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三十四章(第3页)
第三、以《汉中王劝进表》来说,是上表汉朝廷的,就要有正式册封的臣子在列。建安十三年时,因为父亲马腾入朝任为卫尉,马超被封为偏将军、都亭侯。之后追加册封徐州刺史、谏议大夫、并州牧等官职。在益州诸人中,马超官位是刘备手下最高的,可与和刘备平起平坐。
最后,马超虽然被曹操所败逃入汉中,在凉州却是威望十足,如果想要出汉中与曹操争天下,非得有凉州势力协助不可,拉拢马超是势在必得、也是必须的。
当然上表只是个过场,不管献帝、曹操是否答应,这个汉中王刘备是当定了。
选好良辰吉日,刘备命人在沔阳设坛场,布置军队排列成阵,郡臣云集,读过众人撰写好的奏章后,跪拜接受汉中王的印玺绶带、戴上王冠。再派使者乘驿马车将奏章送呈献帝,归还以前由曹操上表授予的左将军与宜城亭侯的印绶。
刘备除了宣布立儿子刘禅为王太子,更意外的是提拔牙门将军魏延为镇远将军,兼汉中太守,镇守汉川。礼成后回到成都主持各项政务的刘备,接着任命许靖担任太傅,法正担任尚书令,关羽为前将军,张飞为右将军,马超为左将军,黄忠为后将军,其余的人按照等级都有升迁。
这波人事异动最令人讶异的,除魏延之外没有第二人,想当初入益州时,仅是以刘备部曲的身分随军,之后屡立战功,在与定军山征战中顺利烧掉布置的鹿角,让黄忠能够顺利斩下夏侯渊的头颅立功不小,即使如此,提拔到汉中太守还是破格提拔,毕竟就战功与名气上,不论是张飞、马超、赵云甚至是黄忠都高出一截,只能猜测刘备有意透过实战来培养、磨练将领能力。
登上汉中王回到成都的刘备,派益州前部司马费诗去南郡授予关羽官印,知道黄忠地位和自己一样时,当下愤怒表示:「大丈夫绝不能和老兵同列!」当场拒绝接受任命。这时就看出为什么特意让费诗前来的用意,他对关羽说:「创立王业的人,所用的人不能都一样。以前萧何、曹参和汉高祖年幼时就关系很好,陈平、韩信是后来的亡命之人;虽然地位韩信位居最上,没有听说萧何、曹参对此有过怨恨。如今汉中王因为一时的功劳,尊崇黄忠,在他心中的轻重,怎能和您相比呢!况且汉中王与您犹如一体,休戚与共、祸福相倚。我想您不应该太过计较官号的高下,以及爵位和俸禄的多少。我只是一个使者奉命前来传达,您如果不接受任命,我也只好回去复命。只是我为您这样举动感到惋惜,恐怕您以后会后悔万分。」听完之后感动的关羽,立即醒悟接受任命。
费诗此行还有一个任务,就是传达北上进攻樊城的任务。接到命令的关羽,马上下令准备兵甲器械,不日后开拔,严令向来不合的南郡太守麋芳、士仁两人负责供应粮草在内军用物资,不得延误,让糜芳守卫江陵,将军士仁守公安,大概是心想带上这两个也没有什么用,让他们去处理杂事就好。
荆州整军的动静极大,当然很快就传到长安,得知关羽提军北上樊城,自知大事不妙的曹操,心想以曹仁一人恐怕难以抵挡,赶紧派出深受信任、治军严整的左将军于禁率领七军前往救援。
还没抵达前,关羽已经杀到樊城外,年初就与曹仁一同驻守的立义将军庞德,出城交战,弯弓拉箭射中关羽前额的护面。他常乘白马出战,荆州军都唤他白马将军,这以前也是公孙瓒的外号,由此可知对他忌惮的程度。
魏国为了防备孙权进攻合肥。许多部队都驻守在淮南附近。扬州刺史温恢担忧的对裴潜表示:「此处虽然有贼人,却不值得担忧。现在刚刚水势上涨,征南将军曹仁孤军深入应付,却没有长远的准备,关羽向来强悍狡猾,我担心恐怕樊城会有变故。」
八月,江南地区下起常有的连绵大雨,导致汉水暴涨,水高五、六丈深,于禁率领的七军全遭到汉水淹没。爬上高处的魏军将领企图躲避大水。看准机会的关羽领水军攻击于禁、庞德两人,无处可逃的于禁为了求生于是表示投降。站在堤上身披重甲的庞德,挽弓箭无虚发,从清晨拼力死战到中午。只见荆州军进攻越发急迫,箭筒已空的庞德提刀接战,愈战愈勇、胆气愈壮,无奈水势越发凶猛,见到部下与士兵一一投降,赶紧乘上小船想返回樊城军营,一个不慎小船被大浪卷翻,仅他一人在水中抱住翻覆的船体,当下遭到俘虏。
被绑俘虏时,傲然站着不肯下跪。怜惜他勇猛的关羽说:「你的兄长在汉中,我准备让你做我的将领,为什么不早早投降呢?」没想到他大骂:「竖子,什么叫投降!魏王统帅百万大军,威震天下;你家刘备不过是个庸才,岂能和魏王匹敌!我宁可作国家的鬼,也不作贼人的将领!」竟然当面侮辱刘备,这下就惹怒关羽,知道他不能留后下令斩首示众。
庞德的兄长就是庞柔,当初随着马超从汉中投降刘备,此时仍从属马超。
听到于禁投降、庞德殉死消息的曹操感叹说:「我和于禁相识三十年,怎么知道在危难之际,反而不如庞德死节呢!」命人将于禁等魏军俘虏共三万押往江陵看守的关羽,继续率军向樊城的曹仁发动猛攻。由于汉水高涨漫进城中,城墙多处崩塌,对此众人都惊恐不安,深怕崩塌后荆州军会一拥而入。
樊城内众人建议:「现在的危难,不是我们的力量所能应付的,应该趁荆州的包围尚未完成,乘轻便船只连夜退走。」听到这个意见的汝南太守满宠马上跳出来反对:「山洪来得快,去得也快,应该不会滞留很久。据说关羽已经派别的部队至郏下,许都以南的百姓都混乱不安,荆州军之所以不再向前推进,完全是顾虑我们攻击他的后路。现在我军退走,等于是将黄河以南地区拱手相让,不再属于国家所有,这样是有负魏王的期盼。您应该在樊城坚守城池等待反攻的时机。」认同他意见的曹仁点头说:「你说得对!」于是举行仪式,将白马沈入河中,与将士们盟誓,众人一起齐心合力坚守樊城。
郏下位于樊城北面六百余里的地方,距离许都只有东向一百五十里的路程。如果如满宠所言,如果关羽不顾一切攻击许都,的确是有被两面包围的可能性,假使曹仁北退,不仅是黄河以南不保,献帝也会落入刘备阵营,到时候魏国的地位就会遭受动摇了。
即使鼓舞士气,仍然无法改变城中军队只有数千人,未被水淹没的城墙也仅有几尺高的事实。乘船至城下将樊城重重包围的关羽,命人断绝樊城与外界的所有联系方式后,派其他将领前往只有一水之隔、南边十余里襄阳城,把守将吕常包围在城内,让他无法出城援助或是通报。面对关羽强大的军事压力,连曹操署命的荆州刺史胡修、南乡太守傅方都陆续投降,形势岌岌可危。
荆州战云密布,关中情势也有所变化。先前魏王任命杜袭担任留府长史前往驻守关中,派曹彰行越骑将军留守长安。营帅许攸率部曲不肯归顺,口出傲慢。这下让得知消息、还在长安的曹操大怒,想要派兵讨伐,大臣们劝谏「应该招抚许攸,集中力量征讨强敌」大怒的魏王把刀横在膝上拒绝劝谏。知道杜袭想要劝谏说:「我的主意已定,你不要再说了!」杜袭反而说:「如果殿下的计划正确,我当然要帮助殿下实施;如果殿下的计划不正确,尽管已经决定,也应该改变。殿下迎出来命令我不说话,为何对待下属这样不开明啊!」
曹操说:「许攸轻慢我,怎么能置之不理!」「殿下认为许攸是什么人?」「只是个凡人。」杜袭这又说:「只有贤人知道谁是贤人,圣人知道谁是圣人,凡人又怎么会知道非凡人呢!如今豺狼挡在路上,却放弃先去捉狐狸,人们会说殿下避强攻弱,进攻谈不上勇,撤退也谈不上仁慈。我听说,千钧之力的强弩,不射鼷鼠这样的小兽;万石的大钟,不会被草茎撞响。区区一个许攸不值惊动您的英明神武!」曹操听了很高兴的说:「很好!」改以优厚的待遇安抚许攸,如杜袭所料随即归服。
九月,关羽的声势不仅只是震动中原,甚至已经震到魏国中心:邺城。魏讽,字子京,济阴人,口才好到『倾动邺都』,相国钟繇因此举荐他担任自己的西曹掾。这时他伙同与长乐卫尉陈祎,说服王粲两个儿子、刘廙之弟刘伟、张绣之子张泉与荆州名士宋忠之子,一同密谋拿下邺城,呼应关羽的行动。看起来这些人没有同党的可能性,但是有着一个共同点:与荆州都有不同程度的渊源。
王粲曾到荆州依附刘表;荆州牧刘表辟刘廙担任从事;张绣也曾经依附刘表;宋忠也是荆州名士,受刘表之命开馆授课。虽然这些父辈与叛乱没有关系,子嗣会一起出事绝对不只是偶然,唯有上一代间的关系不错,孩子间才会经常来往,在官二代聚会时来了个『有惑众才』的魏讽,就一点也不奇怪了。
与刘备关系若即若离的孙权,为了打好关系,曾经替自己的儿子向关羽的女儿求婚,结果当面拒绝通婚不说,使者还挨了一顿骂,回去禀报后自然怒不可抑。正当荆州军进攻樊城紧要关头之际,深为了解荆州情况、驻扎陆口的虎威将军吕蒙此时上书:「关羽征讨樊城,却留下很多军队防守,必然是害怕我从后面进攻。众所周知我经常患病,请求允许我以治病为名,率一部分士兵回建业,我预料当他知道,必然会撤走防守的军队,调往襄阳支持。此时我方大军趁夜乘船溯长江而上,待荆州防守空虚之际进行袭击,南郡就可一战得手,自然关羽也就手到擒来。」
看完信后的孙权当下同意回信,吕蒙于是对外自称病重,无法指挥军队,建业方面配合发布命令召他返回养病,调名声不显的帐下右部督陆逊暂代职务,事实上秘密进行策划推演。陆逊一到任,马上写信给前线的关羽,不仅称颂他的功德,并深深地自我谦恭,表示愿意托付自己的前程,这一切刚好切中关羽喜爱人吹捧的心态。因此他感到很安心不再疑虑,逐渐将对江东防守的军队转赴樊城支持。知道情况的陆逊,将全部情况向建业方面回报,陈述他认为擒服关羽的战略。
俘虏于禁数万人后,苦于粮食不足、军队缺粮的关羽,派人擅自取用江东湘关的粮米;知道此事当然光火的孙权派兵袭击荆州。今年三月曹操出兵汉中,为了怕樊城有失,派平寇将军徐晃驻屯宛城援助曹仁;于禁兵败之后,徐晃推进到阳陵坡。得知荆州军驻扎偃城后,率军利用隐秘的小径沿着偃城外围掘一道长壕,表明截断荆州军后路的意图,见状不妙的守军赶紧烧毁营盘退走。
占据偃城的徐晃下令向前推进,先前奉命以议郎的身份参与樊城军事部署的赵俨,与徐晃部队一同前进,在后援兵力尚未赶到的情况下,没有足够的力量可以解除樊城之围,将领们却责备不肯救援的徐晃,更催促前往救援。这时赵俨站出来说:「如今贼兵已经将樊城紧紧包围,水势仍然很大,我们兵力单薄,又与曹仁隔绝,无法同心合力逼退关羽,假使贸然行动会使城内城外都受到伤害。唯今之计不如向前靠近关羽的包围圈,派遣间谍通知曹仁,让他从内配合一齐攻击,定然可以打败关羽。假如有迟缓不发救兵之罪,由我一人替诸位承当。」
收到回信的曹操询问群臣,都说应当保密,司空军祭酒董昭却表示:「军事上的事情注重权变,要求它合乎时宜。表面上答应孙权保密,实际上把它泄露出去。假使关羽听说江东出兵西上,如果选择退兵保护自己,樊城的包围就会很快解除,我们就能获得好处,更可以让孙权、关羽两人像两匹马互相对峙攻击,坐等困乏疲惫之时加以攻击。假使我们保密,让他的计划实现,绝非上策。此外遭到围城的将官如果不知道外有救兵,想到粮食越来越少,会产生恐惧情绪,倘若有其他的想法,造成的危难将不会小于恐惧,我认为还是泄漏这个消息对我们最为有利。加上关羽这个人强横凶暴,倚仗江陵、公安二城防守坚固,必然不会轻易退兵。」曹操想了想说:「很对!」立即派人把消息告知前线的徐晃,让他将江东的书信用箭射入樊城和荆州军营中。樊城内的将士得到书信后,士气高涨,反观关羽果然如预料犹豫不决,不愿轻易撤兵离去。
鉴于已经确立太子,深恐出现像是袁绍、刘表身后之事,拔除曹植身边的人就成为当务之急,继下令邯郸淳离开之后,下一个目标就指向大才子杨修。不久以『漏泄言教、交关诸侯』的罪名下令将他处死,临死前他对朋友说:「我一直认为自己死的有点晚了。」他很清楚自己的罪名是源于曹植。
他所说的漏泄言教,指的是当年曹操出题考察曹丕、曹植的才能时,他有意泄露曹操的心思,提前帮曹植准备题目并写好答案。至于『交关诸侯』,诸侯指的是魏王曹操所封的几个儿子,显然是指责他身为丞相主簿有意结交曹植。这句话很明显的指出,曹操安在他头上的罪名就是帮助曹植夺嫡。他自己也是这样认为,才会在死前说那句话。
这时有人联想到刚刚落幕的魏讽谋反事件,相比之下杨修的才能更高、口才更好,万一他有不臣之心,恐怕危害只大不小,更别说他是袁术的外甥这个身分,早年曹操就是因为这关系让他父亲辞官的。
杨修死后友人想起他生前与魏王的猜字谜的过往:
担任魏王主簿时,正当修建钟繇相国府的大门,刚刚建好屋椽屋桷,亲自来视察的曹操看完之后,叫人在门上题了个『活』字就离开了。杨修当下就立刻叫人把门拆了。建成以后说:「门里加个『活』字,是『阔』字。魏王是嫌门太大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