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十八章(第1页)
第十八章
乔家
“死得真惨啊……”
“就是,这也太狠了,怎么下得了手啊?”
人群议论纷纷,围在一户小院前,透过锈迹斑斑的铁栅栏,冲着院子里指指点点。
“让让!”
一辆装着警灯的车从破败的巷子里开进来,刹车一踩,车子准确地停在人群外面。
车门从两侧打开,从前后座位上走下来几个男女,虽然穿着便衣,可是那还在闪烁的警灯和几人身上的精气神,群众都猜出来是警察了,往边上让开了点位置。
来人正是阿特、苏琳和余烬。
三人均是一样的严肃表情。
当地辖区的派出所民警应该也是接到了报案,这时候已经把警戒线拉了起来,同时还在维持现场秩序,要求围观群众全部往后撤退。
案发现场是眼前的一栋老住宅楼,看起来有些年头了,外墙的墙皮都剥落得厉害,不知道谁种植的爬山虎顺着墙根爬上了几层楼高的位置,上面是明显的几道长裂痕,顺着墙壁蔓延。
这种老的住宅楼一楼基本都送院子,讲究点生活情调就种点花,爱实惠的就种上菜,基本都用铁栅栏围了起来。
这家也不例外,只是跟别家不同的是,它直接砌了一层水泥墙,把院子里的视线遮挡得严严实实,只是在出入的地方安装了一扇栅栏门,看上去锈迹斑斑。
这块地方属于城郊,早年还是近郊的独立小县城,周边都是农村。后来随着千江市逐步扩大发展,被划入市区范围。可由于路远位置偏,各方资源与其他区相比没有什么竞争力,很少会有年轻人选择在这边买房安家。但凡家里有点钱的,都搬到离城里更近的地方去了。
现在还留在这里的,多是原来县城的老居民,有些没赶上拆迁改造的,都还住着原来的房子,等着政府的拆迁政策。
此刻还聚在警戒线外面看热闹不肯走的,也都是些中老年人,七嘴八舌地讨论着。
“这房子真够老的。”阿特看看周围,感叹了一声。
苏琳的目光则已在现场扫来扫去。余烬看了一眼现场围观的群众,没有说话。
“走吧,先看看情况。”阿特说道。
几人拨开人群走上前,向维持秩序的派出所民警出示了证件,这时一位看起来有些年长的民警打开院子门,走了出来,他冲几人打了个招呼,客气道:“你们来得挺快,我们也是接到报案就过来了,这才刚布置起来,你们就到了。”
阿特也客气地冲他点头,主动介绍道:“您好,我是市刑侦支队的陈特,刚接到消息赶来的。”
“我知道你。”这位民警和蔼地笑起来,“你们就是天眼特别行动小组的吧?你们那个账号影响力很大啊,我们也都关注着呢。”
突如其来的夸赞让阿特有些不好意思,含蓄地笑了下,又客气地给其他几人做了介绍。
“您客气了,怎么称呼您?”
“我叫郑志刚,你们叫我老郑就行。”
郑志刚有四五十岁的年纪,鬓角的头发已白,慈眉善目,即使穿着警服,看着也像和善的邻家大叔。
阿特当然没有喊“老郑”,而是客气地称呼着“郑哥”。
“郑哥,让他俩先进去看着,我这边跟您了解一下情况可以吗?”
“当然可以,当然可以。”
老郑让出位置,阿特让苏琳和余烬先进去,他留下来和老郑走到了一旁—阿特他们几个来得快,专业的法医团队和痕检队伍还在后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