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92章(第1页)
林言很小心地把这张字条收进荷包,带着这张条子一起往殿上走。
他生出一个有趣的念头——好像他自己也是黛玉的一本书,且是由她参与执笔的。
好书不怕无人读。
殿试上的事,林言隐约有些不记得了。皇宫的门槛太高,稍不留意就要跌在地上。身后的人抖如糠酸,林言却不知怎么,完全没有将要觐见这世上最尊贵的人的紧张。
也许是他的紧张被人过多地分担了——斐府、荣国府、淮安王府、陈府、秦府。。。。。。
这一天有太多人坐卧不安了。
“如何?”
斐自山已经感觉不到自己的手脚,他僵硬地歪在椅子上,看着姗姗来迟的孙子,只觉嘴巴都要张不开了。
斐宁从来没见过他的祖父这样,觉得有些好笑。而现在有一个现成的,绝佳的,绝对不会叫祖父生气的借口——
林家,当这一门户渐渐沉落的时候,这一家的公子殿上策论出众,今上大喜,当庭点为状元,授职翰林院修撰。
新为官傅说前事
“上回见你还是师兄,这会再聚,倒是做了草民了。”
平民做了官,原本的门槛该拔高一度。林言本来不愿太过大张旗鼓,可是窦止哀问他,说他不修,排在他下面的榜眼、探花还修不修?
于是林府也开始翻修。
林言这一段时日是大出风头。
不
说十几岁的状元郎世间少有,单就连中三元的底气就值得人谈论许久。前不久打马游街,因着太过年轻甚至把真正漂亮的探花都盖过。
可不是么。。。。。。
窦止哀哼笑出声——家世清白、品貌出众,眼见又给自己挣来锦绣前程——这样的郎君满天下也挑不出几个,更何况是尚未婚配的。
虽说各人有各人的心思,但窦止哀心里还是很期望这个小师弟前程似锦,平安无虞。
那老父亲般的欣慰没瞒着,林言看在眼中,心里半是感慨,半是好笑。
“师兄之前还叫我不要下场呢。”
“此一时,彼一时。那会劝你你不听,这会劝不劝的,你不还是要下场的?”窦止哀摇摇手里的折扇盖在脸上,调整一下姿势,眼看着倒是他才是‘大人’。
林言没做声,殿试之后,许多人都问殿试情形。林言答得含糊,却不是敷衍什么。
——他真的不记得许多。
殿上策论答得流畅,人人说他是因此得了皇上喜欢——但其实,那声赞赏是太上皇说的。
皇上一整场殿试下来都没说几声,即便是对答也只是笼统问话又哼哈应着。虽没出什么错,但在这种选聘官员的场合,无功无过本身就是不应该的。
林言知道体恤病人虚弱,想着即便是皇上病了也是一样的。可第一次见到的,日后将要效忠的君王是这样,年轻的心还是忍不住泛起失落。
学成文武艺,货与帝王家。苦读十几年,谁不想跟个唐宗宋祖一样的英武君主呢!
而且也不知道是不是林言想左,他总觉得太上皇夸奖他的时候,皇上的声音也跟着冷了一刻。
只是后来又跟无事发生似的,好像一切都是林言自己的错觉。
他心里正想着,冷不防有个果核丢在跟前的石桌。好悬没落在杯盖上,林言把杯子端住,抬头就见窦止哀嬉皮笑脸的样子。
“做官的感觉怎么样,言儿?咱们一门师徒三个,现在你的官是最大的。”窦止哀问这句话是全然逗弄,他想着小孩儿长大,但心底只怕还时时挂着腼腆。这样本性太柔的孩子一开始到官场上总会过得辛苦,不提他还有个得罪了许多人的师父,说不准只是日日叫‘大人’就足够他面红耳赤了。
可这一次窦止哀想错了,林言认真地思量半响,扭头道:“师兄,我觉得挺好的。”
“我是做了官以后才确定,有些事根本就是可以不做,有些事原本可以做得更多的。”林言没有留意窦止哀的静默,他的脸上挂着一种很奇异的‘恍然大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