相邀(第1页)
走马观花看了一遍原身的经历,就算林以棠是山河四省出来的无敌卷王,也不得不为原身的努力程度咋舌。
原身黎以棠今年刚十五岁,父亲黎轩是武将,在黎以棠五岁时就与黎夫人前往北疆平定战乱,这一去就是八年。
前年归来,战功赫赫,归来时百姓十里长街相迎,皇帝龙颜大悦,赏食邑无数,封为武安侯。
当年去镇守,黎家父母觉得黎以棠太过年幼,于是把她留在家中交给叔叔婶婶一家照看,只带着大女儿黎以清。
本以为把小女儿留在京城是保护,没成想叔婶一家符合所有狗血小说中的极品亲戚人格,拿着黎家的军饷和这些年的补贴,对黎以棠可以说是非嘲既骂,针对陷害贬低全都来了一遍。
这也养成了黎以棠要强敏感的个性。
和叔叔婶婶家堂姐堂兄从小的宅斗,话里话外父母抛弃她、只带着姐姐走的思想灌输,让黎以棠成长为一个凡事争先,心机深沉抱负远大的人。她很努力的,拿到了京中第一才女的名号,世家女子无一不以她为榜样。
只有琴棋书画样样精通,只有有足够的名气,足够的目光聚集在她身上,她才能在这个家里过得下去,过得舒心。
在她第一次因为学堂书考第一被邀请去参加宴会,见到皇后娘娘后,她就有了这个梦想。
当皇后,做一人之下万人之上的人。往上爬,爬得越高,她过得就越好。不为任何人,就为她自己。
所以在黎以棠十三岁时,武安侯一家荣耀归来,黎以棠其实心中并没有太多波动。
毕竟于她而言,这几年,是家人抛弃了她。
武安侯一家好不容易团聚,但曾经活泼天真的小女儿并没有受到想象中的保护,而是在他们以为的京城独自面对豺狼虎豹,学会了一个人处理一切,也不与他们亲近。
黎夫人大闹一场,赶走叔叔一家,京城中无一不痛斥这家人对待功臣女儿的恶劣行径,无一不同情这位在京中初露头角却过的这样艰辛的黎家二小姐。
可无论怎样,这两年里,黎以棠始终与她们不亲,仿佛这个家的局外人。
她从黎府搬到武安侯府,依旧刻苦努力,琴棋书画样样精通,礼仪行事让人挑不出一点错,当之无愧的京城第一才女,又生的出尘美丽,令人见之不忘。
从林以棠的上帝视角来看,黎以棠是恨他们的。恨他们自以为是把她留在京中,恨他们八年才回来,在她已经学会自我保护后才对她说没用的对不起。
黎以棠为这场皇帝的赐婚苦心谋划许久,才女之名、赏花宴处心积虑,设计小世子落水,最后请求赐婚。
每一步都走的完美,结果关键时刻居然被林以棠这个外来者破坏,真是造化弄人。
林以棠想着,不禁有些唏嘘,希望那什么高级文明给黎以棠投个好胎,别过这么辛苦了。
林以棠卷了高中三年,早已是一条躺平的咸鱼,本就等着成绩出来享受大学生活,这下一切归零,不免也有些郁结。
不过好在她是看的开的性子,马车缓慢行驶着,黎以棠实在不知道睁开眼怎么面对黎夫人,索性继续捋着这个世界的基本框架。
这绝对不是一个中华历史上出现过的朝代。也难怪那道电流声让她以穿书理解。
本朝建国不久,名为盛朝。当今皇帝年号天乐,正是休养生息之后的鼎盛时期,黎家又平定战乱,可谓内无忧外无患的大好和平发展时期。
因此皇帝闲的蛋疼,每天不是疑神疑鬼就是在疑神疑鬼的路上。
也不怪他,盛年皇帝,天下太平,皇子却也开始成家立业展露头角,太子温润贤德,三皇子后起之秀,治理之道也得民心,怎么看都是很适合宫变的时期。
黎以棠以学过的五千年历史直觉这样想着,顺便庆幸刚刚的乱选。
目前三皇子和太子关系最为紧张,四皇子五皇子之流都多少站了队,除了一直养在太后身边,母妃难产早逝的那位九皇子,萧元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