凌晨的环城线还浸在墨蓝色的天光里,路灯的光晕在湿漉漉的路面上漾开。
刘慧莹裹紧防晒衣站在路边,看着黑色的轿车缓缓停在面前。车窗降下,驾驶座上的饶懿把搭在副驾的西装外套和电脑都移到后座。
“上车。”他的声音带着劳累后的沙哑。
衬衫领口的纽扣松了两颗,眼底带着掩不住的疲惫,却依旧精神。
车子在空旷的马路上行驶。
刘慧莹无声地清清嗓子,组织语言,说起晚上的事件,去年到今年的前因后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