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十一章 山林跋涉与老熟人(第1页)
招待所的灯光在晨雾中显得昏黄而温暖,众人聚在大厅里进行出发前的最后准备。空气中弥漫着一种混合着紧张与期待的气息,与昨夜闲谈时的松弛截然不同。
盛知意学着其他人的样子,将分到的十根钢管考古探铲捆扎结实,背在背上。分量不轻,压在她不算宽厚的肩膀上,带来一种沉甸甸的实在感。她知道,这才是真正踏入这个行当的第一步。潘子在一旁熟练地检查着他的短步枪,金属部件摩擦发出冷硬的声响,提醒着众人前路可能潜藏的危险。
吴邪摆弄着他的相机和泥刀,脸上既有跃跃欲试,也有一丝掩饰不住的忐忑。他看到盛知意费力地调整着背包带,走过来顺手帮她托了一把:“怎么样,背得动吗?不行别硬撑,分我几根。”
“没事,吴邪哥,我可以的。”盛知意摇摇头,对他露出一个感激的笑容。经过尸洞的共患难和昨夜的交谈,她明显的感觉到自己与吴邪的关系更进一步了。她深吸一口气,努力让自己的脊背挺得更直些,“总不能一直当累赘。”
吴邪赞赏地拍拍她的背包:“有志气!跟紧点,山里路不好走。”
盛知意点头,目光却不自觉地飘向角落里的张起灵。他依旧是那副与周遭格格不入的淡漠模样,似乎对即将开始的冒险毫无感觉。她注意到,他手背上那道为了救他们而划开的伤口,已经被简单处理过,但依稀还能看到结痂的痕迹。
一定很疼吧?
这时,三叔摊开了那张帛书地图,手指点在上面,将众人的注意力吸引过去。他复述了昨晚关于“鬼头坑”、“假龙头”和“葫芦口”的分析,语气笃定,带着不容置疑的权威。
“所以,咱们这次,是去掏那真正龙头的窝!”三叔总结道,眼神锐利地扫过众人,“都警醒着点!”
盛知意认真听着,结合自己知晓的剧情,对三叔的判断暗自佩服。这位老江湖的眼光确实毒辣。她知道,前方等待他们的,不仅仅是那个诡异的战国墓,还有更多无法预知的挑战。
出发时,昨天那位热情的女服务员叫来了一个光屁股娃给他们带路。那孩子机灵得很,指着前方的山路,开口就要“50的”,把众人都逗笑了。吴邪还在发愣,三叔已经爽快地掏出一张百元大钞打发了他。
“现在这山里的小子也这么市侩。”吴邪看着孩子欢快跑远的背影,忍不住感慨。
“人为鸟死——”大奎在一旁瓮声瓮气地接话,立刻被潘子笑骂着踢了一脚纠正。
这个小插曲让队伍的气氛轻松了些许。盛知意看着这一幕,嘴角也不由自主地弯了起来。这种鲜活生动的、属于“人”的气息,冲淡了即将面对古墓的阴森感。
翻越塌方形成的石堆比想象中稍容易些,但接下来的山路却考验着每个人的体力。盛知意紧紧跟着队伍,脚下的碎石和茂密的植被让她走得有些踉跄。她努力调整呼吸,观察着前面潘子和三叔的落脚点,学习在山林中行走的技巧。
随着时间的流逝,大家都有些力不从心。大奎差点踩到一片看似结实、实则松软的苔藓覆盖处,盛知意下意识地出声提醒:“奎哥,左边那块苔藓下面好像是空的!”
大奎闻言,及时收脚,用铲子一捅,果然是个小陷坑。他回头对盛知意咧嘴一笑,露出白牙:“谢了啊,小盛!眼睛真尖!”
吴邪也冲她竖了竖大拇指。
盛知意不好意思地笑了笑,心里却有些开心。她能感觉到,自己正在一点点被这个团队真正接纳。
就在众人深入峡谷,沿着一条干涸的河床前行时,潘子眼尖,低呼一声:“三爷,看那边!”
只见不远处的小溪边,一个熟悉的身影正佝偻着身子打水——正是那个在尸洞里神秘消失的老头子!
那老头子猛然看到他们,吓得魂飞魄散,水桶都掉了,连滚带爬地就想跑。
潘子笑骂一声,利落地掏出□□,也不瞄准人,“啪、啪、啪”三声枪响,子弹精准地打在那老头子逃跑路线前的沙地里,溅起朵朵泥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