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灯
护眼
字体:

第73章(第2页)

章节目录保存书签

三英战吕布的戏份虽然看到了,但是真正的破关之人是孙坚。

这位被称作江东猛虎的将领,当真有一双如虎一般的眼睛,陆离远远一见都觉得相当摄人。

这一点是符合正史的,同样符合正史的是后面袁术的拖后腿。

兵马未动粮草先行,此次联军管粮草的袁术故意克扣,还指望人能打胜仗,胜不了一点点的。

袁术个人如同奸细,袁绍也不逞多让。

死了全家悲痛哭泣的人是他,如今天天在这里搞宴会,甚至暗中争权夺利的同样是他。

陆离知道这场战斗联军必然失败,就好像六国联合伐秦,不管最开始如何势如破竹,最后总会分崩离析一般。

但是他没想到会以这样一个荒唐的情况展现那种失败的未来,最大的敌人往往以自己人的形式出现,此言诚不欺我。

在联军这边各种秀操作的时候,洛阳那边也没有闲着,董卓开口便是迁都,就如同之前的废立一般反对无效。

哪怕联军再是荒唐,可到底此刻双方离得越来越近了,董卓有些慌神了。

而此刻他通过废立以及一系列杀戮建立起来的威信,也随着战争上的失利与他本人的不讲究出现了下滑。

这个时候可以做的选择有很多,董卓选择了最简单粗暴的一种杀人!

而被他选择的杀戮对象也不是别人,正是弘农王与何太后。

这绝对是妥妥的昏招,但董卓此刻也确确实实有些昏头了。

不过便是昏招,此刻他也是施展不成功了,就在他想要杀人时,刘辩与何太后不见了。

虽然他没有派重兵看押,却也是时刻盯着的,再者说,一位出身屠户的太后、一位自幼长于道人史子眇家与宫廷的皇子,谁能想到这俩人还能跑了呢。

这事本已经很令人生气了,更令人生气的是他都没有真的杀人,外面却已经传开了他将皇子辩与何太后给杀害了。

这要是将真相说出来,说我虽然想要杀,但是那俩人已经跑了,我根本没杀了。

得了,本来只是不好的暴虐无道名声还要再添上蠢笨无能。

董卓咬着牙认下了这个罪名,还不能再去搜寻,毕竟那俩人都被你给杀了,你这是要搜找什么啊。

再说了,特意搜出来再杀一遍,不仅不能威慑谁,还平白多了一分滑稽。

可不搜寻那两个人,不代表不调查这件事情的始末,好好的两个人怎么会说不见就不见,这又不是在玩大变活人。

到底是谁在这里面出手了,还做的如此神不知鬼不觉?

一个名字不期然的出现在董卓的大脑中陆离。

这位陆侍中前前后后可是给了他不少的惊喜,虽然联军现在颇为不争气,但自己这边要迁都好像也没有争气到哪里去。

而不论是对方离开洛阳前说的那些话,还是他对先帝子嗣的重视,对方都是有动机做这些事情的。

至于做成这件事情的能力。

谁都不会忘记他曾经在这座都城中如何风光无限,受到先帝那般信重的陆侍中,先帝临终前可是将刻着虎符的玉佩都送给他了,洛阳在某种程度上而言对他与透明又有何异。

一想到这一点,董卓迁都的心思越发坚定了。

而他所想的其实半分错处都没有,洛阳对陆离而言虽称不上透明,但是过了虎牢关,他确实知晓如何更快一步、更加隐蔽的到达洛阳。

陆离并没有对袁绍隐瞒这一点,他希望这能够激起对方奋进的心思,可袁绍对陆离的话却是信又不信。

他信陆离真的知道,他不信的是:此路我当年亦有耳闻,所知之人又怎会只有伯安一人。

那董卓在洛阳日久,又何如会不知晓,如何会不加防备。

说白了,他不认为这是什么独家消息,他还认为真的信了陆离这个办法无异于自投罗网。

本初兄所知之处与我所言之处,恐非一处。

离所言之处,纵然不能保证只有我一人知晓,但我可以保证那些知晓的人绝对不可能有人会去告知董卓。陆离气道,便是依我所言当真是自投罗网,本初便要安坐于此置身事外吗?

本初兄可还记得当日之言?();

章节目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