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十六章(第1页)
第十六章
粉丝
苏琳和余烬的心情,其实阿特都有所察觉,只是他没有去管。一个人想要有所改变,靠的还是自己的力量,他觉得,自己在背后看着、托着就行了。
他的精力还是更多地放在工作上。
谭思雅的案子,最后被阿特做成了一期特别视频—当然,真的要发布在账号上,他也是专门去和领导打过申请的。
申请的时候当然要先展示视频是什么样的。
细节和一些关键信息都做了模糊处理,重点放在警方如何勘验线索和追捕嫌犯上。毕竟目的是普法和展现警察真实生态,而不是让网友继续去关注可怜的被害人。
不过团队大了,内容就更丰富了。曾经阿特也有很多在视频上创新的想法,但一个人弄不了太多。现在一下子有了团队,很多想法就有了实现的空间,BGM、字幕、特效,一一加持。
前半截的推理主打一个百转千回又节奏明快,王诚节自以为“干干净净”的现场其实残留了无数信息,只不过需要时间等待仪器检出—在越来越细致入微的技术面前,不可能有人能做到不留痕。后半截的抓捕主打一个气势磅礴又机敏勇锐,天眼小组联合当地警方和民兵队,在乌云翻涌的天色下奔向幽深沉静的大山,音乐恢宏而带有紧张感,人物精明能干。最后又是画面一转,花絮部分无数脚滑、摔跤、与蚊虫打架、与林中荆棘作战的画面被剪辑到一起,后期又加入特效之后,十分明显地突出了他们这一路的真实现状,各种状况之外的反应也令人忍俊不禁。
其实这就是真实呈现。职责所在,这四个字,让人不去退缩。
高温闷热的艰苦环境里,没有人有一句抱怨,“失误”之后,没有人顾得上关心自己,永远都是爬起来回到岗位继续工作。
最后的最后则是感谢和鼓励。感谢最初的投稿人,感谢提供线索的每一个人,感谢人们没有因为“多一事不如少一事”
而放过身边的异常,这才让受害者的冤屈能尽快洗清;并借此鼓励大家踊跃向天眼提供信息和线索,人民群众的眼,才是真正的“天眼”。
阿特很满意这个视频。不过看陆忠明全程板着脸看完,一直到视频结束也没有说话的样子,他不免有点忐忑。
他不担心陆忠明本人的接受度。陆忠明绝不是一个刻板的人。虽然看起来严肃又古板,但其实他能够接受新生的事物,也能以发展的眼光看待问题。至少这个视频,不管是内容还是形式,都让人耳目一新。他相信陆忠明一定会欣赏这个成果。
但毕竟他的账号已经今非昔比。
以前只是自己搞,同事、领导喜欢不喜欢,严格说起来是可以不那么顾虑的。但现在是拿着全局力量支持的官方账号,所有人在看待它时,除了从个人喜好角度来考虑和评判外,也会更多地从工作、警察整体形象、警民关系的具体设定的角度来进行考量。这种视频形式跟以往的风格不一样,这种创新能不能被接受并允许被发布,会不会影响天眼在粉丝心中的调性,被娱乐性冲淡严肃性,这些在没有发布得到真实反馈以前,谁都没办法保证。
不过这份忐忑绝不能表现在脸上。
陆忠明看着阿特一脸坦然与自信,倒是自己笑开了。
“怎么,就这么有信心?”
阿特眉毛一挑,说:“那必须的,我都敢拿给您看了,心底还能没点儿数吗?”
“呵呵。”陆忠明拿手指头点点阿特,没多说什么。其实他心里倒是有些小满意。这是他选中的人,从知道阿特做账号开始,他就在暗地里默默关注着,阿特从自娱自乐到越来越有责任感,账号的一步步发展,陆忠明都看在眼里。
愿意赋予他更多的责任,其实就是对于他的认可。破案只是一个方面,赵维义带出来的徒弟,在这方面的表现他不担心。
但更重要的是他知道怎么做事,做完了还知道怎么说—对网友,对民众。“说”其实是一件复杂的事,它不能是高高在上的宣讲教育,而必须让人听得入耳,看得入心,有了解的兴趣和意愿,最终才能转化为信任和交流。
—所以,倘若他知道阿特现在的心中忐忑,倒是会不以为然吧。既然点了他的将,也决定了让他去闯,那就不会随意指指点点,让年轻人不敢去走自己想走的路。
“是不错。”他努力放平嘴角。
“那您给具体说说,是哪里不错?”
陆忠明一手正端着茶杯准备往嘴边送,听见这话水也不喝了,笑道:“哦,你这是给我送考题来了?这光看不行,还得写影评,是这个意思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