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灯
护眼
字体:

第358章 我去就山(第1页)

章节目录保存书签

“死了几个,伤了一些。我娘在折腾释放工作囚徒呢?”朱高炽这两个月看张欣一直很好,语气很轻快。“该放才放。”张欣皱眉。“娘跟爹都想给你祈福。不是什么大罪,就放了算了。”朱高炽明白张欣皱眉的理由。“唉。”张欣还是觉得不赞同,但大家都是想为她做点什么,她不知道该怎么劝。朱高炽的两个妹妹在京师,许愿每个月一半时间吃素来给她祈福。徐氏请了菩萨许愿,偷摸的逢初一十五就不吃肉。她何德何能啊!“接着说不?”朱高炽看张欣低头就问道。“说吧。脑子也不能不动。”“丽水、政和二县山民周叔光、王均亮聚众起事。巡按御史王复奏请朝廷派兵围剿。我爹让人去招抚了。”朱高炽读到这里都笑了。现在朝廷上的很多事,说起来都跟张欣息息相关。原本大家是主战的,朝廷多年没战事,武将们都很闲。朱棣本意也是打,回来跟徐氏一说,就被徐氏否了。反正一切以积德为方向。绝不妄动杀戮。“聚众起事总得有个理由。”张欣扶额。“有司无道,衣食所迫,总有一个中的,我已经去信让瞻基回来的顺路了解一下了。”朱高炽已经总结出来了。反正不是吃不饱,就是官不好。大多数情况下都是官不好。现在番薯全国各地都在大丰收,吃不饱的人极少。丽水跟政和都在云南,番薯一年甚至可以两熟。“对了,我想起一事。是商务局的人回来给我说的,也许,我们可以不费兵卒,将东海南海连着西域那些贫瘠小国都拿下。”说起瞻基,张欣就想起西域,想起西域,她就想起商务局的尚宫前两天过来跟她说起的事。“喝!好大口气。怎么拿?”朱高炽想不到张欣突然提起这个。“粮食援助。”张欣说出四个字。“怎么个援助法?”朱高炽很好奇。郑和都开着宝船到处撒钱去了,张欣还是到处撒粮?“我给你说一下,你就懂了。”张欣也是第一次知道,商业真的是可以杀人不见血。皇家一直是有差不多两百条船在东海,南海,甚至更远一些去到红海的船在跟各个国家进行贸易。这其中不乏有一些屁大点的连名字都没有的小国存在。这些地方没有什么产出,也没有什么可以交易的东西。最开始,船队经过只会偶尔停泊靠岸做点水之类的补给。后来整条海岸线所有地方都能补给的时候,这些小地方大多时候不做停留。后来有一次最大的宝船有了故障,需要就地取材维修,就停泊在其中一个小地方。船上的人闲来无事带了人下去探索,在陆地上又发现了很多迷你小王国。他们不靠海,没法靠海里的产出维生。农耕呢,连个铁器都没有。种出来的粮食很宝贵,在当地买卖的价格很高。船员看这些人可怜,就把船上富余的粮食很便宜的卖给了人家。之后每回经过,也会特意上岸,送一些粮食过去卖给人家。等他们最近再去,发现当地都没人种地了,大家吃的都是船员们卖给他们的粮食。至于那些有限的土地,全被小国里的有权有势的人占了,种了船队说过会购买的其他不能当粮食的作物。“我草!还真是杀人不见血?这事用了几年?”张欣刚刚说了一半朱高炽就听懂了,一下蹦得老高。一旦皇家船队不给粮食也不跟他们买东西,这些小王国立马断粮断经济,不得立马臣服么,都掐住他们的喉咙了,哪里由得他们不低头。“也就年。”张欣对朱高炽的聪明又有了进一步的认识。“没粮食的,我们提供粮食援助,没啥我们提供啥援助,年就能搞垮一个,果然不费一兵一卒,我们还是大大的好人!”朱高炽一下就类推了。“差不多吧,但,粮食,应该最好拿捏。”“还有人口。”朱高炽坏笑。现在其实朝廷走的就是人口的路线。只要是跟大明朝贸易过的国家,现在朝廷这边全都设了大明会同馆,也派了驻军。没有后顾之忧以后,海商们开始自己张罗人过去占地盘。这可不是以前小打小闹的那种单枪匹马过去拿命换钱养家糊口。而是大家族里面的几户集体过去就地买房买地安家落户的那种。按国内目前这个人口滋生的速度。很快,海外的明人也会越来越多。商人本身就有钱,他们到了地方就会想办法靠近当权的人。很快的权钱全都齐活。国内目前竞争激烈,哪怕再有钱的商人都没办法跟皇家竞争,跟同行竞争。但在海外,只要站稳了脚跟,几乎都是独门买卖。明人也大部分倾向于跟明人打交道。大家各自发展,也不用在窝里斗成乌鸡眼。这种打法是针对那种相对富裕的国家,像东南海沿海那些。张欣现在提出来的,西域或者漠北再往北那边就相当合适。沙漠跟苦寒之地,粮食永远都是缺的。“我去跟我爹说一说先。”朱高炽想通了所有关键兴冲冲的就起身。“急什么,你还没给我念完诏令呢!”张欣无语。“回来再继续说。也没啥大事。”朱高炽很急。这种又积德又能拿下不好啃的骨头的事,他得赶紧去跟朱棣商量一下。朱瞻基这次去调停的这两个国家,就完全可以用这样的方式和平拿下,然后让朱瞻基赶紧回来。这段时间他看医书越看越觉得希望渺茫。他想让瞻基接了自己的活,唐赛儿接了张欣的活,他自己则带着张欣去一趟武当山。他总觉得所谓的张真人云游去了这话是托词。山不来就我,那么我去就山!!!:()重生大明之六世荣耀,老娘不要

章节目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