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5章(第3页)
复选时刻将近,太子匆匆赶来,不卑不亢行礼:“孙儿来迟,还望祖母恕罪。”
“琂儿快免礼,你来得正好。”姜太后笑容慈祥,又吩咐左右,“快给太子赐座。”
杨满愿心下微动,偷偷抬眸望去。
只见来人一袭绛紫色圆领锦袍,玉冠束发,身形清瘦高挑,面容俊美非凡,果然如传闻中般清朗出众,湛然若神。
不过她有自知之明,故而心如止水。
姜太后旁若无人地拉着孙子嘘寒问暖,从饮食起居到课业学习,细细过问。
当年她便想将长孙养在身边,可惜却被皇帝在这件事上寸步不让,坚持将太子养在乾清宫,并亲自教养。
祖孙难得相聚,姜太后便极力扮演慈爱的祖母。
萧琂耐心应答,俊脸上笑意温和。
半晌后,姜太后才想起殿内的秀女,示意宫人将名单递给太子。
“琂儿可还记得太后娘娘说的话?”她放下茶盏,再次暗示。
萧琂眸光闪动,抬眼望向队列最左侧的女子。
第10章杨氏堪为东宫新妇?
姜太后笑意盈盈道:“这些秀女哀家都十分中意,除了太子妃,琂儿不妨多选几位,良娣也好,才人也罢,日后让她们常伴哀家左右,也好解解闷儿。”
殿内七名秀女表面波澜不惊,心底却已掀起惊涛骇浪。
徐妙华与宋明慧自恃太子妃之位十拿九稳,对其他入侍东宫的秀女暗暗生起戒备;其余四人,或暗自欣喜,或无奈惆怅。
唯有杨满愿惴惴不安,万千思绪在心头翻涌。
太后破例将她记名留选,莫不是早打算让她充作东宫侍妾?
若是几日前,她或许还会觉得这是天大的荣耀。
太子乃一国储君,未来的天下之主,寒门出身的她能成为东宫嫔御,已是祖坟冒青烟。
可偏偏,她几日前险遭暗算,险些失身于一个与父亲年纪相仿的男人……
纸终究包不住火,若真嫁入东宫,那夜的丑事一旦败露,杨家满门将万劫不复。
就在这时,太子温声开口:“孙儿尚未弱冠,平日课业繁重,并无纳妾之意,今日只择选一人为太子妃即可。”
姜太后脸上的笑容微滞,厚厚的脂粉也掩不住眼底的不悦。
稍作停顿,她又恢复和蔼:“也是,是哀家考虑不周。那你且瞧瞧,看中了哪位秀女?”
萧琂从容答道:“依孙儿之见,银台参议杨谦行之女杨氏,性生婉顺,质赋嘉柔,堪为东宫新妇。”
这话如惊雷炸响,杨满愿震惊得屏住了呼吸——
太子选的太子妃,竟是她?
殿内众人先是一愣,随即面露惊愕,难以置信地看向杨满愿。
姜太后更是瞪大凤目,勉强维持着笑容:“太子莫不是认错了人?你可知哪位是杨参议之女?”
萧琂神色不改:“孙儿并未认错,最左侧那位姑娘,正是孙儿属意的太子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