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灯
护眼
字体:

第二十八章(第1页)

章节目录保存书签

第二十八章

这天住在北边的退休王县令来访,顺便谈及自己前几日在成都城中得到的消息:听说史朝义杀了父亲之后,遭到朔方节度使仆固怀恩率诸道节度使及回纥兵会攻洛阳,随后在洛阳北郊大败史朝义军,歼灭六万余人,俘虏两万多人,史朝义自己率轻骑数百往东逃逸。听到这个消息让心中始终有『致君尧舜上,再使风俗淳』的杜甫心情大好,但是这个时局,恐怕就算平乱还会有其他问题吧?想到这边杜甫想起曹操的《薤露行》:

「惟汉廿二世,所任诚不良。沐猴而冠带,知小而谋强。

犹豫不敢断,因狩执君王。白虹为贯日,己亦先受殃。

贼臣持国柄,杀主灭宇京。**覆帝基业,宗庙以燔丧。

播越西迁移,号泣而且行。瞻彼洛城郭,微子为哀伤。」

以当时曹操的心情来想的话,这首诗的确写出了东汉末年的悲哀:

「汉家第二十二世皇帝汉灵帝,用人实在是不得当。

何进此人不过像一只披衣戴帽的猴子,没什么智慧却又想谋划诛杀宦官这等大事。

结果因为他的优柔寡断,不敢下手,弄得皇帝被张让等人挟持外出。

天象出现白虹贯日,最终何进被张让等人杀了。

而后贼臣董卓入京得到国家的大权,杀了汉少帝之后还把洛阳也毁掉了。

他彻底倾覆了汉朝的政权,烧毁了刘家的祖庙。

接着裹挟着汉献帝刘协和官民颠沛流离地向长安迁都,一路尸骨盈野,哭声遍地。

看着那洛阳的城郭,我就像微子一样感到无比的哀痛。」

只是我身处的唐朝,会变成东汉末年那样的景况吗?

元月,去年浩浩****从邺城出发,中途发生在谯县使荀彧为汉朝效忠而死的插曲后,终于让号称四十万大军,声称『临江饮马』,抵达去年吕蒙建议的濡须水口。这地方有什么特别呢?

江东上上下下都很清楚,赤壁之战遭到惨败的曹军,势必会来报仇雪恨。曹军当时的势力范围抵达居巢,含山、无为则属于江东所有。假设要渡江作战,除了从巢湖经濡须水入江,别无他法。接受张纮迁移治所建议的孙权,非常清楚假设一旦濡须水口不保,长江沿岸的防守可说是门户大开,曹军随时都可以大军直逼建业城下。

因为这么严重的原因,一面迁都秣陵,一面又派人在东关修筑濡须坞的孙权,在吕蒙的建议下,下令在濡须山上筑城并设立关卡,继而在七宝山上建西关,两关对峙,其中有石梁,凿石通水,是为险关津道,最后筑成形似堰月形的濡须坞,又称偃月城。

对于曹军也同样重要吗?赤壁战后一面向关中、陇右地区扩张势力,一面开始在淮河以南同江东势力展开征战的曹操,深知巩固淮南这条战略防线的重要性,假设如果有一天合肥、庐江、巢湖失守,曹军将没有任何选择,只能被逼回淮河以北,在双方势在必得的心态中,双方都把目光聚焦到东关濡须口成为必然的结果。

曹操叫来这次特意带上的徐州刺史臧霸与**寇将军张辽,让他们两人搭档作为先锋,选择臧霸也是因为徐州地近扬州,一直以来都是由他在应对江东的攻势,对此地熟悉是自然不过的事情。

得知曹操派出先锋后,孙权也派出周泰前往抵御。臧霸、张辽两人在行军过程中遭遇持续的大雨,前锋大军到达江边,见到江水上涨,江东军船稍稍前进,将士都感到不安。在这样情况中,曹军遭到周泰率领的江东军击退,张辽见状有意撤军,知道情况的臧霸赶紧劝说:「曹公是那么英明的人,怎么可能会舍弃我们呢?」第二天果然收到了撤军令。回到大营的到曹操的营账中报告经过的张辽,把臧霸所说如实上报,当然对他加以赞扬。

周泰击退曹军先锋后,派甘宁领兵三千为前部都督,率七万主力进驻濡须的孙权,特地赏赐米酒给他,密令深夜去夜袭曹营,想趁曹军立营未稳,挫其士气,如此之后对阵才有优势。得到命令后,选出手下精锐一百多人共食的甘宁,吃毕用银碗斟酒,自己先饮两碗,再斟给他手下的都督。

结果都督竟然当场跪伏在地,死活不肯接酒。甘宁拔刀放置膝上,厉声喝道:「你受主上所知遇,与我相比怎样?我尚且不怕死,你为什么这么怕死?」见甘宁神色严肃闪露杀气,马上起立施礼,恭敬地接过酒杯饮下后,转身斟酒给士兵,每人都饮尽一银碗。

深夜二更时,甘宁命令选出的部下裹甲衔枚,轻巧的潜至曹军营下,拔掉作为障碍物的鹿角,冲进曹营逢人砍杀,斩得数十首级。这就造成曹军内部极度恐慌,以为江东大军来袭赶紧起身备战,众人举起火把、擂鼓吶喊。早在曹兵察觉之前,甘宁已率部回到濡须坞。

当夜,回来之后向孙权报告经过的甘宁受到称赞:「这也够把老头子曹操吓一跳了吧,只是想试试你的胆子罢了。」下令赏赐甘宁绢一千匹,战刀一百口,为他增加他所属兵力二千。随后称赞:「孟德有张辽,孤有兴霸,足相敌也。」孙权已经把甘宁当做曹操身边的张辽一样看待。

遭到甘宁羞辱式的劫营之后,想要讨回颜面的心情是非常强烈的,紧锣密鼓的派出油船出濡须,企图夜渡洲上,也想让江东尝尝火烧船的滋味。可惜动静过大,早有预感曹军会有行动且得到情报的孙权,派出董袭等水军将领,前往围攻曹操派出的水军油船,还没有放火就遭到迎头痛击,除了遭俘获三千余人,另外因江东水军攻击导致沉没溺亡,超过数千人之多,同样的情况如果放在江东可谓惨败,在家大业大的曹军眼里,这样的损失仅是九牛一毛罢了。江东水军大胜后,曹军的水军部队坚守水寨不出。随同董袭等人出战、向来以仁厚好施闻名的陈武,因为此战的战功,升任为偏将军。

陈武,字子烈,庐江郡松滋县人。听闻孙策身在寿春,时年十八岁,仗着身长七尺七寸、年纪轻轻长得仪表堂堂,自行前往递帖求见,一见大喜的孙策随即纳入旗下,之后跟随东渡长江,征战屡立战功,任为别部司马。

庐江地区一直有着躁劲、果决、恶斗、视死如归的风俗。天下大乱之际,庐江郡的军队向来横行于江、淮之间,让想要将此地区收入掌握的孙策感到非常苦恼。建安四年,庐江太守刘勋进攻上缭,趁虚而入的孙策,非常顺利的夺取庐江。藉此良机得到很多庐江在地居民,精选精锐就让陈武来统率,这支精锐队伍每当作战都是秉持所向无前的气势作战。

建安五年孙策遇刺身亡后,接掌江东的孙权,让陈武转任督领五校。因为他仁慈宽厚乐于施舍的个性,很多同乡与远方仰慕者都选择依附在他旗下。特别得到厚待,连孙权都数次前往他家拜访。

两军进入僵持后的某一日,想要亲自观察曹军阵营,藉以找出破绽的孙权,下令借着晨雾,偷偷乘船前进五六里,接近曹营时命令所有军士擂鼓奏乐,曹军顿时遭到惊吓,以为又像是之前甘宁来偷袭一样,唯有冷静观察江东船队整肃威武的曹操,为了遏制他们前进,下令弓弩齐发,阻止江东军继续靠近。不一会,江东军轻舟因一侧中箭太多,船身倾斜,见到此状况的孙权,为了让船只保持平衡,下令调转船头,让另一面也承受箭雨,船只才慢慢平衡过来,江东军才下令撤军返航,饱受惊吓的曹军得以恢复正常。

食髓知味的江东军,想要重施草船借箭,数次在差不多时间前来,除了期望得到大量的箭矢,也能羞辱曹军。有了前车之鉴后,曹军不仅坚守不出,也不随意放箭让江东得利。知道无法再玩弄曹军的孙权,就亲自乘轻船前往,由灞须口到曹军水军营寨前。忍了一肚子闷气的曹军诸将,都以为是来挑衅的江东将领,想请命攻击。曹操却说:「这必定是孙权想要亲眼见见我们的阵势。」下令军中严密守备,弓弩不得随便发射。前进五六里后,回去时更下令击鼓吹奏的孙权,果然是想要让对方见识自己的的舟船器仗军伍整肃。让曹操感叹:「生子当如孙仲谋,刘景升儿子若豚犬耳!」意指生儿子要像孙仲谋这样的才算是好的接班人。

即使如此,也不可能容忍江东军一再来营寨前耀武扬威,更不可能让人认为自己闷声不动、不会反击的曹操,决定要帮孙权上一课。熟悉了濡须水口地理环境后,再次叫来张辽与臧霸,让两人用重兵围攻江东的江西大营,经过奋战后俘获西营都督公孙阳。

章节目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