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灯
护眼
字体:

第二十三章(第3页)

章节目录保存书签

青青子衿,悠悠我心。但为君故,沈吟至今。呦呦鹿鸣,食野之苹。我有嘉宾,鼓瑟吹笙。

明明如月,何时可掇?忧从中来,不可断绝。越陌度阡,枉用相存。契阔谈燕,心念旧恩。

月明星稀,乌鹊南飞。绕树三匝,何枝可依。山不厌高,海不厌深。周公吐哺,天下归心。」

诗中的意思是:

「人生可活得多久?所以应及时行乐,尽情饮酒欢唱。人生就如朝露般短促,苦于时日不多。心情慷慨激昂,忧思却在心底难以忘怀。何以舒解心中忧思,唯有借美酒消愁才是良方。穿着青领服饰的贤才,时常使我内心牵挂。为思念你的缘故,我至今亦低声吟咏。鹿找艾蒿就发出呦呦鸣声,呼唤同伴聚食。我有客人光临,就奏瑟吹笙热情款待。挂在天上的明月,何时才能将你摘取?我心中压抑着的忧思,已经不能断绝。千里而来的宾客,要你屈就来拜访我。久别重逢共聚谈天,心念往日情谊。月光明亮星星光辉变得暗弱,乌鹊都向南飞去。绕树盘旋三圈了,还未找到哪个枝头作为依托。不厌山有多高,海有多深。只想仿效周公一饭三吐哺,礼待贤士,使天下人心都归附于我。」

知道曹操渐渐心态放松的贾诩,赶紧进谏:「丞相您过去击败了强大的袁绍集团,如今又攻占荆州,威名远扬,我们的军队无论从实力上还是数量上都是无人能敌。在这种情况下,应该赏赐官兵,安抚百姓,使他们能够安定而愉快地从事生产和生活,如果这样的话,不必劳师动众就能让江东的孙家俯首称臣。」

从这样的建议可看出他的智略有多么深沈,第一,和周瑜、诸葛亮相同,看出远来荆州的北方士兵已经都很疲惫,如果强行作战,风险太大。第二,虽然刘琮献上荆州降服,不代表所有士民都会心悦臣服,唯有实施德政,才能让叛乱减到最低。第三,曹军的优势在于后勤充足,江东的优势在于水战,必定求速战速决。如果长久屯驻荆州,把江东的水上优势化为己方,也可以消弭水土不服带来的疾病困扰,江东的粮秣势必会告急,优势不言自明。

即使建议如此确实,脑中已经充满江东来降的美好愿景的曹操,坚持己见而不用,可想而知。知道自己建议被驳回,贾诩也不多做解释,默默退回。

刘备派诸葛亮前往江东寻求联合的消息,当然也传到江陵,幕僚间认为孙权过往与荆州有仇,一定会杀刘备,唯独程昱不这么想:「孙权新任在位,尚未为海内所忌惮。丞相无敌于天下,初举荆州,威震江表,孙权虽然有谋略,也不可能独自抵挡我们。刘备过往有英名,关羽、张飞都是万人敌,必定会援助他们以防御我军。至于大战过后,刘备羽翼已成,孙权即便想杀他,也是力所不及。」

听完曹操又追问那么这场战争谁会是最大赢家,程昱想了想:「您和孙权都不能有什么实惠可占,刘备会成为最大的受益者。您不如听从贾诩的建议,先行养兵屯田,宣扬教化。」程昱虽然是自己信任的谋士,此时也是半信半疑。

隔日,不顾周瑜的劝阻,孙权增加兵马给樊口的刘备,作为防备曹操进攻的前线的消息,传到江陵,直到此时曹操才感觉到程昱的预言有那么点成真的可能。决定挥军顺长江东下,威逼江东的孙权。

出发前,发生令曹操大感意外的事情:受命从江陵前往襄阳的谋士程昱上表交出兵权,自表归兵。攻下江陵、几乎取得荆州全境的曹操,抚着程昱之背说道:「当初兖州之败,若非听从你的计谋,我又怎可以来到这里呢?」程昱答:「所谓『知足不辱』,如今该是我急流涌退的时候了。」六十八岁高龄的程昱宣告在战后缴还兵权,闭门不出,让曹操继郭嘉之后又损失一名谋士。

得知曹操有所动作的周瑜,点起孙权给的三万大军与诸将,沿长江西行溯江而上,也派人通知樊口的刘备,等自己到樊口附近时一起行动。当然大军行动的消息,也报告到柴桑大本营,诸葛亮辞别孙权与鲁肃前往鄱阳,与周瑜大军一起行动顺便回到刘备阵营。

诸葛亮离开之前,孙权曾找来诸葛瑾商量,让他劝说弟弟留在江东效力,诸葛瑾回答:「兄弟俩人已经各为其主,君臣归属已经决定,道义上不能三心两意。弟弟不会留在东吴,正如我不会投靠蜀汉一样。」才让孙权打消这个想法。

顺江东行的二十余万曹军,除从江陵出发这一路由曹操率领,另一路由襄阳出发,包括刚刚投降的文聘与战前新设立的七位将军等人,陆续抵达蒲圻的赤壁矶,与溯江西上的周瑜、刘备五万联军碰面,曹军此时因为水土不服爆发疾疫。初次交战后失利,下令退到长江北岸,在乌林一线设立营账,在巴丘湖设立水军阵营,希望借此缓和疫病扩散的速度,怕船只颠簸造成北方士卒不适,于是下令打造铁链,将船只首尾相连,稳固如同行走地面一般。

相对于曹操在江北,扎营南岸的江东军可没这个困扰,相反的还希望江面波浪越大越好,这样才有可乘之机。隶属周瑜手下的老将黄盖观察曹军大营形势后提出建议:「如今敌众我寡,如果长期对峙,我方必定处于劣势。我观察曹军把战船连在一起,首尾相接,以我之见正好可以用火攻击败曹军。」为了实行火攻,周瑜让黄盖选取蒙冲战船十艘,装上干草和枯柴,从里到外淋上油,外面再撑起帷幕插上旌旗,把预先准备好的快艇,系在船尾。

为了保证只有一次成功机会的火攻能够成功,黄盖写了一封《与曹公书》:

「盖受孙氏厚恩,常为将帅,见遇不薄。然顾天下事有大势,用江东六郡山越之人,以当中国百万之众,众寡不敌,海内所共见也。东方将吏,无有愚智,皆知其不可,惟周瑜、鲁肃偏怀浅戆,意未解耳。今日归命,是其实计。瑜所督领,自易摧破。交锋之日,盖为前部,当因事变化,效命在近。」

信中意思是:「致曹丞相:原本我受孙吴之恩,发誓不会有二心,如今实在是事出有因,忍无可忍。因为周瑜不愿听从我的忠言,硬要用五万兵马去对抗您手下的八十万大军,简直就是拿鸡蛋去碰石头,怎么会不失败呢。东吴只要有脑子的人都知道,我们是不可能胜利的。无奈周瑜仗着自己有能力,不听我劝,还要当着众将士的面扬言要将我斩杀,幸亏那些文武百官们苦苦求情,才能保全我这条老命。如此还不足,竟然说死罪既免,活罪难逃,狠心将我杖责五十,使我颜面尽失。无端受到凌辱,实在心有不甘啊!您功高盖世,是世人所敬佩的榜样。早听说您求贤若渴,礼贤下士。我思考再三,决心前来投靠,一来为丞相你效力,二来洗刷我的耻辱。我黄盖愿意带上粮草和兵士,随船队归降于你,希望你能接纳我。」

一向冷静的曹操,对于阵前投降将领都是很谨慎,深怕是渗透来的细作,不过此时是一头脑热,尽是一统天下美梦,对于黄盖的投降深信不疑。令人更加奇怪的是,这次随军的谋士荀攸、贾诩以及刚刚交出兵权的程昱,全部噤声,没有提出应该怀疑黄盖的投降动机。总之黄盖的投降似乎经由某些人口中散布到全军,怀有不用见血拿下江东的美好希望。

黄盖将十艘战船排在最前面,到江心时升起船帆,其余的船在后依次前进,趁着东南风大作满帆驶近。黄盖投降的消息理当是秘密,但在此时好像已经变成人尽皆知,不论士卒或是将领都走出营来站着观看,指着船说黄盖来投降。在曹军众人的目光中,还有二里多远时,在黄盖的命令声下,突然间十艘船同时点火,借着风势烈火大作,蒙冲船就像飞箭似的向前疾驶。曹军将领赶紧大喊:「赶紧射箭阻止!」虽然箭飞如雨,也无法阻止黄盖的火船前进,转瞬间曹军战船陷入火海,火势还蔓延到乌林的营寨。没有多久,浓烟烈火、遮天蔽日,曹军人马烧死和淹死的不计其数。

这次火攻的策划人黄盖,在曹军箭雨中不幸中箭落水,被江东军的其他船舰救起,当时战场乱哄哄的,谁也没空认清救上来是谁,误以为是曹军,就送回南岸关押。无奈的黄盖只好大声呼喊韩当的名字。运气不错的他,没多久韩当就路过,听到有人在呼喊自己的名字,辨认出是黄盖的声音,连忙叫人将他放出。

随后出发的周瑜等率领轻装的精锐战士紧随,鼓声震天,奋勇向前,曹军这时兵败如山倒的情势已经非常明显。眼见这个情况的曹操,虽然知道还有不少的船只没有遭到火攻,眼下却已经没有任何用处,如果率领这些船只回到巴丘湖,反而会遭到周瑜、刘备等追击,赶紧下令把剩下的船也烧了,一来用来阻止江东军的攻击,二来掩护大军撤退。

满天大火、烟雾弥漫中,曹操率军从华容道步行撤退,前几日的大雨,使得原本坚硬得泥土道路变得泥泞不通,不巧又刮起大风,把江上遭到火烧的战船灰烬吹到前方,顿时视线变得模糊不清。为了快速撤退,曹操下了一个残酷无比的命令,让所有老弱残兵背草铺在路上,骑兵才勉强通过。老弱残兵体力不支倒在路上,被人马所践踏,陷在泥中的死者甚多,场面极为悲惨。

得知曹操率军撤退的周瑜,派人通知刘备,让他从华容道追击,自己走水路夹击。即使如此,有赖于下令撤退的早,两人追击直到南郡,知道追不上了才放弃。曹军这边顺利撤退到江陵,遭到疾病与饥饿双重打击死亡的部队,远多于黄盖那把火所造成的损失。确认失利后,痛哭失声的曹操说:「若奉孝在,不使孤至此」众谋士哑然失声,贾诩、程昱这两人心中应该会想:「如果当初听我的意见,也不会今日惨败,更不需要哭郭嘉!」已经无心南方的曹操,留下征南将军曹仁、模野将军徐晃镇守江陵,折冲将军乐进镇守襄阳,自己率军返回北方。

到达夷陵的甘宁,没有花多少力气就轻松拿下。此时从长江上游有一支部队来到城外,装束皆是他极为熟悉的益州军打扮,原来是前同僚袭肃来投。收到报告的周瑜上表,请求用袭肃的部队扩充横野中郎将吕蒙的兵力。理当乐意接受的吕蒙,极力称赞袭肃说:「袭肃有胆识、才干,而且是仰慕归化远来投奔。从道理上讲,应该扩充他的兵力,不应夺去他的军权。」赞同吕蒙看法的孙权,下令归还袭肃的军权。

得知江东夺取自己上游的夷陵,如同一把剑悬在自己头上,造成很大的威胁,曹仁赶紧分兵五六千人,希望能够抢回。遭到城外兵力远大于自己、形势非常危急的甘宁,派人向在江陵城外对峙的周瑜求救。江东将领们认为带来兵力单薄,不能再分出援军去救夷陵,否则有可能两地俱失。持反对意见的吕蒙对周瑜、程普说:「留下凌统驻守江陵,我与您前去解围,也不会需要太长的时间,我保证凌统能守住十天,那时我们已经回来了。」同意建议的周瑜率领部队前往夷陵,打败曹仁派出企图夺回的部队,缴获战马三百匹。全军上下士气倍增,周瑜利用此气势渡过长江,在北岸扎营与江陵城中的曹仁对峙。

十二月,赤壁大胜后,孙权亲自率军从柴桑出发包围北方八百多里的合肥,派张昭率军攻打合肥东方三百余里的九江郡当涂县,为何选择合肥?因为这是曹操任命的扬州刺史治所之一,另外一个是寿春,选在此时是因为原先的刺史刘馥逝世,继任的温恢刚接任没多久,正是攻击的好时机。彷佛是要给找麻烦似的,丹阳郡的黟县、歙县发生地方强族叛乱起事。身在合肥前线的孙权,无法抽身,为了要稳定境内局势,派出对付山越颇有心得的威武中郎将贺齐,率部前往镇压。

山越头领歙帅金奇,率万户山越民屯守安勒山;毛甘则率万户屯守乌聊山;另外黟帅头领陈仆、祖山等率两万户屯守林历山。林历山四面悬崖绝壁,高数十丈,山路危狭仅容一人,叛众居高临下,难以仰攻。陈仆、祖山两位山越头领凭险扼守,临高下石。靠着这种艰险地形,贺齐部队久攻不下,将士开始感到忧虑,束手无策。

陈仆、祖山深夜突然间听到鼓角喊声,惊惧慌乱不知所措,慌忙间放弃扼守的山道逃回大营。贺齐率部随后登上山顶向山越营寨猛攻,一举歼灭盘踞林历山中的陈仆、祖山叛众,斩首七千人。歙县的金奇、毛甘知道消息后,赶紧率部众降。此战大获全胜的贺齐,平定整个黟、歙地区,获得孙权大力赞扬,把两地从丹阳郡分出,设立新都郡,任命他担任太守。

从江陵撤退北返的路上,发生令曹操悲痛不已的事情:幼子曹冲因水土不服,身染重病,不治身亡,年仅十三岁的天才就此殒命。

先前遭到曹操冷落、甚至有意羞辱,反遭自己强记反击的张松,自从离开江陵就回到成都,报告刘璋时当然不可能说曹操好话,不仅如此,还说他不可能取得天下,反而应该结好同为皇室宗亲的刘备。刘璋还在狐疑的时候,传来曹操兵败赤壁的消息,让张松在成都府内瞬间成为炙手可热的人物。

章节目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