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20225(第34页)
王雪娇知道“1995年成都闹僵尸”“1995年哈尔滨猫脸老太太”这些国内的都市传闻,但都查无实据,仅是都市传说而已。
海地这些神乎其神的僵尸,估计也差不多。
对僵尸的描述就是骨瘦如柴,神情恍惚,傻乎乎……说他们是饿傻了都没有毛病。
至于早上出门就消失……就这糟糕的社会环境,刚才被巴勃罗手下打死的那几个年轻人的家人,也可以说他们是早上出门就消失了,再也没回来。
王雪娇又问了一些附近帮派的事情。
平时罩着这一块的是一个叫鲨鱼帮的组织,它像鲨鱼一样,吞并了四五个小帮派,现在有五六百人的规模。
他们做事不像巴勃罗那么讲究,还给穷人钱,还盖教堂、医学?
蚊子腿上的肉他们都要。
周围的年轻人能加入他们的,都加入了。
剩下没加入的都是老弱病残,帮派都看不上,嫌他们累赘。
王雪娇在保镖和翻译的跟随下,去探访了几个平民住的地方,他们的日常就是吃土吃草,但确实不吃鱼。
他们觉得海洋生物很恶心是一回事,确实没有条件打鱼是另一回事。
海地刚被西方殖民者发现的时候,还有60%的森林,然后砍砍砍,只剩下2%了,水土流失严重,实在不能再砍了。
没有木头,就没有船,也没有可以用来搓成绳子用来结网的纤维。
没船没网,加勒比海这一侧也没什么贝壳……要是贝壳多,它就不会被称为最细腻的沙滩,而是会被称为最戳脚的沙滩了。
“咦?前面好像没那么破了。”
翻译告诉王雪娇,前方是富人区,以前老杜和小杜都住在这里。
刚才的贫民区,跟印度住在垃圾山上的达利特人相似。
所谓的富人区,也就国内十八线的小城差不多,没有那么多垃圾,倒不是有清洁工,而是这里地势高,每次下大雨的时候,垃圾就会被冲到地势低的贫民区了。
在富人区,王雪娇忽然看到了一个风格熟悉的店。
走近一看,门上左边贴着“招财进宝”,右边贴着“出入平安”。
店不大,王雪娇就带着张英山和三个翻译进去,让剩下的十几个人守在外面。
进门,屋角有一处红通通一片,供着佛祖、观音还有妈祖。
老板听见有人进来,忙抬起头来,发现面前站着五个人,门外更是黑压压地一片,他们手里都提着枪,一个个长得凶神恶煞。
老板心底一凉,完蛋了,是黑帮,怎么回事?平时他们从来都不到富人区来的啊。
忽然他听见了中文:“你这里有墨水和毛笔吗?”
“有钢笔墨水,没有毛笔。”老板心惊胆战,一点点向后挪到货柜旁边,颤抖地拿出一瓶墨水,放在桌上。
“那个刷子是干什么用的?”
“刷墙。”
“我也要。”
买了墨水和刷子,王雪娇付了钱。
手里拿着钱以后,老板才相信王雪娇真的不是来打劫的。
他松了一口气,神情也放松了许多,主动跟王雪娇聊起来:“你们是中国人?”
“对,你也是?”
老板是搞建筑的,在七十年代中期的时候,问妈祖可不可以去美国,妈祖同意了。
等去了美国,发现太卷了,实在没法混。
本地的建筑工工资高,工会事多,难伺候。
往周边几个国家看看,墨西哥更卷。
古巴已经是耐杀王的地盘,处处计划经济,显然也是发不了财的。
然后,有人介绍海地给他,告诉他当地的人,穷的穷,富的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