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74章(第1页)
袁绍以为对方要拿他当初发的誓言说事,可陆离说的却是:本初说此行是为了匡正汉室,陛下安好,黎庶才能安心。
可如今,陛下受制于贼子,黎庶难得安心,本初当真便可在此安然度日吗?!
袁绍有些诧异的看向陆离,这话似乎陛下在前,黎庶在后,可他总觉得对方最想令其安然的对象反而是后者。
他总是会在所有人觉得有所预料的时候,做出一些令人意想不到的事情,说出些跟所有人都格格不入的话。
不出陆离意外的,两人没有谈妥。
不仅是没有谈妥,陆离甚至直接跟袁绍闹了个不欢而散。
孙坚带着一肚子火气刚刚赶走了董卓派来说要结亲的使者。
就见传讯兵入内道:帐外有人自称是陆伯安,特意前来求见将军。
陆伯安是谁?
孙坚正要说不见,突然想起什么,立刻拍了拍脑袋,这陆伯安不就是陆侍中吗。
因为陆侍中这个印象太深刻,不少人都只记得陆侍中,突然说起陆伯安来,不免反应不过来。
将陆伯安跟陆侍中画上等号后,孙坚起身就朝着账外走去,不远处在外等候的那人,衣着无艳色,腰间佩玉,长得特别好看,不是陆侍中是谁。
不知陆侍中来,有失远迎。说着,孙坚拱手似要赔礼。
别管孙坚真心假意,陆离如何会让对方行这个礼,他急忙扶住对方的手:离今日不过山野草民,无职于朝廷,无功于天下,何能当将军一礼。
今日冒昧前来,实为有事相求,不知可否入内详谈。
孙坚反手握住了对方的手:是在下糊涂了,君请。
说着,便与陆离相携走入账内。
陆离对于喜欢手拉手的古人已经有些习惯了,这属于表达亲近的方式,只是不知道为什么后面遗传着遗传着,就在男性同性之间遗传丢了。
走入营帐,最先映入眼帘的被掀翻后还没来得及扶起来的桌案。
陆离没有视若不见,他面带关切的问道:将军这是?
方才董卓贼子竟遣人来欲与我结亲,我断然拒绝,后来思来想去只觉得对方如今依旧这般作威作福,皆是我等无力之故,气急之下发泄一二,叫侍中见笑了。
说着,孙坚也不叫人,松开牵着陆离的手自己低身将桌案放回原地。
摆好后一回头,看着陆离伸手似要帮忙,却不知道该如何插手,不免一笑:侍中且坐。
陆离虽然眉间带着愁绪,却也努力回之一笑:离如今早已不是侍中,将军称呼我为伯安便是。
孙坚也不推辞:那我便厚颜了,伯安也无需称将军,自以公台称呼便是。
陆离面带踌躇,似有难言之隐。
孙坚也不是没有见过这种情况,无非就是等着自己主动开口询问,对方再顺势表达而已。
虽然算是大家都心照不宣的套路了,可发生在陆离身上,却让孙坚心中徒然生出几分失望。
然而还没等他配合对方的套路进行表演,就听到陆离说:离收到消息,洛阳弘农王及王太后遭遇贼子毒手
陆离在孙坚这里不曾流泪,只是说这话时声音中带着几分颤抖,不自觉便流露出浓浓的悲戚,让闻者不免心中一酸。
这事自洛阳那边传来,一直作为先锋军的孙坚部自然是听说了的。
他自然也是跟着叹息:只恨不能亲手杀贼。
陆离闻言不免看向孙坚:将军此言委实耳熟,昔日盟主亦有此言与我,后来却
将军可当真有杀贼之心吗?
实不相瞒,今日离冒昧前来,所求之事正与此事相关。
谈判中最忌讳的就是将自己的所求暴露给对手,但陆离此刻却表现的好像忘记了这一谈判规则一般。
陆离说:昔日我离开洛阳前往渤海郡,是信袁氏四世三公,世受皇恩,信袁本初当日面对董卓寸步不让,我以为他有报国之志,不想烈火之后,方见真金。
我观各路人马,如今唯有将军奋勇在先,令那董贼闻风丧胆,离以为若真有一人可兵至洛阳,诛贼护驾,以清君侧,舍将军其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