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4章 且断前仇 罪不可赎(第3页)
城头只是骂声,初始成片,不久后就零星寥落。
吴征哈哈大笑,呛啷一声抽出宝剑喝道:“无胆匪类,我今日就当着你的面下令!你不是自诩文韬武略么?我且看你还有何计策!陷阵营!”
“在!”三千陷阵营精锐齐声虎吼,越阵而出。
“随我攻城!纳降者不杀,顽抗者不赦!”吴征跳下战马,手擎宝剑,一步步向城头逼近,虎吼道:“城头将士听着,我本可以再等三五月,待你们一颗粮都吃不着再行攻城。你等速速抛下武器,否则,定斩不饶!”
吴征的话语直击人心。这位曾经为大秦国建功立业,美名远扬的英雄少年,今日站到了大秦国的对面,刀兵相向,但仍有一颗赤子之心。
“胡叔叔,二师姑,我这就为你们报仇!”吴征步步逼近,发起最后的冲锋之前,又看了眼城门。胡浩就在那里被活活吊死,尸身风干……
几乎一望无垠的成都城头,射出的利箭显得寥落。
整个大秦国早已离心离德,大多数都是威权压迫之下还不敢反抗的军民。
任由霍永宁的心腹将官怎么喝骂,弓箭手虽不敢违抗军令,但手上动作慢一些,射出的准头偏一些,失了军心的将校又如何管得?
又如何管?
就算箭下如雨,又有何惧?
吴征身经百战,轻轻跃上城墙,如履平地,倪妙筠与祝雅瞳跟随其后领兵登城。
盛军大阵中鹰吠阵阵,陆菲嫣领着昆仑弟子高飞而起。
十余只大鸟张开双翼在成都上空翱翔,若垂天之云。
士气极低的秦军阻挠之力聊胜于无,吴征几个起落便登上女墙。
目光一扫,一名将官正在大声呵斥军士抵抗。
眼见军士们皆有退意,拔剑正欲砍杀几名士兵以儆效尤。
刚一把剑,寒光一闪,脑袋已飞上了天。
那被斩首的将校血迹顺着剑刃滑至剑尖,滴落在地。吴征持剑四顾,冷冷道:“降,不降?”
军士们几无犹疑,将兵刃从城墙上抛下,伏坐于地,示意归降。
韩铁衣见状,下令吹动号角,数营重甲排着整齐的队列,踏着震碎大地的步伐逼近城墙。
除了这面南城门,东西北三面城池则被团团围困,水泄不通。
兵临城下,有人带头投降,就有越拉越多的秦军弃了兵刃纳降。
剩余仍在负隅顽抗者只有小半,吴征接应陷阵营将士登上城墙,领军向这帮王扛着杀去。
空中冷月玦运起内力吹响玉箫,箫声悠悠,在喊杀声中依然远远地传了开去。
紧紧封闭的四面城门处,忽然杀出数百人。
他们高喊着:“迎王师,开城门。”顺着大街向城门攻去。
这些人武功高强,本就战意薄弱的军士甫一交手就被连伤数人。
再定睛观看,正是大秦国里鼎鼎大名的武功高手带领着麾下弟子。
两面夹攻,祸起萧墙,大秦守军的士气顷刻间崩溃。
绳索被砍断,大门被打开,吊桥被放下。
守军崩溃地抛下兵刃,跪地请降。
一个国家若失了民心,陨落之快会超出所有人的想象。
吴征感慨着杀向皇城,秦都大道上的一草一木都如此熟悉,前方的路口右转走到头,便是从前的吴府。
他来不及感怀过去,提剑对着午门。
皇城紧闭,城楼上宁家的子侄皆囤聚在这座最后的堡垒,还有人高喊着誓与共存亡。
这一幕和从前昆仑山上多么相似,吴征讥讽而笑摇着头,报应,善恶终有报。
自攻破城门之后,祝雅瞳,陆菲嫣与倪妙筠各驾大鸟在空中盘旋,提防霍永宁等人趁乱从空中走脱,彻底断绝了他们的退路。
攻打皇城这种事,有吴征一人押阵已然足够。
吴征正欲喊话,皇城中忽然冲天而起三只大鸟,两只大秦皇室饲养的狮头鹰,当中一只体型则远超过狮头鹰,扑天雕等猛禽,身上羽纹斑斑,形如豹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