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 67 章(第1页)
第67章:符号之秘再解
岷山源头的雪风,卷着细碎的冰晶,打在神秘石的青黑色岩面上,发出“簌簌”的轻响。阳光已渐渐西斜,将雪山的影子拉得很长,投射在岩石上那些闪烁着微光的符号上,让每一道刻痕都显得愈发深邃,仿佛藏着三千年未曾言说的秘密。
燕承风半跪在岩石前,指尖顺着一道扭曲的符号缓缓划过,指尖的温度与岩石的冰凉碰撞,激起一阵细微的战栗。他手中捧着蜀王之印,玉片依旧嵌在印玺凹槽中,两者贴合处,正散发着淡淡的温润光泽,与岩石上的符号遥相呼应,像是在进行一场跨越时空的对话。
“承风,你看这里!”苏瑶的声音带着难以抑制的兴奋,她蹲在岩石的另一侧,手中拿着一支荧光笔,在笔记本上快速勾勒着,“这组‘日月同辉’符号,与青铜鼎腹部的‘天地交感’符号拼接后,形成了完整的星宿图!你看这七个亮点,对应着北斗七星的方位,而旁边这道弧线,正是古蜀历法中的‘岁星轨迹’!”
燕承风立刻凑了过去,顺着苏瑶手指的方向看去。神秘石中层的符号群中,果然有一组由七个圆点和一道弧线构成的图案,之前被其他符号遮挡,此刻在蜀王之印的光芒映照下,才显露出行星运转的轨迹。而青铜鼎上对应的符号,恰好是这组轨迹的“终点”,两者结合,形成了一幅完整的“天体运行图”。
“《华阳国志》记载,古蜀‘以星象定历法,以历法定祭祀’。”燕承风眼神发亮,将蜀王之印举到符号前,印玺上的太阳神鸟图案与岩石上的符号重叠,瞬间,一道微弱的光带顺着符号的纹路流动,“这不是普通的星宿图,而是古蜀的‘方位指引’!北斗七星的斗柄指向西北,岁星轨迹的终点,正是三星堆遗址的西北方向!”
老刘凑过来,挠了挠头:“燕队,你的意思是,这符号在告诉我们,三星堆西北边还有个隐藏的地方?”
“不仅是隐藏的地方,很可能是古蜀文明的‘祖庙’或‘藏经洞’。”苏瑶补充道,她翻出丝帛文献,指着上面的一段文字,“你看这里:‘昆仑之墟,蜀之祖庭,藏天地之秘,承古今之脉’。古蜀人所说的‘昆仑’,并非中原的昆仑山,而是指三星堆西北的龙门山脉余脉,当地至今还流传着‘禹藏秘于昆仑’的传说!”
燕昭明一直蹲在岩石底层,仔细比对爷爷留下的笔记复印件,此刻突然抬起头,脸上满是激动:“爸,妈,爷爷的笔记里提到过‘三星堆三重结界’!外层是祭祀坑,中层是宫殿遗址,核心层就是‘祖庭’,而打开核心层的钥匙,就是‘天体运行图’对应的‘四时祭祀密码’!”
他快速翻动笔记,指着一幅手绘的草图:“你看,爷爷画的这个符号,和神秘石顶层的‘四时符号’完全一致!春为木,夏为火,秋为金,冬为水,加上中央的‘土’符号,正好对应‘五行相生’,与青铜鼎上的机关密码相互印证!”
燕承风接过笔记,看着上面父亲熟悉的字迹和草图,心中涌起一股暖流。父亲毕生追寻的秘密,如今终于在他手中渐渐清晰。他将笔记与神秘石、青铜鼎的符号三者对照,一个完整的逻辑链渐渐形成:神秘石的“天体运行图”确定方位(三星堆西北龙门山),青铜鼎的“五行符号”提供机关密码,丝帛文献的“祖庭记载”印证地点,三者合一,指向的正是古蜀文明的终极核心——祖庭隐藏区域。
“这就是解开古蜀文明终极秘密的钥匙!”燕承风语气凝重,眼中却闪烁着光芒,“古蜀先民将文明的核心藏在祖庭,用星象、五行、历法三重密码守护,只有真正理解他们‘天人合一’理念的人,才能找到这里。”
就在这时,老张突然站起身,脸色凝重地指向远处的雪山垭口:“燕队,你们看!那边有炊烟!”
众人顺着他指的方向望去,只见雪山垭口的另一侧,升起一缕淡淡的青烟,在湛蓝的天空下格外显眼。这里是人迹罕至的岷江源头,除了他们,只有可能是神秘组织的人!
“是血影的残余势力!”老刘握紧了□□,眼神瞬间变得锐利,“他们肯定也破解了部分符号,跟到这里来了!”
燕承风的心瞬间沉了下去。血影虽然被“衡天符”感化,但其手下仍有部分死忠分子,加上之前逃脱的黑衣人,他们必然不甘心失败,一直暗中跟踪。如今炊烟升起,说明他们已经靠近,很可能也发现了神秘石的秘密,正朝着三星堆西北方向赶去。
“时间不多了!”燕承风当机立断,“我们必须立刻返回三星堆,抢在他们前面找到祖庭!一旦让他们先到达,不仅古蜀文明的秘密会被窃取,他们还可能破坏祖庭中的文物,甚至激活不该被唤醒的力量!”
苏瑶立刻收起笔记和丝帛文献,语气坚定:“我来整理符号数据,路上继续解读剩余的密码;老刘、老张负责探路和警戒;小王照顾昭明,准备应急物资;承风,你统筹全局,我们日夜兼程,务必赶在他们前面!”
燕昭明虽然脸上还带着疲惫,却立刻站起身,背上背包:“爸,我没事,我能坚持!爷爷没能完成的事,我一定要帮你做到!”
队伍不敢有丝毫耽搁,快速收拾好行装,朝着三星堆的方向疾驰而去。此时的岷山,夜色已渐渐降临,雪山的轮廓在夜色中变得模糊,只有星星点点的星光洒在雪地上,照亮前行的路。
返回的路程,比来时更加艰难。一来是时间紧迫,必须日夜兼程;二来是担心神秘组织的袭击,时刻保持高度警惕;三来是高原反应和连日跋涉带来的疲惫,让每个人都身心俱疲。
燕昭明的体力渐渐不支,脚步越来越沉重,呼吸也变得急促。他的小脸冻得发紫,嘴唇干裂,却始终没有吭声,只是紧紧跟着父亲的背影,手中紧紧攥着爷爷的笔记复印件。这笔记不仅是线索,更是支撑他前行的信念——爷爷毕生的追求,父亲当下的坚守,都让他明白,自己肩上扛起的,不仅是个人的好奇,更是文明传承的责任。
“昭明,慢点走,别着急。”燕承风察觉到儿子的窘迫,放慢脚步,从背包里掏出保温水壶,递给他,“喝口热水,补充点能量。”
燕昭明接过水壶,喝了一小口热水,暖流顺着喉咙滑下,稍微缓解了疲惫。他看着父亲布满血丝的眼睛和手臂上尚未完全愈合的伤口,心中一阵酸涩:“爸,你也休息会儿吧,我没事。”
“傻孩子,我们是一家人,也是一个团队。”燕承风摸了摸儿子的头,语气温柔却坚定,“传承不是一个人的事,是一代代人的接力。爷爷传给我,我传给你,就像古蜀先民将符号刻在石头上,将文明藏在祖庭里,都是为了让珍贵的东西延续下去。现在,我们就是在接这一棒,不能掉以轻心,也不能轻言放弃。”
苏瑶走过来,递给燕昭明一块巧克力:“吃点这个,补充体力。你知道吗?古蜀的少年,在十二岁就要跟随部落进山狩猎、学习祭祀,他们比你现在的环境更艰苦,却也正是这样,才练就了坚韧的意志。你现在经历的,都是成长的必经之路。”
燕昭明点点头,咬了一口巧克力,甜腻的味道在口中化开,让他稍微恢复了些力气。他抬头望向夜空,星星格外明亮,正是神秘石上“天体运行图”中的星宿。他想起爷爷笔记中写的:“古蜀人观星而知方向,察物而明事理,所谓文明,不过是在自然中学会坚守,在传承中懂得担当。”他握紧拳头,再次跟上队伍的步伐,脚步虽然依旧沉重,却多了几分坚定。
队伍在夜色中前行,雪山的风越来越大,卷着雪粒,打在脸上生疼。老刘和老张轮流在前面探路,他们的身影在风雪中如同两尊移动的山岩,沉稳而可靠。小王背着医药箱,时不时提醒大家注意脚下的冰缝,他虽然依旧有些胆怯,却再也没有像之前那样退缩,反而主动承担起照顾大家的责任。
“燕队,前面是‘一线天’栈道,我们得小心!”老刘的声音在风雪中传来,带着几分急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