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二十六章(第1页)
第二十六章
刚刚送走来访邻居朱山人的杜甫,想起刚刚聊到的『人间路止潼关险』、『细路险与猿猴争』等形容潼关的险要,不仅是三国时候是如此,自己所生活的唐朝也是,像是唐太宗李世民??所作的《入潼关》:
「崤函称地险,襟带壮两京。霜峰直临道,冰河曲绕城。
古木参差影,寒猿断续声。冠盖往来合,风尘朝夕惊。
高谈先马度,伪晓预鸡鸣。弃繻怀远志,封泥负壮情。
别有真人气,安知名不名」??
太宗本人就对潼关的险要记忆深刻:
「人常说崤函地势险要,放眼望去两座京城就环绕在如襟带的地形中。
土塬之上已是白雪皑皑,冰冻的黄河绕过潼关古城。
道路两旁的古木林高高低低,猿猴的啼叫声连绵不绝。
潼关往来的车马从不停息,路面上风尘滚滚。
公孙龙骑白马通过争辩过函谷关,孟尝君门客假作鸡鸣骗开函谷关。
好男儿就该有弃繻赴边疆的远大志向,好男儿就该有为朝廷据守边关的壮志豪情。
老子在《道德经》中所阐述的道理,又有几个人能够讲说明白呢?」?
三年前自己从洛阳返回华州的途中经过潼关时,安史叛军即将乘势进逼洛阳,假使洛阳再次失陷,叛军一定会西攻长安,作为长安和关中地区屏障的潼关势必有一场恶战,这时紧张的备战气氛几乎是紧绷到极限了。同时自己也见到战乱给百姓带来的无穷灾难和人民忍辱负重参军参战的爱国行为,更是感慨万千《潼关吏》:
「士卒何草草,筑城潼关道。大城铁不如,小城万丈余。?借问潼关吏:修关还备胡?要我下马行,为我指山隅:连云列战格,飞鸟不能逾。?胡来但自守,岂复忧西都。丈人视要处,窄狭容单车。艰难奋长戟,万古用一夫。?哀哉桃林战,百万化为鱼。请嘱防关将,慎勿学哥舒!」??
「士卒劳役是多么劳苦艰辛,在潼关要道筑城。
大城比铁还要坚固,小城依山而筑,高达万丈。
请问潼关吏:你们重新修筑潼关是为了防御叛军吗?
潼关吏邀请我下马步行,为我指着山隅为我介绍情况:
那些防御工事高耸入云端,即使飞鸟也不能越逾。
胡贼来犯只要据守即可,又何必担心西都长安呢。
您看这个要害的地方,狭窄到只能一辆车子通过。
在战事紧急时挥动兵器拒守,真是一夫当关万夫莫开”呀。
令人哀痛的是桃林塞那一败仗,唐军死伤极多,惨死黄河。」
这样悲惨的情况,究竟要持续到什么时候呢?不禁在心中想了又想,却苦思不得答案。
正月,献帝按照曹操的意愿削减他的食邑封地五千户,把属于他的一万五千户转封给他的儿子们:封曹植为平原侯、曹据为范阳侯、曹豹为饶阳侯;封曹宇都乡侯;封曹玹为西乡侯。即使如此,曹操可没有打算放任儿子们任意妄为,还训诫儿子们与有封爵的将领大臣,务必要选择正直忠贞之人辅佐,禁止私下联络、避免遭到怀疑筹划阴谋、企图颠覆汉朝或是曹操政权,否则绝不轻饶。为此下达《高选诸子掾属令》,表示为诸子选择掾属的标准。
对于长子曹丕,曹操也没有忘记,将他升任为五官中郎将,位置在自己之下,等于是丞相副手的职位,对于一心想要抢得继承父亲位置的曹丕来说,无疑是最好的信号。为什么曹丕得到这个职位这么高兴?秦朝至汉中期,中郎将主要统领禁宫、皇室的护卫。直属上司为光禄勋,分左中郎将、右中郎将、五官中郎将三个职位,又设立专管虎贲、羽林部队的虎贲中郎将和羽林中郎将。各中郎将品秩都是比二千石,略低于诸将军和校尉。灵帝时,中郎将被各地豪强广泛加封,成为介于将军与校尉之间的官职,各地的中郎将们职权、品阶有很大的差异。统兵将领多用此名,让儿子担任这个官职的曹操,明显是藉此培养磨练。
为了规范儿子的行为,选邴原为五官中郎将长史,作《转邴原为五官长史令》晓喻:「子弱不才,惧其难正,贪欲相屈,以匡励之。虽云利贤,能不恧恧!」为什么是他呢?其实曹操之前出征时,经常留下邴原与张范,与曹丕一同留守。曹操曾对儿子说:「有什么事情要多向这二人讨教。」」曹丕对邴原与张范执子孙礼。有次宴请宾客,曹丕酒酣之时,出道难题:「君主和父亲各自都有疾病,救命的药丸只有一颗,是当救君上呢?还是当救父亲呢?」众说纷纭,自然有许多人愿意在世子面前表露忠心,邴原此时一言不发。曹丕问他这个药丸究竟该给谁?邴原回答道:「父亲!」曹丕也没有责难他,得知此事的曹操对他评价更高。
看到曹丕高兴的样子,身为辅佐的司马懿赶紧进谏:世子您还没有真正取得嗣位,现在行为务必谨慎,以免遭到丞相的猜忌,横生变故。曹丕听完,顿时出了一身冷汗,赶紧向他道谢,心想这个提醒真是实时,否则自己铸下大错,对于司马懿就更加信任。
得到食邑五千户、曹冲死后最得宠爱的平原侯曹植,父亲为他选择的是:家丞邢颙、中庶子刘桢、毋丘俭为其文学,司马懿的弟弟司马孚同样担任文学掾,不同只是教育曹植。
刘桢,字公干,东平郡宁阳人。五岁就能读诗,八岁能诵《论语》、《诗经》,赋文数万字。记忆超群,辩论应答敏捷,被众人称为神童。时值建安二年为了避兵乱,十七岁的他随母兄躲至许都,在驿馆中结识被他的学识所折服的曹植,为了切磋砥砺,把他领到丞相府,日夜解文作赋,志同道合,关系日渐亲密。他随后结识孔融等人,常聚在一起谈论学问,『仰齐足而并驰,以此相服』。
毌丘俭,复姓毌丘,字仲恭,河东郡闻喜人。继承父亲毌丘兴(曾任武威太守)高阳乡侯的爵位,平原侯文学就是他仕途的起点。
司马孚,字叔达。河内郡温县人,司马懿的三弟。性格温厚廉让,以贞白自立,不与他人结怨。学问上博涉经史,天下动乱时,与兄弟在迁徙途中,不忘读书自学。陈留人殷武,海内闻名,曾获罪被流放,司马孚前去探望他,与他同住同食,被当时人传颂称道。
可见曹操为儿子们选择属官都下了苦心,但明眼人都看得出来,在曹植身上最为用心。
去年,太原人商曜等占据当地大陵县,掀起叛乱旗帜反叛。曹操于是派出族弟夏侯渊代行征西护军,会同横野将军徐晃出击讨伐,先把商曜在大陵县设置的二十多座据点攻陷,又斩杀商曜等起事首领,奉曹操指令屠杀大陵,是继徐州之后,曹军又一次屠城血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