黑米酒香(第1页)
《黑米酒香》
第一章归乡的种子
赵冬冬站在洋州城古老的石桥上,望着汉江泛起的金色涟漪。三年前,他怀揣着年轻人的梦想离开这座小城,前往上海这座繁华都市。如今,他带着一身疲惫和满脑子新点子回来了。
"冬子!"一个熟悉的声音从身后传来。赵冬冬回头,看见发小张强骑着辆破旧的三轮车停在他身边,车斗里堆满了新鲜的蔬菜。
"强子!"赵冬冬用力拥抱了这位儿时的伙伴,"我回来了!"
张强拍着他的背:"听说你在外面混得不错啊,怎么突然回来了?"
赵冬冬从背包里掏出一瓶黑褐色的液体:"尝尝这个。"
张强疑惑地接过瓶子,拧开盖子闻了闻,一股醇厚的米香扑鼻而来。他小啜一口,眼睛立刻瞪大了:"这。。。这是酒?"
"黑米酒,用我们汉江的水酿的。"赵冬冬眼中闪烁着光芒,"我在大城市发现,有机食品和特色农产品特别受欢迎。咱们洋州的黑米和牛肉都是上好的原料,我想。。。"
第二章创业的萌芽
赵冬冬的有机食品公司很快在洋州城郊租下了一间旧厂房。厂房原是家倒闭的酱菜厂,红砖墙上爬满了常春藤,院子里还有一口老井。
"冬子,这地方不错啊!"张强环顾四周,"就是有点旧。"
赵冬冬却眼睛发亮:"这才有味道!我们要的就是这种古朴的感觉。"
他请来了村里酿酒最好的王师傅,两人开始研究黑米酒的配方。王师傅是赵冬冬父亲的老朋友,年轻时在国营酒厂工作过,后来退休回村养老。
"冬啊,这黑米酒酿起来可不容易。"王师傅皱着眉头,"黑米比白米难发酵,温度控制不好就容易酸。"
赵冬冬擦擦汗:"王叔,您可是咱们这儿的老手了,一定有办法。"
第三章试酿的艰辛
最初的三个月,赵冬冬和王师傅几乎吃住都在厂房里。他们尝试了各种配方和工艺,记录下每一个细节。
"冬子,你看这酒曲。"王师傅举着一个陶罐,"我特意从老家的酒曲厂要来的,已经用了三十多年了。"
赵冬冬凑近闻了闻,一股淡淡的甜香:"王叔,这次一定能成!"
然而,第一批酒酿出来时,味道却有些发苦。赵冬冬没有气馁,他查阅了大量资料,发现是发酵温度控制不当。于是,他们重新调整了工艺,严格控制每个环节的温度。
第四章初尝成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