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二章 得失一心知不足外人道(第2页)
因为职业的特殊性,他的电话一直保持二十四小时通畅,晚上睡觉时就放在枕边,为此曾经无数次被裴北魏嘲笑小心未老先衰,变成秃顶弱智。
但是现在他想要冷静一下。
他和姚成诗就快订婚了。
一转眼十多年过去了,他还记得当年在姚家初见十一岁的阿姚,那是个暮春的天气,姚家花园里花香馥郁,衣香鬓影人声鼎沸,红酒浇在正在火上炙烤的牛排上,滋滋作响,冒着奇怪的好闻的香气。小孩子们和少年们跑老跑去,一起都那么热闹。除了阿姚,她穿了件半旧的蕾丝白裙子独个儿坐在花园里那处已经废弃的旧房子的大门台阶上,低着头垂着眼睛,全天下的热闹都和她无关。
这真不公平,十四岁的季云攀想。
他朝她走了过去,托着一块水果蛋糕,里面填充着苹果香瓜和樱桃。季云攀十四岁的时候已经长得很高,他微微弯下腰,喂了一声:“我叫季云攀,你呢?”
九岁的阿姚有一双又冷又犟的眼睛。
这是他们相识的第十四年,一个轮回过去了,他从十一岁小女孩阿姚唯一的朋友变成了姚成诗的男朋友。二十五岁的姚成诗不再是当年那个孤单冷清的小姑娘,她远比过去要圆滑,但她变成怎样都好,季云攀都已经把她当作家人。
更何况,他们要订婚了。
季云攀揉揉眉心,把电池装回去,拨出电话:“喂,阿姚,这个周末我抽出空来,我们去买一些订婚宴上用的东西吧。”
他们的订婚宴实际预定是在香港举行,根本不用采买什么。但姚成诗知道,要季云攀低头有多难能可贵,因此她没有戳穿他的漏洞,轻轻回答了一声好。
最后所谓的订婚用品采买当然变成了添置日常用品。季云攀一个年轻男人,再细心些也有限,姚成诗去他家的时候早已经仔细看过,列出了缺省用品的清单。到了卖场,她拉着季云攀在各个柜台间穿梭,季云攀头昏眼花,看着兴致勃勃挑选纸巾盒的姚成诗,忍不住问:“是不是每个女人都对逛商场充满了兴趣?”
姚成诗把一只蕾丝的盒子和另一只灰色的盒子放在一起对比:“不,看和谁一起逛。”
她兀自嘟囔着:“一个男人用蕾丝的盒子似乎有点奇怪。”
转过头问季云攀的意见,却发现他人已经不见了。
赶紧丢下盒子去找人,最终在楼梯处看到了那个高瘦的背影,季云攀倚着楼梯站着,叮叮咚咚的钢琴声从楼上传下来,姚成诗问:“你喜欢德彪西?我以为你会喜欢巴赫。”
季云攀看了她一眼:“我为什么要喜欢巴赫?”
姚成诗一字一句:“一、本、正、经。”
说完看着季云攀郁卒的表情哈哈大笑。
等她笑完了,季云攀指着楼梯上的路标问:“上面是卖乐器的吗?”
姚成诗诧异:“你要买乐器?那去专门的乐器店好了,在卖场里买,有点怪怪的。”
季云攀精神一振:“那你知道哪家乐器行的钢琴比较不错吗?”
姚成诗略一思索:“我有几个朋友是开乐器行的,买完东西后,我带你去他们的店里分别看下。”
季云攀抓住她的手:“那些小东西就算了,我们现在就去看琴吧。”
季云攀最终看中一架钢琴,签单时他对店主说:“麻烦送到南郊四季路的裴家,收货人是谢以洛。”
姚成诗恍然大悟,如同当胸被狠狠擂了一拳,季云攀一向对西洋乐器和音乐无感,难怪他这次突发奇想要买钢琴,原来是为了那个小姑娘。
她让季云攀先是违背原则,现在又送此大礼,这个小女孩子到底有什么魔力,季云攀到底中了哪门子邪?
季云攀的脑海里却全是那天在餐厅的旋转楼梯上,小谢矜持却真实的笑容,以及不自觉跟着旋律而动的细长手指。能让一个人笑有什么不好?
3
订婚宴的事情出了点变动。
香港家里的老保姆宋妈突然打来电话,告诉季云攀说季老先生决定来平城参加季云攀和姚成诗的订婚仪式。季云攀百感交集,因为母亲的关系,也因为看不惯父亲的某些作为,季云攀同父亲的关系向来有些疏远,可他毕竟还是真心的尊重和深爱父亲的,父亲也一样,看上去对季云攀似乎不冷不热,但他纵容自己的任性,放任自己来内地打拼。这次订婚仪式,一定也是他考虑到季云攀向来对自己的那些朋友心怀不满,怕如果在香港举行,满屋子为生意而来的人会冲淡了儿子的喜悦。
最后宋妈叹了口气:“你们这对父子啊。”
挂掉电话,季云攀呆呆坐了一会儿,随即给姚成诗打电话:“阿姚,爸爸建议订婚仪式在平城举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