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四章(第1页)
第四章
暂时栖身在浣花溪寺,终究不是长久之计,成都城内是不用问了,城外是否有无主地或是荒地可供建茅舍栖身?藉由亲朋好友跟裴冕的关系,终于在浣花里找到一片荒地,为求留得一钱看的杜甫,哪来多余闲钱来建住所?即使多年来流离,要他当面求人还是太为难,写诗请求还比较在行,就振笔疾书写了一些信给成都城内外的新旧好友,请求协助帮忙。
亲人总是比较好说话,表弟王十五司马出钱帮忙盖草堂,当然也不是多富有,既是亲人,营建草堂也不是很大的花费自然就出一份力。徐知道、萧实﹑何雍﹑韦班等人提供花草幼苗与杯盘等器物,这草堂从无到有,全靠亲朋好友捐献,说是百家草堂也不为过;徐知道当时任剑南兵马使,也是四川的一方大员,除了裴冕的关系外,他也没少写诗赞美,这么多年的人情历练也圆滑许多。
年初草堂开始动工,三月草堂刚刚完成,各方捐献的蔬果花木也刚落土,杜甫赶紧写信给出手帮助的众人,除了感谢也邀请到草堂一聚,用以感谢拳拳盛情。那天除了各方好友,裴冕、徐知道这些四川高官,遣人致赠礼品,让他觉得人生至少没有那么悲观,加上唐朝当时的名画家韦偃也在成都,韦偃尤其擅长绘马,当着酒兴,就应众人之邀,答应择日来为杜甫绘壁,这可是连高官都不一定能够有的殊遇。
酒过三巡,众人也就各自告辞回家,附近邻居也约好明日在来访,草堂虽说不大,也够一家人栖身遮风挡雨,相对于还在战区的人来说,好似天堂。站在草堂门口的杜甫想到此,却对自己现在有了点惭愧,回头看了妻儿,杜甫走进草堂。。。。。。
才一进入初平二年元月,袁绍就不安份了,去年连续遭到曹操跟袁术的拒绝,怒向胆边生,决定甩开膀子不管他人意见,以关东诸将的名义,让冀州牧韩馥与自己联名,以幼帝被董卓控制为理由,假借各地太守名义废献帝,改立刘姓宗室、幽州牧刘虞为帝。从渤海派遣原乐浪太守张岐,出使幽州,表明要拥立他为帝的想法,没想到不愿冒此大不讳的刘虞,严词回信拒绝,以为他不敢一次登顶的袁绍,说要表他为领尚书事,再次遭到拒绝,处处碰钉子后废立这件事情就不了了之。
二月,去年被董卓部将徐荣追杀到溃败的孙坚,好不容易收拢散兵、征召游勇,才稍微恢复元气屯兵于阳人,作为孙坚的盟主的袁术,移兵回原来的根据地鲁阳,作为呼应支持,如果前线的孙坚遭击溃,自己可就暴露在董卓的兵锋威胁之下。
北方渤海,打算另立朝廷不成的袁绍,看到袁术阵营的孙坚屯兵阳人城对抗董卓,想到当初拒绝支持自己另立朝廷,不禁怒火中烧,完全没有考虑现在同是关东抗董联军,袁术还是自己异母弟,同室操戈这种事情,对于他来说是一点都不为难,马上派豫州刺史周昂领兵去夺取阳人,这时孙坚不在城中,被周昂一举袭击占领,得知消息的孙坚叹息:「我们一同举义兵,将要拯救社稷。逆贼将要破灭了,人却各自这般行事,能和谁合作呢?」
幽州的公孙瓒听到这消息,对于之前劝阻刘虞派兵帮助,深怕袁术怪罪,为了表示跟袁术同盟的诚意,赶紧派弟弟公孙越率兵千余人前去帮助孙坚、袁术攻击周昂,在阳人城作战时,公孙越不慎中流矢当场身亡。接到消息后愤怒不已,把这笔帐算在袁绍头上。
初战失利的孙坚,在接连数次战胜周昂后终于夺回阳人,袁氏兄弟首次操戈相向的结果,以袁术胜利告终。袁绍面对南边失利于袁术,北边又有公孙瓒因为弟弟死亡而虎视眈眈;清楚眼下绝对不是一个轻松的好情况,想用厚礼来削减公孙瓒即将喷发的怒火,不仅遭到拒绝更被放话:「杀弟之仇不共戴天,多说无益。」使者赶紧抱头鼠窜回渤海报告。
久经沙场的董卓,得知孙坚回屯阳人,派出东郡太守胡轸担任大督护、中郎将吕布为骑督及华雄等人,带领五千步骑前往攻击。领军的二人向来不合,胡轸自以为是董卓多年亲信,吕布不过是背叛丁原来投靠的,打从心里瞧不起;向来以自身武勇为傲的吕布未尝一败,在他眼中的胡轸只是一个草包,凭借跟从董卓多年才有今天的地位。两人共同领军,以官位高、跟从多年的亲信胡轸为首,看似没有问题,吕布个性将是这次出征最大的变量?
不出意料才刚出长安没多久就出问题,当初从西凉带过来的嫡系部队并不多,大约只有三千余兵马,靠着劫掠雒阳附近州县,加上每晚令士兵出城,翌日再大张旗鼓入城,使雒阳全城百姓有大军源源不绝进军的假象,直到今天才有这般士兵人数,完全可以想象素质良莠不齐。向来没有单独领军机会的胡轸,这次好不容易能够由自己挂帅,目标又是小小一个孙坚,个性急躁的他当然想要立威立功,决定张扬旗鼓,故做声势,让对方误以为有数万大军来袭。
几日前就得知董卓派兵要来攻打自己的孙坚,早早派人去鲁阳通知,坚实阳人城守备之余,派人前去通往长安的要道上,刺探董卓军队动向。一心想要营造大军来攻假象的胡轸,意见遭到吕布反对,认为应该秉持兵贵神速,尽速到阳人杀个措手不及,二人争执不下的结果,不仅行军缓慢不说,旗帜不整、士卒散乱,差一点就全军鸟兽散。军心涣散的情况,早被孙坚的探子得知,快马通报回城内。得知情况的孙坚马上点齐小部队军马,打算在董卓部队进军路线上埋伏袭击,拖慢进军速度。胡、吕二人还在争执不下时,突然两旁杀出一彪人马,当下部队大乱赶紧后撤。
第一次领军就惨遭袭击,好不容易终于收罗散兵,看着部队号令不齐,心中就来火,他又是个性急又极易表现出来的人,当下扬言要斩一个「青绶」高官整肃纪律,就惹毛以吕布为首的武将们,没错是以你为主帅,但没说你有生杀大权,何况你没单独领军、第一次就这么嚣张。撇开吕布不说,华雄等都督都是从西凉就跟着董卓四处征战的,论资历没差到哪去,底细可都是知根知底,没有拿出战绩就想摆老大的排场,对军心可是一大隐患,更别说有吕布这个死对头,不会让他好过。
到达阳人城外数十里的广成时,已是日落黄昏时分,个个是人困马乏,当即下令就地休整,入夜后继续往阳人行军,定次日早上展开攻城,要以其人之道还孙坚一次。这些就不是他的独断,是董卓出发前就交代的命令:广成修整,入夜进军,天明进攻。华雄等都督赶紧找吕布商议,不愿让他成功,否则日后要看张扬跋扈嘴脸就更难受。行前交代计划以事实跟兵法来说是正确的,可叹主帅不得人心,再好的计划也没办法实现。
吕布找到胡轸说根据前方探子来报,担心士兵过少的孙坚正从阳人撤回鲁阳,这时应该不要休息,抢先追击避免失去战机。他曾经在丁原手下做过主簿,这可不是粗通文墨就可以担任的职位,没有头脑清楚、思路清晰,就算是丁原义子也当不上。要唬弄从西凉来、大字不懂几个的胡轸,真是轻松愉快。求功心切的胡轸暂忘往日不快,赶紧下令拔营追击,华雄等人知道吕布计策成功,莫不兴奋,只等兵败就是。
夜里行军本来就不容易,想要追上吕布口中的孙坚撤退军队,速度势必无法放慢,可就累苦士卒,千辛万苦抵达阳人城外,见到城头插满孙字旗帜,篝火旁都站立军士,城门紧闭,这下胡轸暗自咕哝:「这哪有一丝一毫撤退迹象,莫不是吕布设计害我?」眼见阳人城门紧闭,加上士卒困顿,这样情况就算再愚蠢都知道万难攻城,只得下令部队后退三里休整。
见胡轸脑袋突然清楚了点,吕布暗思这可不行,万一攻下阳人,这厮气焰可就更嚣张。赶紧秘密派人在部队四周暗处大喊:「偷袭!偷袭!孙坚埋伏军队偷袭!」顿时间全军混乱,才刚刚行军数十里、想要脱甲歇息的士卒,哪经得起这样折腾?大乱之下步卒丢盔弃甲,争路逃跑,连骑马的也顾不得上鞍,直接就跳上马背,能有多快就逃多快,直到逃出十多里外,回看才知道根本没有追击的敌人,经过这样折腾本该休整的部队,直到天亮才又回到原先扎营的地方,营地处处都是人疲马乏的情况。
从黄昏就一直警戒董卓部队攻城的孙坚,会命人点起篝火就是怕夜袭,结果吕布帮了一个大忙,可就清楚知道董卓部队的位置,这可是份大礼。为了不浪费这份好意,赶紧针对特定区域加固城防与守备,另选一批善于骑射的士兵,让他们饱食待命。率部回到营地的胡轸发现孙坚针对区域加固城防,这下对于已经兵疲马倦的部队来说,无疑是雪上加霜,假使强硬攻城,轻则损失惨重不说,重则还有可能遭到俘虏,无奈只好下令撤军,不过还是留了个心眼:让华雄等都督作为后军。
胡轸还没下令撤军,全军已经是半溃散状态,下达撤军令后,胡轸与亲兵策马狂奔绝尘而去,被视若弃子的吕布等人只好集结剩余兵马边打边撤,有经验的将领都知道,撤退中最危险的就是殿后的部队,孙坚率领在城中饱食的骑兵,一阵冲击之后,殿后的华雄不敌,仓皇逃走时被孙坚一刀斩于马下,这回阳人攻防以孙坚胜利完结。
既有称帝野心,袁术身边自然少不了吹捧、进谗言的小人:「孙坚打败董卓的部队,假使**夺得雒阳,就无法制约他,这是除去旧患董卓而得新敌孙坚阿!」假使袁术是有远见的人,就会斥退此建议,可叹本就是心胸狭隘的人、疑心极重,左右日夜吹捧之下,早就忘忽自己是谁,在左右不停诋毁孙坚之下,真的就以无粮为借口停止往阳人运送军粮。
战胜胡轸后,鲁阳方面持续没有军粮送来,让人心急如焚。主簿报告袁术派人通知因后方没有军粮,要筹措军粮再行运送。让孙坚暴跳如雷,心想:「我在阳人拼命作战,你袁术还不给军粮,是要城里饿死吗?」随即选了几名骑术精良的骑兵,跟随自己连夜赶回鲁阳,连铠甲都来不及脱冲进官衙,直接以剑画地怒对袁术,分析天下情势说:「我孙坚上为报国讨贼、下为报你袁术族人之仇。我与董卓亦无私怨,你却听信谗言,竟然还怀疑我。」听了满脸惭愧,也没有什么理由搪塞的袁术,连忙派人马上送粮。没空再去争论的孙坚,赶紧回到阳人准备防备,以防董卓再次来犯。
人在长安的董卓得到胡轸兵败消息,担心孙坚趁势来攻,派出心腹大将李傕前往阳人。刚从鲁阳回来没多久的孙坚,得知董卓派人来见自己,满腹疑问,才刚刚打过一仗,现在派人来是有什么目的?怀着许多的疑问,还是礼貌的见李傕。一说才知道董卓想要和自己和亲,将自己的亲女儿嫁给孙坚之子,也就是十七岁的江东小老虎孙策,更表示只要开口,只要是孙氏亲族都可以担任刺史、太守等职,由他自己亲自上表。董卓自任相国把持朝政,大部分的州县还在后汉政府的政令规范之下,他的政治实力还是顶尖的,只要孙坚点个头,孙氏家族马上就飞黄腾达不说,跃居袁术、袁绍的家族之上更是指日可待。
算是来提亲的李傕心想虽然日前打了一仗,所谓不打不相识,当今天下最有权力的人要跟你和亲,这种事情连袁绍、袁术都轮不到,大概没有人会笨到拒绝吧?不过情况让他出乎意料,孙坚一脸正色严肃:「董卓大逆不道,颠覆汉室,如果不诛三族以谢天下,我死不瞑目,和亲更是不可能的事情!」说完不再多言,让左右把李傕请出城外,通知主簿准备军粮器械,人马不离甲立即出征。这一路打到离雒阳九十里远,名震天下;加上正面拒绝和亲,在天下人的心中,不啻是个汉室忠臣的榜样。
在长安的董卓也没办法,和亲不成只有对阵一途。带领部队从长安到雒阳,打算消灭孙坚打压关东诸侯日益嚣张的气焰。入京前的董卓是西凉第一打仗好手,入京以来日夜饮宴,往日的锐气消磨大半,手下军队也已经很久没正经打过一场胜仗,前阵子遭到孙坚打败,对阵前心理就输了一截,即使有飞将吕布压阵,也没有必胜把握。
一开打就见到孙坚提刀拍马直冲董卓阵地,部下不敢落后死命跟上,这边看到杀气腾腾的孙坚冲上来,摆好的阵形瞬间被打破,任由孙坚的少数部队来往冲杀,如果不是吕布等人死命挡住,恐怕当场就直接溃散。董卓见状赶紧派人命令吕布殿后掩护防守雒阳,自己率残部转往渑池和陕城驻守,吕布这时心想:「以这样委靡的军心,即使再多几倍兵力,恐怕都守不住雒阳吧?」
见董卓撤往西北方、吕布率军进入雒阳的孙坚,决定先以雒阳的吕布为进攻目标,以期夺回东都,重振汉朝声威。命人整顿军粮器械,传令全军今晚就地扎营休整,趁锐气正盛明日进军雒阳,全军得令后无不兴奋莫名、摩拳擦掌以待。相对于孙坚军的情绪昂扬,在雒阳的吕布可不好过,之前火烧雒阳时,不仅宫殿、墙垣毁坏,民间屋舍也剩余不多,雒阳之大不可能仅靠手中这点人马就能守住,加上城中几无粮食,连三天的军粮都筹措不齐,更别说现在北风凛凛,无奈之下只能让手下自行到城内四处觅食兼遮风,军心低落到连自己都不会相信能够抵挡孙坚一波攻击。
第二天一大早,旌旗飘扬的孙坚部队早已在雒阳城南大门外,雒阳城内也早早通报吕布上城楼查看,孙坚派人到城楼下,要求主动率兵退出雒阳城,以免后悔。吕布这边也不回应,径自下城楼备战。雒阳城虽残破,很清楚想要以这点兵马硬攻有吕布防守的南大门,即使成功死伤必定惨重,就分几个方向不同时间进攻,要让吕布疲于奔命。下令将部队分由东、南两个方向、不同时刻进攻,果不其然在两个时辰内,雒阳守军就无力再战,由西边逃往渑池与董卓会合。
等吕布完全撤离雒阳后,孙坚进城一看,整个人呆滞,这是汉帝国的首都吗?房屋颓圮、几无人烟,百里内连炊烟都没有,如此惨状,顿时感到无限惆怅、流泪:「董卓你这乱臣贼子,我若与你和亲,岂非成了天下罪人,人人得而诛之。」下令让部队找寻扎营休息后,下令清扫宫殿、宗庙,代献帝以太牢之礼祭祀汉朝列祖列宗。
这几天孙坚忙着指挥部队整饬皇宫,希望能够找到没有被董卓劫掠走的皇室珍宝,用来奖赏辛苦奋战的将士。一天,驻扎在雒阳南大门附近的孙坚得到部下报告,甄官井内有异样,将士莫敢靠近。赶到一看井中好像有什么东西,派人下井打捞找到一个锦布包裹的方形物,孙坚同主簿带回营账,打开锦布一看,原来是个玉制大印,刻有篆字:「受命于天既寿永昌」八个大字,主簿大吃一惊当下告知,此乃传国玉玺,相传是秦始皇下令制成,八个大字是当时秦丞相兼书法家李斯撰写,秦朝灭亡后秦王子婴献给刘邦,传国至前汉末,王莽篡汉之时,向姑姑孝元皇后王政君索要玉玺,王政君怒而摔地,使玺崩落一角,以金补齐;之后袁绍率兵屠戮宦官之时,张让等人出逃,皇宫中专门管理玉玺的人不知所踪,或许不想让玉玺落入他人手中,选择将玉玺投入井中藏匿。
得到此物的孙坚,心想这等重物不能为董卓或是其他野心人士所得,派人快马送回阳人城内的妻子吴夫人保管,很清楚自己身在军中,有太多变量,假使被人得知肯定灾祸不断。此事过后当然没有忘记继续追击的任务,再度下令整饬部队,筹备粮草器械,三日后开拔,分兵往渑池、新安两地,攻打董卓的驻守部队。
从前方探子得知孙坚即将分兵来攻打渑池等地的董卓,留下董越守渑池、段煨守华阳、女婿牛辅守安邑,其余将领各守现驻地,防备其他关东诸侯来攻,自己引兵回长安。见到渑池、新安等地,城防坚固,无法短时间就能攻下,只好转回雒阳,修整董卓当初撤退时下令挖掘皇陵陪葬品,遗留下来的残破皇陵,完成之后带兵回阳人跟袁术会合。
阳人之战后为了挽回声势,屯兵在陕的董卓女婿牛辅派出校尉李傕、郭汜、张济等人,攻击屯兵于中牟的朱儁,他怎么会在这里呢?又跟董卓有相当的关系。
在黄巾之乱立功的朱儁,击退袭击京师的黑山贼张燕,担任城门校尉、河南尹。董卓专权后对他颇为忌惮,每每想迁都长安,都遭到他劝止。虽然对他甚为厌恶,不过他的声名高隆,不得已只好奏请担任太仆,担任自己的副手。使者要宣达诏命,遭到坚决推辞。
即使迁都长安,他仍然留守雒阳,私下与关东讨董联军互通声息。为了怕被董卓袭击,抛弃河南尹官位逃往荆州。知道情况的董卓点名文人杨懿接任,与带兵打过仗的他截然不同。得到刘表支持后进兵雒阳逼走杨懿,因河南郡已经残破不堪、后勤军需都不足,选择屯驻中牟,向附近州郡请求支持讨伐董卓的行动,徐州刺史陶谦等州郡都派军队前来,陶谦上表朝廷让他行车骑将军,展开讨伐董卓的军事行动。虽然他也能领军作战,但是与孙坚完全无法相比,柿子当然要挑软的捏,相准这点牛辅才派李傕、郭汜、张济出兵。
果然才一接战,遭到击败的朱儁死守中牟不出,李傕、郭汜、张济等人转向劫掠陈留、颍川等地。李傕等人还在中牟的时候,颍川当地人,同时也是天下名士『荀氏八龙』之后的荀彧,在故乡得到消息后,劝父老离开后就率领宗族迁往冀州,选择这里除了袁绍新近得到冀州比较平静外,自己兄长荀谌也在,多了一层照应。荀氏一族离开不久,陈留、颍川果真遭受兵祸劫掠。
远离雒阳、长安等中原之地,益州也不平静,与其他地方不同的是,并非是民乱,是州牧刘焉本人。当年为了逃离腐坏的朝廷,想到远方避难,提出恢复古时官制州牧,本想到交州担任州牧避难,后来听侍中董扶所言:「益州有天子气。」就改为要求担任益州,可见他本身也是有野心的,只是没有被察觉罢了。
当地大族拥护进益州的刘焉,不肯受制于当地势力,别说他有割土称王的野心;自从入蜀后五斗米教首领母亲卢氏常进出绵竹府内,决定任命张鲁为督义司马,与自己手下别部司马张修,连手攻打汉中太守苏固。为什么他要攻打汉中?首先是地理位置,汉中位于益州跟中原之间,除了是益州进出的咽喉外,保有汉中等于拥有前线基地,可以抵御董卓或是西凉等外来进攻;其二是汉朝开国始祖刘邦就是拥有巴、蜀、汉中等地,养精蓄锐之后与项羽争夺天下,汉中可视为汉朝龙兴之地,身为汉皇族的刘焉,不可能不清楚,拿下汉中,对于自己的野心更是大好预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