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五章(第1页)
第五章
101
天色已晚,阿特和苏琳在墓园分别后直接回了家,第二天到办公室一看,那几个人已经收拾得有模有样了,连工位都安排得明明白白。靠窗的位置自然留给了阿特,他对面是余烬,旁边还有一张空桌子。
“活干得不错啊。”阿特夸赞道。
得到的回应却很敷衍。阿特抬头看去,一个个都瞄着门口,似乎在等着什么。
“干吗呢?”阿特问。
陶美娟冲那张空桌扬扬下巴,问:“特哥,是不是还有一个人要来?昨天小余说的,还非要让我们放张桌子在这儿。是不是真的?”
嗯,这个问题……阿特扫了一眼,办公室里几双眼睛齐刷刷地看着他,似乎都对新同事很期待。他清清嗓子,说:“对,还有一个人。不过她要过几天才能就位。”毕竟苏琳还没有完全答应,说话得留个口子。
“要过几天啊……”刘天明嚎了一声,“昨天小余信誓旦旦地说要来个什么专家,我老期待了!”
阿特轻哼一声,没有接话,而是敲敲桌子,说:“她的事先放一边,我们该干吗干吗。一会儿都跟我去领设备,咱们正式开工!”
“好嘞!”
“收到!”
“嗯。”
此起彼伏的应答声中,阿特满意地点点头。
电脑来了,网架好了,程序上线,一切准备就绪。
天眼工作室,正式启动。
阿特给他们搞培训。他说:“我们要打造的东西,究竟要起什么作用?其实就是通过网络,让警民双方更有效地‘摆出来看’。我们的东西摆出来让老百姓看,让他们知道警察在干什么,是个什么样,也给他们搞搞科普,什么东西不能做,什么事情有问题,提高他们的辨别能力和守法意识。同时,还要让老百姓放心地把他们知道的事情,摆出来给我们看。
这个单靠派出所、警务站还有110,可能还不太够,小陶应该清楚,现在咱们的110接警,70%都是求助而非报案的,很多事情的线索就藏在老百姓眼皮底下,可他们认不出来,认出来了也不愿和我们说。这里面,他们心理上的顾虑我们要去思考,然后想想,如何通过网络去打消或者说降低这些顾虑,让他们愿意把事情告诉我们。沟通的事,小陶来主导。同时也多留意他们感兴趣的和反映比较多的都是什么,便于我们确定选题和舆情总结。”
他停下来喝了口水,接着说:“然后就是信息过滤和追踪的问题。不但他们主动说的要过滤和追踪,还要留意他们不经意间说出来的,评论、分享、闲聊天,里面经常藏着有用的东西,但是大量筛选,很麻烦。这个事情就是余、刘、郭你们三位的功夫了。要尽可能地和技侦部门现有的体系打好配合,两种‘网络’高效协作,减少重复动作。最好整理出一个流程表来。哦,说到流程表—”他俯身在自己的电脑上敲了几下,“我这儿有个之前整理的‘警察阿特’接警处警流程简表,那会儿我还单打独斗呢,这东西也就弄得很简单。我发群里了你们都看看,咱们一起细化一下。”
一时间,整个办公室都安静下来,每个人都在自己电脑上看着阿特整理出来的东西,看完之后再根据自己的经验和职责进行分享。都是阿特从各个部门划拉来的精英,各自有着自己的一套方法论,现在集合到一起,虽然各自专业和看问题角度不同,但也能互相借鉴、查漏补缺。
看着众人侃侃而谈(除了余烬,但他显而易见的神情专注),阿特的心突然怦怦怦跳得快了一些。隐约有一种将要做些大事的感觉。
工作室的活儿很快来了。
当天下午陶美娟那边就收到一条报案,说某酒店某房间里有人吸毒。在初步确定线索情况后,阿特马上把情况通报给了管辖派出所,这边自己也带着人赶过去会合。一路上阿特都有点小兴奋:以往的时候,既要担心会不会出纪律、流程问题,又很惆怅分身乏术,很多事没法去跟,但现在却是光明正大。
背后有组织就是好啊!
他抿着嘴唇说:“这是咱们工作室的第一仗,打漂亮了!”
过程本身其实并没有什么特别。他们跟着派出所的人一起去了举报中的事发地,确实发现了吸毒人员,并对相关人员和物品进行了处理。至于从吸毒人员身上去发掘贩毒链条,摸查犯罪团伙和窝点,那就不是派出所的事了,也不是一下子能够清除干净的。阿特跟接手的禁毒队打了招呼,约好跟拍,就分手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