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灯
护眼
字体:

170180(第12页)

章节目录保存书签

*

谢尔盖这个原安保组长不在,凯瑟琳的安保工作便交给了一名姓诺兰的中尉统筹。诺兰中尉带了9名冷溪卫队的军官,他不信任美国佬,更不信任俄国佬,就连王室成员保护组的4名特工也不太信任。

还好他认识比利卡文迪许少尉和阿拉斯泰尔温莎中尉,比利是冷溪卫队的预备役军官,阿拉斯泰尔是第二龙骑兵在白金汉宫的联络官。

诺兰中尉安排了值班表,白天军官们要开车,晚上则至少有4人在陛下的房间门外轮流执勤。凯瑟琳认为专业的事情最好交给专业人士去做,同意了他的安排。

亨利、查利和尤里安排为专职司机,和特工、侍从官们轮流开车,毕竟开车确实很累。

诺兰中尉认为应该上午赶路,中午到达沿途城镇,晚上住一晚,次日上午继续赶路。如此既可以欣赏沿途风光,又不耽误陛下感受各地风土人情,在时间安排上就很宽裕。

只是他们刚到枫丹白露,弗拉基米尔便被父亲基里尔大公派来的人叫回了巴黎。弗拉基米尔十分惋惜的来向凯瑟琳辞行,但没说基里尔大公喊走他是因为什么。

凯瑟琳批准他提前离开。

下午,一行人参观了枫丹白露宫。

作为王室宫殿,枫丹白露宫历史悠久,装饰华丽,富丽堂皇。

不过,凯瑟琳想的却是:这么一座堪称“宏伟”的宫殿,一年需要多少钱来维护?

这个问题也引发了阿拉斯泰尔与比利的共鸣,3个人说起了“家有豪宅”的痛苦,地主家也没有余粮呀!

德文郡公爵从亨利八世国王时期封爵,至今已经10代,比利说他都不知道自家到底有多少土地和庄园别墅,只知道他家的年收入大概在25万英镑左右,视年景好坏略有波动。祖父去世后,父亲继承了爵位和遗产,目前正在为遗产税犯愁。

作为英国仅有的20多位公爵之家,遗产税的税率大概是顶格的,比利不是太清楚税率,但应该高达20%到30%,最高可达惊人的40%,可以说换一代公爵就要少一大笔财产。如果交不起遗产税,说不定要用珠宝或是庄园抵债。

“父亲说这种情况一般会选择用珠宝抵债。毕竟地产是连续性收入,庄园和别墅可以出租或出售,比政府的报价要高得多。”

说到遗产税,阿拉斯泰尔也很是心有戚戚。他父亲病重,眼看着要死在他祖父之前了;而祖父老亚瑟王子今年也已经88岁高龄,随时都可能挂。届时阿拉斯泰尔也会面临高昂的遗产税,足矣令他发愁。

而凯瑟琳对遗产税压根没有什么概念,是因为国王的遗产没有遗产税,这是君主的特权之一。她这才恍然为什么她会得到如此巨大的一笔遗产而居然没人跟她提遗产税的问题,嗐!

比利这小年轻还非常直率的说,要不是王后陛下跑路去了美国,留在英国指定会被无数贵族、王室旁系的适龄男人包围。年轻美貌又富有的国王遗孀可是最好的结婚对象。

凯瑟琳:震惊!你们男人还真是庸俗至极!

肯家兄妹只能傻傻旁听,对3个人的家庭财力有了一定的了解:大贵族还真是超有钱的!他们其实对一位公爵家族到底能有多少资产也知之甚少

,没有直观就毫无概念。

英国建筑物的起名方式凯瑟琳一直没有搞明白,不是所有的王室住宅都叫“宫Palace”,有些是“城堡Castle”,比如“温莎城堡WindsorCastle”;有一些是“庄园Estate或Abby”,有一些是“屋宅House”,比如康诺特公爵居住的“克拉伦斯之屋ClarenceHouse”,德文郡公爵家的“查兹沃斯之屋(庄园)ChatsworthHouse”。

她自己买下的3座庄园实际都是“House”,只有亡夫留给她的鸢尾花庄园是“Estate”。可怪了。

对付遗产税,恐怕只有设立成信托基金,将房地产放进信托基金才能避免高昂的遗产税了。

有钱人果然也是有烦恼的,合理避税,势在必行!

*

法国境内的旅行是非常舒缓的,凯瑟琳所到之处,看到的都是忙碌的法国人,他们操着不同的方言,饲养家禽家畜、收获小麦。法国种植冬小麦,从6月底便由南向北开始成熟、收割。

天气还不错,因此农民们都还挺高兴,这意味着能有足够的时间晒干小麦。作为最重要的主食,法国的小麦年产量大概在7000万公担(700万吨),比1929年减少了约2000万公担(200万吨)。这是由于经济大萧条的影响,小麦收购价格猛跌,从1公担(100公斤)150法郎跌至不到80法郎。

这种情况下,农民宁愿土地抛荒也不愿意种植小麦。

那么,GPD暴跌的法国政府用什么方法来解决经济危机呢?

答案是:掠夺殖民地。

第176章

所以这也是宗主国都不肯放弃殖民地的最大原因。锅漏了没关系,还可以补一补,但要是没了耗材,那是有点难办。

二战后美苏殊途同归,共同致力于亚非拉“去殖民化”进程,实际也不是他们有多“高尚”,简单点说是“大国博弈”;复杂一点说,是出于地缘政治、意识形态、资源获取(掠夺)等各方面综合的结果。

这也是欧罗巴人的劣根性,他们最习惯的手段就是掠夺。就像伯蒂表哥,他内向沉稳、性情温和,但你若是让他放弃所有海外殖民地,他准会以为你脑子坏掉了,居然说胡话。

他们于是激烈讨论起殖民地问题。大英帝国是有大量海外殖民地和属国的,因此带来的利益多不胜数,阿拉斯泰尔、比利又都是大贵族阶层,他们自然维护帝国利益,绝不放弃海外殖民地。

伊戈尔与“奥尔加公主”的经历类似,几岁的时候跟着父母逃离俄国,他对殖民地的看法就比较朴素,认为大家(各国)都不要凭借海外殖民地才最公平。

瑞典伯爵比约恩认为亚非拉土著都是野蛮人,宗主国为他们带去的可是先进的思想呀!

惊到凯瑟琳:你这个唯人种论的封建主义小崽子!

肯家兄妹当然没有这种唯人种论的逆天发言,爱尔兰人在欧洲也就比吉普赛人和犹太人稍微好那么一点点罢了。而且美国没有明面上的海外殖民地,他们的思想也比这几个欧洲贵族开放得多。

章节目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