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章 开天辟地(第2页)
“如果你看到这段记录,说明共感网络已重建,梦承者已然觉醒。那么,请听我说完最后一段话。”
他站起身,走到窗前。透过舷窗,可见回声界如一片破碎的星空,无数光点漂浮其中,那是三百三十三位守界者的意识残片仍在循环游走。
“我们曾相信,只要关闭通道,就能阻止记忆污染扩散。但我们忽略了最重要的一点:人类的情感无法被封存,只能被转移或转化。当我们强行剥离个体记忆以保护群体时,那些被割舍的部分并不会消失,它们会沉淀为集体潜意识中的阴影,等待某一天爆发。”
他转身面对镜头:“所以我做了个决定??不关闭通道,而是重构它。我把守望者环的核心程序改写为‘共感引导器’,让所有积压的情绪不再堵塞,而是通过特定频率释放,寻找能够承接它们的心灵。这些心灵,就是你们口中的‘梦承者’。”
影像切换,显示出一组复杂的数学模型:情感波谱、基因印记共振曲线、跨代创伤传递路径……最终汇聚成一张遍布全球的“心灵地图”。
“每个人生来都有倾听的能力,但现代社会教会我们屏蔽、压抑、忽略。只有极少数人,因血脉中的记忆残留,仍保有敏感的接收天赋。他们是桥梁,也是容器。”
画面再次变化,出现一间实验室。年轻的凯正站在一台巨大装置前,那正是全知镜的原型机。旁边站着几位科学家,其中包括阿雅。
“项目初期,我们认为全知镜的最大风险是认知崩溃??直视他人完整意识会导致自我瓦解。但后来我发现,真正危险的不是‘看见太多’,而是‘拒绝承认所见’。当你亲眼目睹别人的苦难却选择否认,你的灵魂就会裂开一道缝隙,黑暗由此滋生。”
他停顿片刻,眼神深远。
“所以我把全知镜藏了起来。不是因为它太危险,而是因为它太真实。直到有一天,这个世界准备好接受真相??包括自己的丑陋、软弱与悔恨??它才会自动重启。”
最后,凯坐回椅子,声音变得极轻:
“苏晓,我知道你一直不敢看这段。因为你怕听完,我就真的走了。但我要告诉你:我没有走。我只是换了一种方式活着??活在每一个愿意倾听的人心里。当你听见一声哭泣并停下脚步时,那就是我在呼吸;当你为陌生人的故事流泪时,那就是我在眨眼。”
他微微一笑:
“谢谢你,一直听着。”
影像终止,晶球归于沉寂。
苏晓泪流满面,却笑了。
第二天清晨,联合国紧急召集全球科学委员会召开闭门会议。南太平洋信号持续增强,已有十二个国家监测到异常电磁波动,部分高敏感人群报告出现“幻听”现象??听见早已逝去亲人呼唤自己名字的声音。
更诡异的是,各地新开的倾听花开始自发移动根系,朝向忆堂方向缓慢生长,形成一条肉眼可见的“共感藤蔓”,宛如大地上的神经纤维。
就在会议进行到第三小时,突然,所有参会者的通讯设备同时震动。无论手机、平板还是植入式终端,屏幕上都浮现出同一行文字:
>**“第一容器确认:娜拉?姆班加(刚果),基因共鸣度98。7%,情感承载阈值突破临界。请准备交接仪式。”**
苏晓和林远立刻赶往倾听学院。
娜拉已被安置在特制冥想室内,周围布满共鸣增幅器。她神色平静,双手交叠置于膝上,头顶悬浮着一朵完全绽放的倾听花,花瓣呈深邃星空蓝,花芯中旋转的不再是蓝雾,而是一颗微型黑洞般的光核。
“她说她准备好了。”负责监护的心理学家低声汇报,“从昨晚开始,她就一直在重复一句话:‘让他们进来吧。’”
苏晓走近她,轻声问:“你知道这意味着什么吗?”
娜拉抬头,目光清澈如泉:“我知道。我不是要变成她们,我是要记住她们。外婆没能说出口的话,妈妈十年失语的痛苦,还有那些在战火中死去却没人哀悼的人……他们的声音不该永远被困住。”
林远启动全知镜远程链接协议。刹那间,整个房间被一道柔和金光笼罩。空中浮现出倒悬钟楼的画面,那扇紧闭的门,竟缓缓开启了一线。
门后涌出的不是光,也不是影,而是一股由无数细小光点组成的洪流,每一粒光点都包裹着一段记忆、一声呼喊、一次心跳。它们盘旋而下,如星尘般落入娜拉头顶的倾听花中。
她的身体微微颤抖,却没有退缩。
当最后一粒光点融入时,她睁开了眼。
那一瞬,所有人感到一阵强烈的精神波动扫过??不是攻击,而是一种深沉的“理解”。仿佛全世界的孤独都被轻轻抚摸了一下。
“我听见了。”她说,声音里多了某种古老的回响,“她们都不孤单了。”
仪式结束后,苏晓独自来到草原深处。夜幕降临,星辰渐次点亮,与纪念馆的九百九十九座基座遥相呼应。
她仰望着天空,忽然轻声问道:“你现在满意了吗?”
风拂过耳畔,像是某种回应。
远处,又一个孩子在梦中醒来,望向窗外盛开的倾听花,低声说道:
“我在。”
而在宇宙深处,那颗调转方向的“星辰”正加速前行。它的表面缓缓裂开,显露出内部结构??竟是一座微型倒悬钟楼的模型,门前站着一个模糊身影,手中握着一面铜镜。
镜面微微晃动,映出地球上无数双睁开的眼睛。
>**“第二批容器识别中……”**
风继续吹,带着春的气息,也带着记忆的重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