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灯
护眼
字体:

第5章(第2页)

章节目录保存书签

七个记名秀女中,杨氏仅有一人。

正五品银台参议杨谦行之女,杨满愿,正是他既定的太子妃人选。

当日父皇曾细细剖析看中杨氏的缘由:杨谦行出身低微,却提出极具远见的赋税改革之策。

如今天下太定,河清海晏,人丁滋生也极快。

然众多百姓为避徭役赋税隐匿户籍,朝廷难以管控,地方官吏与豪绅趁机盘剥,致使流民四起。

杨谦行提出的“摊丁入亩”,意在废除存在千年的人头税,将其并入田赋征收。

以田征税,既能简化税制,又可减轻贫苦百姓负担,此乃利国利民的千秋大计。

可惜杨谦行出身寒微,改革之举势必触动世家豪强利益,推行之路举步维艰。

若他的女儿成为太子妃,诸多阻碍便能迎刃而解。

萧琂本无心仪之人,知晓此事关乎国之根本,自然明白轻重。

此刻听徐承宗如此评价自己未来的太子妃,心中不由得泛起不悦。

“秀女皆为闺阁女子,伯轩莫要妄加评判。”他淡淡地说。

萧琂面容清俊,身形颀长,眉眼之间温润平和,却又隐隐有一种无形的威压。

举手投足之间,无处不透露着他与生俱来的储君气度。

徐承宗心中一紧,慌忙拱手请罪:“殿下教训得是,微臣失言了。”

“好了,你先回去吧。明日我与父皇去西苑围猎,你不必入宫。”萧琂语气疏离,不复往日的温润儒雅。

言罢便向随侍太监舒庆示意,摆驾前往慈宁宫。

徐承宗心头一震,暗道不妙,当即行礼告退。

离开东宫后,他仍百思不得其解——

太子殿下一向宽厚和善,端方持重,今日为何突然动怒?难道是厌恶他人搬弄是非?

徐承宗懊悔不已,只盼此事不会牵连妹妹妙华……

慈宁宫正殿内,七名秀女盛装而立,两行整齐。

鎏金博山炉青烟袅袅,檀香味若有似无。

姜太后端坐楠木雕花大椅,浓妆艳抹,珠翠满头,身着华丽织金缎宫装,唇角含笑,兴致盎然。

对于这些秀女,她早有盘算:魏国公之女徐妙华为太子妃,武定侯之女宋明慧为东宫良娣,其余四位世家贵女也纳入东宫。

而那个额外记名的小官之女杨氏,则是她为皇帝准备的“礼物”,预备封为贵人。

自她坐稳太后之位,姜氏一族越发肆意妄为,四处侵占民田、滥用职权、欺男霸女,无恶不作。

先皇永顺帝仁厚温和,对外戚多有忍让,可新帝萧恪却铁面无私,登基之初便严惩姜家不法之徒,或夺爵罢官,或斩首示众。

经此一事,姜太后与这个本就没什么感情的次子彻底决裂。

十几年过去,姜太后虽有意缓和关系,却拉不下脸面,便想送个美人试探。

姜太后阅人无数,见过的美人不在少数,但初选时,她隐隐直觉杨满愿能俘获皇帝的心。

她虽未亲自抚养过皇帝,可到底也是她十月怀胎生下来的,知子莫若母,果真不错。

章节目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