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灯
护眼
字体:

第二十二章(第5页)

章节目录保存书签

由于不拘小节,庸夫讥笑我的器度胸襟。

吕望尚且无需敬慕,何况伯夷与叔齐呢。」

其次是写丧子的悲痛:

「远送新交的朋友走后,赶回家中已是年终了。

进门急着看心爱的儿子,却见妻妾对着别人哭泣。

听说再一见不到儿子了,顿觉天昏地暗失去了光明。

家里人对我说:孤零零的坟墓在西北方,儿子在病中经常想念您为什么迟迟不回来。

提起长衣的下摆,疾走到坟墓旁,只见坟上长满了蓬蒿与野豌豆。

儿子的白骨早己埋在地下,儿子的肌体早就化为尘土随风飞扬。

儿子还小时我离开了家,不认识父亲,现在来坟前悼念,难道孩子阴魂能知道我是谁吗

孤魂在无尽的黑暗里游**,飘飘摇摇哪里有他的依靠?

人生在世希望有子继承,他却先死了让我哀悼追丧,

倒下去爬起来止不住我内心的伤痛,不觉得泪水已沾湿了衣裳。

人生在世有天命,可怜他年纪幼小死的过早。」

刘琮接任父亲留下的荆州牧位置后,扶他上位的蒯越、蔡瑁、张允等人就开始他们真正的计划:献荆州予曹操。章陵郡太守蒯越及东曹掾傅巽与名士王粲进州府,劝说投降曹操,刘琮想保住父亲的基业:「今天与你们诸位据守荆州,守父亲的基业,观望天下转变,不可以吗?」傅巽说:「逆顺有一定的道理,强弱有一定的形势。以臣属的身份去抗拒天子,是对国家叛逆;以刚接手的荆州去抵御朝廷大军,必会陷入危险;依靠刘备去对抗曹操,一定失败。这三个方面我们都不行,拿什么去对抗曹操大军?而且将军考虑一下,您比得上刘备吗?」刘琮想了一下:「不如。」傅巽再说:「若刘备不能抵抗曹操,那么荆州就不能自存。若刘备能抵抗曹操,那么刘备就不再是将军的臣下了。希望将军不要再疑惑。」百般无奈的刘琮决定投降。

接到襄阳城派来通知父亲已死、弟弟刘琮接任的消息后,刘琦顿时大怒,将襄阳借封赏稳住自己的印信扔到地上,准备以奔丧的名义起兵讨伐刘琮与蔡瑁、蒯越等人。得知曹操大军已南下荆州到达宛城,选择避走江南,心想让襄阳城内那些人去面对曹军,他当然不知道蒯越等人已经说服刘琮投降。

另一方面与襄阳一水之隔的樊城内,受到刘表死前命令转屯防守此地的刘备,襄阳城内诸人不敢把投降的事告诉他。刘表过世很久后察觉情况不对,赶紧派遣亲信去问,城内没人敢出面的情况下,命令倒霉的学官宋忠去传达消息。这下知道曹操已在离襄阳不到九百里的宛城,刘备脸色铁青对宋忠说:「你们这些人是这样做事的吗?不早点告诉我,大祸临头才告诉我,不会觉得太过分了吗!」说着就拔出刀指着他:「如今即使砍下你的头,也不足以解我心中的愤恨,我也耻于身为大丈夫,临别时还要杀你们这些小人!」说完放他离开,宋忠于是抱头鼠窜而去。等到怒气稍微平复,他召集部属商量这个情形该怎么办。徐庶劝进攻襄阳、夺下荆州,以此抵抗曹军。他却说:「刘表临死时,把孤儿刘琮托付给我,请我以长辈身分代为照顾。我做不到违背信义、只图谋自己私利的事情。不然日后我哪有什么脸去见他呢!」

曹军压境的压力日渐增加,既无可能坐以待毙,已经背叛过曹操一次的刘备,也不可能像是蒯越、蔡瑁等人一样投降,只剩下离开樊城逃亡一途,问题是该逃往哪?众人议论纷纷,没有结论,最后决定先离开再说。

率领部下撤离经过襄阳城外时,刘备停下马来大声呼喊,刘琮怕遭到责备、甚至谋害不敢露面。荆州城内有许多刘表左右亲信和当地名士,听闻曹操治理下的严厉风格,不愿意接受,许多人愿意跟随刘备离去,至少不用被刘琮等人拖下水。

来到刘表的墓前祭奠,流着泪辞别而去的刘备,南行一路上陆续有知道消息的人加入,到达当阳时,有十余万人之多,还不算辎重车几千辆,这样的阵容每天只有办法前进十余里。眼见行进缓慢,他派关羽率领部下搭乘数百艘船,由长江水路前往江陵会师,这时他已经决定目标就是那里。有人建议说:「您应当火速行动、退保江陵。如今人数虽众,披有铠甲的兵士并不多,如果曹军赶到袭击,会陷入混乱而无反击的能力!」他却说:「要成大事业,必须以民众为根本,如今百姓来归附于我,怎么忍心舍弃他们而去呢?」

深怕刘备抢先占据兵精粮足的江陵,会让他有实力对抗自己的曹操,决定留下辎重队,率领轻骑兵加速前进,希望能够在那之前截击成功。虽然说蔡瑁等人一心想投降,也不是每个人都是这样想。部将王威建议说:「曹操知道将军已经投降,刘备已经逃走,必然会放松戒备心,只率前锋部队轻装急进。如果让我带领几千名奇兵,埋伏在险要地区,突然袭击,就可以捉住曹操。只要能捉住他,就能威震天下,不单单是保住今天的局面而已。」被傅巽等人恐曹言论吓的没有判断能力的刘琮,终究没有采纳这样胆气十足的建议。

抵达襄阳城外,知道刘备已经先行离开樊城一段时间,好在跟着他的人数众多,绝对走不了太快,曹操派人叫来曹纯,让他率领在平原大出锋头、堪称曹军精锐第一的五千虎豹骑前往追击。随后自己进入襄阳城中,亲访蔡瑁家,见到他的妻子表示自己和他是故交,曾共见过梁孟星。今日相见,实在太令人高兴。更可证实两人之间的确不是普通交情。

进入州府的曹操,任命刘琮为青州刺史,封为列侯,韩嵩为大鸿胪,蒯越为光禄勋,刘先为尚书,邓羲为侍中,蔡瑁为从事中郎。连同蒯越等人,被封为侯爵的一共有十五人。曹操特别下令从狱中释放韩嵩,以朋友的礼节来对待,请韩嵩评价荆州人士的优劣,依照他的意见加以提拔任用。

得令后马上带领虎豹骑出发,日夜兼程的曹纯,终于在长阪坡看到刘备的大批人群。

刘备带着大批群众、真的能够战斗的士兵却少的可怜,面对精锐的虎豹骑,自然是不堪一击,几次冲锋就溃散不成军。兵荒马乱中,只能带着张飞、诸葛亮等数十骑逃走。途中赵云又走失,有人说:「赵云已经北降曹操。」坚信赵云信义的刘备没有当真,更怒而挥短戟打那个放谣言的,大声说:「子龙不弃我也。」令张飞去断后,召集散落的二十余骑前往长阪桥。

面对赵云身后追击而来的曹纯与虎豹骑,凭借其粗中带细的性格,张飞据水断桥,露出愤怒的眼神,横握长矛大声吼道:「吾乃燕人张翼德也,谁敢与我决一死战!」曹军没有人胆敢前进,刘备等人才得免于难。

遭到张飞恐吓而后退的曹纯,并非无所获,虎豹骑表现优异,不仅捕获刘备的两个女儿,收编刘备被击溃的部队,更获得了大量的百姓以及辎重,包括正与刘备一起逃亡的徐庶母亲,堪称战果丰盛。

从逃出曹军手中百姓口中得知,母亲遭曹军俘虏的消息后,徐庶无奈的指着自己的心对刘备说:「我本来打算与将军共同建立王霸大业,是靠此心,现在失去母亲,方寸已乱,留下也没有任何帮助,请让我在此与将军分别。」泣别之后北投曹营而去,众人看着徐庶远去的身影,不禁伤心起来,其中最有感触的,当属多年朋友与同窗的诸葛亮。

疲惫不堪的刘备军前出现一个陌生的身影,看衣着打扮、口音都不像是北方人士,指名要见刘豫州有事相商。是谁呢?就是远从吴郡赶来的鲁肃。才刚到达夏口,就听说曹操大军已向荆州进发,日夜兼程赶路,等他到达南郡时,得知刘琮已经投降曹操,刘备也已经往南撤退,于是改变主意打算直接去见刘备,终于在这里得以相见。

刘备整顿余部时,张飞也回来了,众人决定转往江夏避开曹军的追击路线,鲁肃也决定随行在路上说服刘备。途中恰好与率水军顺江而下的关羽会合,在刘琦的帮助下,江夏成为众人逃出曹军后的栖身之处。虽然在长阪坡遭到小小的挫折,与曹仁会合后虎豹骑依曹操命令,直接前往江陵,在没有守将的情况,直接不战而降,无血开城,曹仁与曹纯先行入城打理,等待率领大军的曹操到来。

鲁肃在刘备前往夏口的路上,传达孙权的想法,不仅讨论天下大事,对他的现况表示诚恳的关心,其实更想知道他的心中盘算:「刘豫州,如今您有什么打算?」不知他的真实意图的刘备,故意试探:「苍梧郡太守吴巨是我的老朋友,打算去投奔他。」鲁肃一听,这下可不好,万一真的去苍梧,自己的计划可就没用了!赶紧说:「孙将军聪明仁惠,敬重与优待贤能之士,江南的英雄豪杰都归附于他。现在已占有六郡的土地,兵精粮多,足以成就一番事业。如今为您打算,最好是派遣心腹之人到江东去与孙权将军联系,可以共建大业。现在您却想投奔吴巨,吴巨不过是个凡夫俗子,又在偏远的边郡,即将被别人吞并,怎么可以托身于他呢?」

章节目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