693 完全的救世主(第1页)
因为李昂的请求,创械之炉中,原本与它配合进行生产工作的超级好运团、公会工作人员、造船厂众人、穹炉会成员们都离开了熔炉周围,只留下了星花旅团众人。
而因为重铸骨骼需要炉火煅烧身躯,必然不着片缕,所。。。
夜很深了,银辉堡的钟楼敲过十二下,余音在空气中荡开,像一滴墨落入清水。图书馆早已闭馆,但优希斯仍坐在穹顶下的长椅上,手中那本泛黄日记摊开着,仿佛怕它一合上,就会再次消失于世界的缝隙之中。
她已经读完了整本日记。
不是一次,而是七次。
每一次重读,都像是重新经历一遍那个少年未曾说出口的心事??那些藏在围巾褶皱里的温柔、藏在沉默眼神中的挣扎、藏在暴雨前最后一句“别担心”背后的千言万语。他从未真正离开,只是换了一种方式活着:活在每一片忆澜花绽放的瞬间,活在每一个因一句话而微笑的脸庞上,活在人们突然想对某人说“我回来了”的冲动里。
窗外,月光洒在图书馆外的广场上,那里有一座小小的喷泉,水池底部沉着无数纸折的忆澜花。它们不会腐烂,也不会被冲走,只是静静地躺在那儿,像一封封寄不出去却又不愿收回的情书。
优希斯轻轻合上日记,指尖停留在封面上那行歪歪扭扭的字迹:“给忘了怎么笑的人。”
她忽然意识到,这句话,从来就不是写给别人的。
是写给自己的。
十年前,当李昂走进回响之渊时,她站在岸边没有哭,也没有喊。她只是把他的外套抱在怀里,闻着他身上残留的茉莉花茶香,然后轻声说了句:“你总是这样,连告别都要偷偷改台词。”
从那天起,她再没真正笑过。
不是因为恨,而是因为太懂。她知道他是为谁牺牲的,也知道这份爱有多沉重??沉重到足以压垮一个原本就不擅长表达的人。于是她选择成为记忆的守护者,用一生去整理他的痕迹,像修补一本被撕碎的童话书。
可现在,这本日记回来了。
以一种近乎奇迹的方式,从一台报废三十年的打印机中自行打印出来,墨水成分与当年一致,纸张纤维与旧校刊相同,甚至连页边角被咖啡渍染黄的位置都分毫不差。
这不是复制品。
这是原物。
“你是怎么做到的?”她对着空荡的图书馆低声问,“你到底还藏了多少东西没告诉我们?”
话音落下的一瞬,穹顶上方的玻璃突然映出一道影子。
不是她的倒影。
是一个穿着灰袍的少年,背对着她,站在星空之下。
优希斯猛地抬头,心跳几乎停滞。
但她很快明白??这不是真实的存在,而是共忆网络的一次自发共振。某种高阶记忆场在特定条件下触发了“视觉显化”,将深埋于集体意识中的影像投射到了现实界面。这种现象极为罕见,通常只出现在强烈情感共鸣叠加精确时间点的情况下。
比如今晚。
比如,在她说出那句话之后。
少年缓缓转过身来。
依旧是十七岁的模样,头发微乱,嘴角带着熟悉的、略带羞涩的笑容。他的眼睛很亮,像是装进了整个银河。
>“优希斯。”他开口了,声音不大,却清晰得如同贴耳低语,“我知道你在怪我。”
优希斯张了张嘴,却发不出声音。
>“你说得对,我改了台词。我不是不想好好说再见,我只是……怕说得太多,你们就更难放手了。”
泪水无声滑落。
>“我以为最伟大的事,就是一个人走进黑暗,换来所有人光明。可后来我才明白,真正重要的,是让那些爱你的人也能走进光里。而不是一辈子守在阴影边缘,等一个永远不会回来的背影。”
他伸出手,指尖轻触玻璃。
那一瞬间,整座图书馆的忆枝书架同时亮起幽蓝微光,一页页书籍自动翻动,文字如萤火般浮现在空中,拼成一行行未完成的句子:
>“我想吃你煎糊的蛋。”
>“我想听梅梅念错我的名字。”
>“我想看老师又气又笑地罚我抄课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