5060(第17页)
朱元璋倒是不在意,因为很快就不会出现朝鲜这个国家了。
【在金黑的故事中,有一位非常重要的人物:贾吕。这位贾吕,是一位吕姓商人的女儿。
永乐七年,大封后宫,而且多是朝鲜妃子。其中权氏为贤妃,任氏为顺妃。李氏为昭仪,吕氏为婕妤,崔氏为美人。贾吕因为和吕婕妤同姓,因此起了结交之心。但是吕氏瞧不起贾吕商人家庭的背景,对她不屑一顾。贾吕对此怀恨在心,一直寻机报复。
到了永乐八年,贤妃权氏在随侍成祖北征途中病逝。这个贾吕趁机诬陷吕婕妤下毒害死权氏,结果是皇帝就此赐死吕氏及其宫女、宦官百余人。
但是吧,当时韩丽妃尚未入宫,金黑对这一切并非亲历,无非也是道听途说而已。而根据她的说法,贾吕诬陷了吕氏之后,依然在宫中兴风作浪。
up就问一个问题,这什么贾吕都这么受宠了,怎么连个封号都没有?成祖后宫都一堆妃子了,结果到了宠爱的美人这里,连个最低等的选侍都不肯给是吧?
金黑女士,你要不要听听自己在说什么?】
朱棣怒了:对啊,你这个老虔婆在口出什么狂言!
【事情到这里还没完。
此后贾吕又和宫人鱼氏私通宦官,因为当时皇帝经常北征,又时常巡幸北京,很长时间都没有待在南京宫中。常年寂寞空虚的妃嫔,找一些俊俏的宦官做“对食”,后来事情被皇帝知道了。
成祖知道后开始并没有打算处理二人,因为“帝颇觉,然宠二人不发”。但贾吕与鱼氏惧怕皇帝的阎王脾气,竟然双双畏罪自杀。
出了命案,皇帝自然不能再装聋作哑,审问之下,竟有宫女称后宫有人要谋害皇帝。这还了得?再审,竟又有人揭发,说贾吕之所以与太监私通,是因为皇帝年龄大了,那方面不行了。
……从假凤虚凰审成了忤逆谋反,又从忤逆谋反审成了对皇帝性能力的侮辱,至此,这个案件再也审不下去了。恼羞成怒的皇帝干脆“一锅端”,所有宫女,无论有辜无辜,一律凌迟。
《李朝实录》记载:
凡连坐者二千八百人,(帝)皆亲临剐之。
活剐近3000人,每次成祖都亲临现场观看,《李朝实录》你可真行啊。
大中国的皇帝在你们眼里就这么闲么?一天看十个也得看十个月啊喂!】
朱高炽看着老爹一副马上就要暴走的样子,心里有些害怕,想着要不要上去劝一劝。
结果他挪了一下脚尖,就见朱棣大手一挥道:“不用劝朕,朕一定要用燕云铁骑教训教训这帮家伙!”
【要说永乐大帝最著名的洗脑包,那就是诛十族了。】
朱元璋问刘基:“爱卿博古通今,可曾听说过诛十族?”
刘基摇摇头:“定是后人编造的。”
【洗脑包的内容就是说,成祖靖难起兵,打到南京后,把方孝孺关进了大牢。
黑衣宰相姚广孝就劝谏说,这方孝孺是天下读书种子,不能轻易杀害,否则读书种子就要灭绝了。
所以成祖就召见方孝孺,让他为自己起草即位诏书,但是方孝孺却身着孝服前来,上殿后便放声大哭。
成祖道:“先生何必如此痛心,我兴兵‘靖难’,进驻南京城不过是为了效仿周公辅佐成王罢了!”
方孝孺止住哭声,厉声喝问道:“‘成王’在哪里?”成祖答道:“他自己烧死了。”
方孝孺又追问道:“那么为何不立‘成王’的儿子为皇帝呢?”成祖支支吾吾地答道:“国赖长君嘛!”紧接着,方孝孺又追问道:“那为何不立‘成王’的弟弟呢?”
成祖被方孝孺弄得无话可说,强压怒火回道:“这是我们老朱家的事情,先生何必管得太多。起草即位诏书,事关重大,久闻先生高才,此事非先生不可。”方孝孺接过纸笔,在纸上愤然写道“建文四年,燕贼篡位”八个大字,随后便将笔狠狠地砸在地上。
成祖勃然大怒,厉声怒斥道:“难道你就不怕我诛你九族?”方孝孺泰然自若地说道:“就是灭十族又能奈我何?”成祖终于压制不住心中的怒火,于是便下令将其车裂。他的门生廖镛与其弟廖铭收拾他的遗骨,将其掩埋在了聚宝门外的山上。而就在方孝孺被处决的同时,他的弟弟方孝友被杀,其妻子和两个儿子则在家中自尽,两个女儿投宁海淮河自尽。
成祖同时还大肆株连了方孝孺的亲眷家族,实施了所谓的“诛九族”。此外,再加上方孝孺学生的家族,共称为“十族”,其男女老少总计八百七十三口人全部被处死。】
“哈。”朱棣发出了一声奇怪的笑声。
方孝孺是吧。
朕宰了你也可以再把你鞭尸一遍!
【以上大部分内容都出自《明史方孝孺传》,最后诛十族的内容出自江南四大才子之一的祝枝山所编写的《野记》。
我只能说,编得很好,下次不要再编了,直接写演义小说去吧。
张廷玉,你作为《明史》的总裁官,总往里面塞这种谣言的话,会像司马光一样让我怀疑你的人品的。】
“啊?”崇祯懵了,这……这怎么可以假的?!
【现在我就来给大家破除洗脑包,看看历史上的方孝孺是什么样的。
方孝孺是浙东宁海人,父亲当过山东济宁知府,还是大儒宋濂的得意门生,从小就被叫“小韩愈”,才学过人。但是,方孝孺一辈子也没参加过科举,他没有功名,连秀才都不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