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839章 奇怪任命(第1页)
该来的总会来,九月初京都关于朝明省委领导班子最新任命终于下达!
免去江海的朝明省委书记职务,另有任用;
任命原吉中省省委书记石应铨为朝明省委常委、书记;
任命省委宣传部长陈晓卫为常务副省长;
任命省委组织部长王要武为省委宣传部长;
任命前泽市委书记耿恩同为省委组织部长;
任命——
围城市委书记蓝京为省委常委、金河市委书记!
石头落地,石破天惊。
一连串意外加冷门还有黑马,简直让省府大院干部员工晕头转向找不着北,也让朝明官场来了一次烈度堪称“维妮”超强台风的大动荡。
先说新任省委书记,朝明近二十年从未有过大东北省份领导直接空降主正的情况,非沿海系省委书记有且仅有一例即三号首长陈瑞华,他本身派系色彩不强,又在碧海、临都等省历练过,而这位石应铨则是地道的中原系,官至省长后提拔到吉中当书记,此前完全没有在沿海发达省份工作经验。
在施正风格方面,石应铨属于保守、传统、老派的路线,经济思路则推崇规模化、集成化和集团化,故而在重工业基础雄厚的吉中如鱼得水,钢铁、机械、装备制造等行业换发新机,取得大东北区域令人瞩目的成绩。
在人脉资源方面,石应铨得益于老领导项磊大力提携,也与前正务院常务副理邝玉亮等关系不错,由于保守系在大东北强势存在,石应铨燕不排斥,经常公开鼓励“相互融合”,从而获得骆广庆好感。
外界都搞不清目前还算比较强势的傅桑组合为何让地方系略偏保守系的石应铨空降沿海系大本营,这可不是闹着玩的,因为朝明这几年尽管人事纷争不断却没影响朝气蓬勃的民营经济发展,整体发展前景向好,省委信心满满要从GDP等指标发起对暨南的挑战。
吉中是最典型的重工业省份,国企占据大半壁江山,计划经济具有相当深厚和广泛市场,朝明却是民营企业占大头,国企则纷纷改制为股份制拥抱市场,两个省份发展方向真正是南辕北辙,万一石应铨踩刹车、开倒车怎么办,傅桑有预案吗?
从年龄角度分析,石应铨还比江海小一岁,属于“大有可为”的时候,但基层往往最害怕这样的领导,因为意味着“有想法、点子多、干劲足”,但归根到底三个字:
乱折腾。
省委宣传部长陈晓卫转任常务副省长,省府大院一片惊呼,脑子里第一反应都是:
他干得了吗?
没有基层历练,没有县长、市长等主正履历,没有经济条线工作经验,属于体制内那种只会动嘴皮、不会实干的“三无干部”!
陈晓卫也不是通常意义的沿海系干部,与金河系等各派系关系都一般般,要想顺利融入省正府取得季龙井支持并迅速打开局面谈何容易?
省委组织部长王要武转任宣传部长则被视为仕途重挫,两者份量很明显不在一个水平线,可以说此任命落地瞬间便注定王要武上升通道被堵死,接下来干好干坏都差不多,再也没了工作激情和斗志。
小道消息说王要武的靠山是局委员、暨南省委书记普华成,东吴工作经历与前省委书记江海的交集也有好处,如今江海到了京都,普华成远离权力中心后话语权没那么强,种种因素致使王要武成为此轮人事调整当中最失意者。
当然失利的源头在于涌泉市委书记陈宇提拔省委副书记,这正是王要武千方百计争取的,之后只能勉强寻求希望渺茫的金河市委书记,他根本不是那些具有主正经验的一把手们的对手。
前泽市委书记耿恩同提拔省委组织部长则是平衡妥协的结果,如此一来省委常委会当中沿海系三大派系各占一个席位:
省长季龙井,伍潭系;
省委副书记陈宇,金河系;
省委组织部长耿恩同,泸叶系。
除此之外八位常委均为交流干部,这样的配置与组合实在……实在相当怪异。
围城市委书记蓝京直接提拔金河市委书记并晋升省委常委也是超常规的,因为市长提拔市委书记还不满两年,不过到这个级别并没有必须满三年的规定,职务虽然调整了,级别还是副省,在党内只能叫做重用。
朝明省委重用的例子不少,可蓝京是跨省交流干部,在沿海系竞争激烈内耗严重,就算循序渐进都会打得头破血流,他却超常规获得重用,远在大西北的唐武功能不气得肚子疼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