立储(第2页)
自虞侯倒台后,本以为已经两清,更遑论现在他一个太卜令于御史中丞而言也已无用处,未曾想这人又突然造访。
直觉告诉邛僰,不会是好事。
宁予安行至屋子中心的星盘前,低头扫视了一圈上边的天象图,若有所思道:“斗转星移,青龙腾跃,太卜令,此为何意?”
“此……”邛僰刚吐出一个字,便被宁予安抬手打断。
“先不要说,让我猜猜,”宁予安笑意玩味,慢悠悠地说:“斗转星移是有大变动,而青龙又是帝王象征,莫不是……”
“御史中丞慎言!”邛僰脸色突变,谨慎打量周遭生怕被人听见宁予安的狂妄话语,并说道:“此乃生龙活虎,欣欣向荣,是大祁国运永昌之兆。”
宁予安再是一笑,“我话还没说完呢,太卜令这么紧张做什么。太卜令既言及国运,那么也理应知晓储君亦关乎国运。而我刚才的意思是,莫不是这储君之位要尘埃落定了。”
邛僰这才松了一口气,道:“近些日子,朝臣们请立储君的呼声确实愈发高涨,但此事不是鄙人能置评的,烦请御史中丞莫要在太常寺谈论此事。”
宁予安道:“太卜令难道就不想这位储君是位气度宽宏之人?毕竟,自古以来帝王上位后对自己亲兄弟赶尽杀绝的例子可是不胜枚举。”
“你——”
刚平复下去的心绪刹那间又被激起,邛僰一时气急,抬手指向宁予安,这人话里话外明摆着就是在拿归儿威胁他。
面对眼前人这不为所动的闲散模样,邛僰竟是无奈妥协,“御史中丞要下官做什么?”
“太卜令无须这般如临大敌之态,”宁予安找了个位置坐下,“与太卜令许久没有说过话,来此不过是与你闲聊几句而已。”
“你说。”邛僰面上已无半丝表情。
宁予安仔细端详着他的神色,问:“我先前忘了问太卜令,几年前你因引魂案去襄城做法事,是当真对自己的术法有信心么?”
邛僰答道:“御史中丞实在是说笑,鄙人只会一些观天象占卜以及丹药炼制方法,哪会驱除什么鬼魅,不过是君命难违,陛下有令,岂敢不从,遂硬着头皮去了。何况,如今真相大白,引魂案乃是林海为隐藏恶行而制造出来的扰乱人心之举,御史中丞还要深究什么呢?”
宁予安轻轻点头,看邛僰这反应,的确也是被蒙在鼓里的不假。
她漫不经心地轻点案几,又道:“陛下明年岁首去泰山封禅的日子是你拟定的?”
邛僰紧锁眉头,“是。”
“推至三月吧。”宁予安笑了笑,补充道,“春三月,万物生,当是个好时节。”
“怎么样,这不会让太卜令为难吧?新政正在试行,我觉得,陛下也想带着焕然一新的朝臣前往泰山封禅,铭记功德。”
“不算为难,”邛僰道,“只是,御史中丞现在的身份今非昔比,一举一动皆备受瞩目,众人皆知。今日御史中丞前脚刚踏进太常寺,明日我后脚便去规劝陛下,这岂能不惹人怀疑?”
“太卜令所言不错,陛下定然会知道我今日来了太常寺找太卜令喝茶,至于缘由,太卜令如实回答即可。”宁予安不甚在意地说道。
邛僰闻言愣了愣,但很快又反应过来。
宁予安这是算到了陛下本就会有将封禅大典推至明年二月尚书台考完试之后的想法。
半晌,他点头道:“好。”
-
宁予安从太卜署出来后,特意绕了一小段路经过太乐署,途中不小心与一女子相撞,那女子抱着的花瓶中的水就此洒落,染湿宁予安的一大片衣袍。
这场景恰好被太乐署令白盂瞧见,忙向宁予安赔礼道歉并大声斥责那舞女。
宁予安笑道:“这位姑娘想必也是无心之失,但我这衣服确实湿了挺多,若太乐署方便的话,能否让我找个地方处理一下。”
白盂见这位御史中丞并未生气,悬着的心也就放下,“当然有,是否需要命人重新为御史中丞准备一套干净衣裳。”
宁予安道:“不必,简单擦拭便可,”说着挑眉看向跪在一旁的女子。
白盂立即会意,呵斥道:“瞧瞧你干的好事,还不快带御史中丞去处理水渍。”
女子眸中一缕流光闪过,柔声答道:“是。”
宁予安在女子的带领下走过长廊,进入一间屋子。
房门一关,宁予安牵过菁沅的手,叹了口气道:“阿沅,这段时日在这委曲求全,辛苦你了。”
菁沅笑道:“姑娘这是说哪里话,无论为姑娘做什么,菁沅都心甘情愿。”而后又微微蹙眉,问:“姑娘今日特地来找菁沅,是有何要事?”
宁予安心绪有些杂乱,思量一会后认真道:“阿沅,我必须要亲自见皇后殿下一面,你可有办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