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42章(第1页)
深圳物价与土地租赁的远见
1993年的深圳,物价飞涨,机遇与风险并存。
一碗云吞面3元,一斤猪肉5元,一平米商品房已达3000-5000元。
而工业用地租赁,更是未来财富的晴雨表。
刘福生带着李娟、苏晚晴、林曼,在独院大宅里重温旧梦后,第二天便投入了紧张的工作。
他深知,要在这片热土站稳脚跟,光有技术和资金还不够,更要有长远的战略眼光。
厂房土地租赁:30年的远见
石岩镇,刘福生租下的启航机械设备有限公司的旧厂房,位于石岩大道中段。
厂房面积200平米,是一栋老旧的砖混结构厂房,月租金2000元。
但刘福生要做的,不是短期租赁。
他带着三女,来到石岩镇政府土地管理所。
1993年,深圳工业用地租赁尚未完全市场化,政策相对宽松。
刘福生激活【暗金体质·智慧】,预设了未来深圳土地价值的飙升。
他提出要签订一份长达30年的土地租赁合同。
“刘哥,咱们这厂房是老厂房了,租个五年十年也就行了,干嘛要租30年?”李娟不解,她习惯了东北国企的模式,厂房都是国家的。
“是啊,刘哥,租金一次性付清,那得多大一笔钱啊,咱们刚拿到100万投资,可不能这么花!”苏晚晴也皱眉,她觉得这笔钱用来研发新机器更划算。
“老板,30年租金,这会压死咱们的流动资金的!现在一年的租金才两万四,30年就是72万!这笔钱,可以买好多设备了!”林曼更是精打细算,她知道刘福生的100万投资已经花出去不少了。
刘福生看着三女不解的眼神,耐心解释:“姐妹们,你们不了解深圳。现在是1993年,深圳的土地就像金子,每年都在涨。现在租金便宜,但十年后呢?二十年后呢?如果租期短,等我们工厂壮大了,地主一涨租金,或者收回土地,我们就得搬迁,那时候可能就会陷入危机啊!30年,虽然一次性投入大,但能锁定成本,规避未来风险,这是为咱们工厂长远发展打基础!”
他最终以年租金2。5万元,分两次支付,第一笔支付30万,五年内支付身下的45万元,签订了200平米厂房30年的租赁合同。
这笔钱,几乎花掉了郭振雄100万投资的三分之一。
三女虽然心疼,但看到刘福生坚定的眼神,也选择了相信。
东北国企的职业素养震撼深圳厂房
启航机械设备有限公司的厂房里,10台启航QH-450包装机样机整齐排列,机器轰鸣。
厂里有十几个从附近工厂挖来的老工人,技术过硬,但管理松散。
刘福生带着三女走进厂房。三女穿着朴素的工作服,却自带一种国企老员工的严谨和干练。
“各位师傅,这位是李娟,以后负责咱们的生产管理;这位是苏晚晴,技术研发的负责人;这位是林曼,公司的财务总管。她们都是从东北老国企来的,经验丰富!”刘福生向工人们介绍。
工人们打量着这三位东北来的女人,眼神中带着好奇和不屑。在他们看来,女人能懂什么机械厂?而且还是那么漂亮的女人。
李娟:生产管理的雷厉风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