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灯
护眼
字体:

2030(第11页)

章节目录保存书签

——在互联网上将自身作为噱头,一旦翻车,反噬的威力是无人能承受的。

唯一知道这件事的是祁宁。

起初,姜颜林几乎不会和祁宁谈论性相关的话题。

因为在真正相识后的那段时间里,她们一开始都不是单身状态,始终保持着不远不近的朋友关系。

祁宁见过小优,而姜颜林也认识祁宁那位异国恋三年已久的美籍男友。

尽管四个人从没同时聚在一起过,但也算同一个圈子里的“熟人”。

而把这些人牵线在一起的,正巧是费欧娜。

所以很长的一段时间里,祁宁都以为,她和姜颜林的初遇就是在费欧娜的派对上。

两人都不是外向的社交风格,在一群大笑着吵闹的人里,她们的从容应对与游离在外,显得格外同调。

忘了是谁先开始的第一句对话,也忘了那一天晚上她们究竟聊了多少东西。

从音乐,到游戏,再到创作者的理念,一点一点,拉近了陌生的距离。

等回过神来,周遭的人已经去了泳池边嬉闹,只有她们两人还在闲谈。

那时姜颜林已经离开港城,祁宁也在国内筹备巡演,各自的对象都不在身边。

但不知是出于哪种微妙的共识,她们的距离始终保持在一个最恰当的尺度。

话题绝不触碰隐私,界限绝不模糊,比起恼人的现实琐事,宁愿分享天马行空的畅想。

姜颜林以为自己只是很欣赏这位,从很多年前就知晓名字和作品的音乐家。

却没有意识到——假如她真的问心无愧,又何必将界限处理得那么明确。

和祁宁成为不远不近的朋友后,到两人的关系彻底变质之前,经历了一年多的时间。

那段时间,姜颜林的人生发生了很多事。

她的身体出现了一些症状,为了调养生息,不得不调整了自己的职业方向。

而在开始异地恋之后的那段时间里,小优的精神状态也在她没能察觉的情况下,逐渐走向失控。

姜颜林是一个不喜欢将自己的未来计划说出口的人,尤其是对另一半。

她不会承诺任何有可能做不到的事情,给人期望,最后又徒留失望。

当她十分清楚小优和自己的差距时,那些规划与打算就更不可能透露出来,造成影响。

所以对小优来说,她从来没有看见过跟姜颜林的未来。

那一年的深冬,小优在姜颜林的慢慢推动下,终于走出了封闭的世界,开始打工,兼职,和社会的步伐接轨。

她从一开始的周末兼职,到能够稳定全职,花了不短的时间,但她一次也没有放弃过。

姜颜林看见了她的新一面,其实是一个比大多数同龄的女孩还能吃苦忍耐的人。

于是某些过于冷静的想法,也在这个过程中逐步动摇。

姜颜林开始规划两个人真正的以后。

“你什么都不要考虑,攒你的学费,选好你真正想去的大学就好。”

那时,姜颜林给她的最大的宽慰,也只是这样一句话。

年仅十八岁的小优,从小学的是美术专业,在港城的高考——HKDSE的考试中,其实已经被她最想去的日本私立美术大学录取。

但她没有支付学费的能力,父亲因重病退休,外籍人士在港城打拼并不容易,全家只靠母亲一个人的收入支撑,谁也没有办法拿出那笔不菲的学费送她上大学。

屋漏偏逢连夜雨,高中毕业后的那个暑假,她无意间被卷入冲突事件,被迫留下了案底。

从那之后,她每晚失眠,做的噩梦都是鲜血和刺鼻烟雾的味道。

遇见姜颜林,就是在那个暑假的尾声。

她们荒唐而迅速地品尝欢愉,却又谁都没能及时抽身。

离开港城后的那几个月,姜颜林有很多事情要完成。

看病吃药,定期复诊,调整工作方向,从零开始积累资本,同时还要监督自己的小女友好好吃饭,好好工作。

章节目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