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灯
护眼
字体:

第 20 章(第1页)

章节目录保存书签

第20章神秘符号的困惑

秋雨接连下了三天,三星堆考古工地的泥土变得湿润黏腻,临时棚屋里却暖意融融。燕承风戴着白手套,将那尊两米多高的青铜人像底座轻轻抬起,聚光灯的光束聚焦在底座内侧,几行细密的符号赫然映入眼帘。这些符号既不像之前发现的古蜀文字,也不同于常见的装饰纹样,线条简洁却透着神秘,像蜷缩的飞鸟,又似蜿蜒的溪流,在青铜绿锈的映衬下,仿佛藏着千百年未说出口的秘密。

“瑶瑶,快来看!”燕承风的声音带着难以掩饰的激动,手中的放大镜在符号上缓缓移动,“这些符号之前清理时竟没发现,藏得也太深了!”

苏瑶放下手中的古籍,快步走过来。她俯身仔细观察,眉头渐渐皱起:“这符号太奇特了,既不是牙璋纹,也不是云雷纹,倒像是某种……密码?”她伸手轻轻触碰青铜表面,指尖能感受到符号刻画的深浅痕迹,“看这刻痕的力度,不像是随意刻画的,应该是有特殊含义的。”

接下来的几天,棚屋成了临时研究室。桌上堆满了古籍文献,从《蜀王本纪》到《华阳国志》,再到近年出土的竹简拓片,燕承风夫妇几乎翻遍了所有与古蜀文明相关的资料。燕承风将符号拓印下来,贴在木板上,用红笔在旁边标注着各种猜测;苏瑶则对着古籍逐字逐句研读,试图找到哪怕一丝与符号相关的记载。

“你看这本《古蜀秘记》,里面提到鱼凫时期有‘祭天符文’,可描述的是‘形似日月,环绕星辰’,和我们发现的符号完全不一样。”苏瑶揉了揉发酸的眼睛,将一本泛黄的线装书推到燕承风面前,语气中带着几分沮丧,“都查了这么久,连一点线索都没有,这些符号难道真的是孤本?”

燕承风放下手中的拓片,端起桌上早已凉透的茶水喝了一口。灯光下,他眼底的红血丝格外明显,连日的熬夜让他显得有些疲惫,但眼神依旧坚定:“不可能是孤本。古蜀人做事讲究章法,这么重要的符号,肯定会在其他地方留下痕迹。说不定……是我们解读的方向错了?”他指着拓片上的符号,“你看这几个符号连在一起,会不会不是文字,而是祭祀时的动作图谱?”

苏瑶眼前一亮,立刻拿起笔在纸上临摹起来:“你这么一说,倒真有点像!你看这个符号,像不像人双手举过头顶?还有这个,像是屈膝跪拜的样子。如果把它们连起来,会不会是一套祭祀礼仪的步骤?”

两人顺着这个思路继续研究,可越深入越困惑。符号的排列毫无规律,有的上下颠倒,有的左右对称,既不符合已知的古蜀祭祀流程,也找不到对应的器物纹样。燕承风甚至找来考古队的老匠人,模拟古蜀人的工具,尝试复刻符号的刻画过程,可依旧没能找到突破口。

“这符号就像一团迷雾,怎么都抓不住。”燕承风将拓片揉成一团又展开,语气中带着几分焦躁。这些天,他满脑子都是这些符号,连吃饭睡觉时都在琢磨,可始终找不到解开谜团的钥匙。

就在这时,棚屋的门被轻轻推开,燕昭明背着书包走了进来。他刚放学就直奔工地,看到父母愁眉苦脸的样子,便知道他们又在为符号的事发愁。小家伙放下书包,凑到木板前,踮着脚尖看着拓片上的符号,小眉头也跟着皱了起来。

“爹,娘,这些弯弯曲曲的,是什么呀?”燕昭明指着一个像飞鸟的符号,好奇地问。

苏瑶摸了摸儿子的头,无奈地笑了笑:“是我们在青铜人像上发现的符号,可我们怎么都看不懂它的意思。”

燕昭明歪着脑袋,盯着符号看了好一会儿,突然眼睛一亮:“娘,你看这个符号,像不像我们上次在山涧里看到的石涧?还有这个,像不像村口那棵老黄桷树的树根?”

燕承风和苏瑶对视一眼,都从对方眼中看到了惊讶。他们一直把符号当作文字或礼仪图谱来解读,却从未想过符号可能对应着自然景物。燕承风立刻拿起地图,铺在桌上:“昭明,你说的石涧和黄桷树,在哪里?”

燕昭明趴在桌上,用小手指着地图上的位置:“就在黑虎山那边,上次我们去采药,还在石涧里看到小鱼了呢!黄桷树就在古蜀村的村口,树干可粗了,要三个人才能抱住!”

燕承风顺着儿子指的方向看去,石涧和黄桷树的位置,竟然和青铜人像底座上两个符号的排列顺序隐隐吻合!他心中一动,立刻拿起拓片,对比着地图上的山川河流:“瑶瑶,你看!如果把这些符号对应到地图上的景物,会不会是一条路线?”

苏瑶凑近一看,果然!几个符号连起来的形状,和从三星堆到祭祀洞的路线几乎一致!那个像飞鸟的符号,对应着鹰嘴崖;像溪流的符号,对应着黑虎山涧;而那个像树根的符号,正好对应着古蜀村的黄桷树。

“承风,你太厉害了!我们怎么没想到呢!”苏瑶激动地抓住丈夫的手,眼中满是欣喜,“如果这是一条路线,那终点会是哪里?”

燕承风顺着符号的排列继续在地图上寻找,当手指落在祭祀洞后方的一处山谷时,他猛地停了下来:“是这里!青幽谷!传说那里是古蜀人存放祭祀器物的地方,可我们之前去勘探时,没发现任何遗迹。”

“说不定是我们勘探得不仔细!”苏瑶立刻说道,“明天我们就去青幽谷,说不定能找到更多和符号相关的线索!”

燕昭明看着父母兴奋的样子,也跟着开心起来:“爹,娘,明天我也想去!我还能帮你们找符号呢!”

章节目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