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70275(第42页)
真的很平凡,大列巴、一坨据说是蔬菜的物质、一块看起来好像追着牛,然后对着它屁股狠狠咬了一口下来的血红牛肉。
质量就这样了,数量也不算多。
如果它可以改善一下烹调手法的话,王雪娇都能干掉一份,这些大训练量的青壮男子真的够吃吗?
“这就是我们从中国买方便面的原因!”爆炭军官对她的问题做出回答。
退伍老兵卖勋章过日子,现役军人就能好了吗!好不了一点。
中国方便面,物美价廉,五连包的简易包装的零售价才一毛五分钱,集中采购更便宜。
他们一口气买了五万箱。
第一次煮了几百块,无人生还,都被辣死了。
有几个当时参与试吃的人慷慨激昂,义愤填膺地描述那方便面有多么难以下咽,无法入口。
不用翻译,王雪娇从他们痛苦万分的表情猜测,他们吃的那个玩意儿,绝对不能低于三倍的变态辣,就是放了工业辣椒精的那种怪东西。
王雪娇也开始紧张起来了,她是以她所知的方便面味道来推断,怎么会有厂商会把那么没有普适性的东西拿出来卖?要是辣得那么多人都吃不下,在中国都卖不好吧……又不是明星联名代言的专割韭菜版。
也难说,现在中国人对俄罗斯人的刻板印象是人均端着高度烈酒“吨吨吨”。
“骑最快的马,爬最高的山,吃最辣的菜,喝最烈的酒,玩最利的刀,杀最狠的人。”
能喝烈酒的人,怎么会不能吃辣的东西?
难保厂家不会自作聪明往俄罗斯发最辣的方便面。
……商家自作聪明玩脱了的故事可太多了。
王雪娇的眼睛盯着拿方便面的人,他来了他来了,他带着方便面走来了!
包装上写着一行大字“北京麻辣方便面”,没听说过的牌子。既然写的是“北京”,那应该不会太辣的吧。
调料包与面饼居然是分开包装的,方便面是十个面饼装在一起的简易包装,调料包在另外一个包装里。
这么包装最大的好处就是不会随机选中一个幸运儿达成“吃泡面没有调料包”的成就。
王雪娇心中忐忑,翻看包装上的文字,忽然看到生产厂家是南街村。
哦~~南街村啊,那没事了。
王雪娇没吃过南街村的方便面,但是吃过它的鲜拌面,挺好吃的,就算是红油风味,也不算辣,只能叫偏咸。
只要他们现在的调味师不是江西人,王雪娇都觉得应该不会辣到要杀人的地步。
“我想试吃一下,确定你们对味道的容忍程度,可以吗?”王雪娇问道。
“当然可以,反正没有人想吃这种东西了!”
勤务兵下去了,不一会儿就端上一碗泡好的面。
唉,真就是光秃秃的泡面,没有卤蛋、没有荷包蛋,也没有火腿肠、午餐肉,甚至连青菜都没有。
王雪娇很久没有吃如此寂寞孤单的方便面了。
不出她所料,这方便面的辣度完全在她的接受范围内,她面不改色地吃了半碗,为了扩大样本量,她还递给了张英山,让他也尝尝,会不会辣到受不了。
直到面条见底,张英山都没有任何特别的反应,甚至连汤都喝了。
两人的评价是……甚至不如酸菜鱼里的辣椒辣。
大概他们只能接受广式辣度,王雪娇说:“其实方便面有很多种味道,厂家给你们发辣味的,是考虑到你们的食用环境,俄罗斯的气温很低,吃辣的能让身体暖和起来,所以给你们只发了辣的。方便面的味道完全是靠调料包,放不辣的调料包,就可以了。让厂家补发一批不辣的调料包过来,行吗?”
俄罗斯人的思维很简单:买了、吃不了、退货、再买新的。
没有想过还有补发调料粉包的操作。
对于一下子采购了五万箱方便面,还是俄罗斯军方这样的大客户,方便面厂家听说不需要退钱,只要补发不辣的调料包,哪会不答应,立马痛快地答应补发香菇炖鸡味、雪菜肉丝味、红烧牛肉味、鲜虾鱼板味等等相当清淡的品种过来。
中方态度良好,事情也解决了,爆炭军官非常满意:“真是太好了,帮我解决了一个大麻烦。”
“其实我觉得辣味的挺好吃的~”特别是在物资贫乏的俄罗斯,平民的常见调料已经缩成了盐和醋。
连胡椒和糖都不多。
爆炭将军大方地一挥手:“你喜欢的话,都送给你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