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二十六章(第2页)
继承周瑜军督职位的鲁肃,准备前往陆口时,经过吕蒙的驻地。印象还停在只是一个鲁莽武夫的鲁肃,对他的态度颇为轻慢,其实很不想去探视已经算是属下的吕蒙。有人对鲁肃表示:「吕将军的功名一天比一天显著,以之前眼光来看待,是很失礼的事情,应该进去拜访。」
这人口中的改变要归功孙权,以前曾对他说:「你现在担任要职,执掌权力,不能不学习。」他总是借口说军中事多,没有时间学习。孙权生气说:「我难道是要你研究儒家经典,去做博士吗?我只是要你去浏览书籍,了解过去发生过的事情。你说事多,但谁会像我这样忙?我经常读书,从中得到很多好处。」自此他开始读书。
鲁肃听从建议,进入驻地拜访。酒过三巡,他问鲁肃:「您肩负重任,与蜀汉荆州的关羽作为邻居,您将用什么办法来防止出乎意料的事发生?」鲁肃轻率的回答:「就随机应变吧。」他就说:「现在长江东西双方(西边的刘备与东边的孙权),虽然表面上好像很和睦,像一家人一样,实际上关羽是像熊虎一样有野心的人,怎么能不事先预定好应急方案呢?」他详尽地分析当时的利害。听完后鲁肃大惊越席而起,亲切地拍着他的背赞叹道:「吕子明啊,我真没想到你的才能谋略竟达到了如此程度。」更说:「以你如今的才略,已经不再是吴下阿蒙了!」吕蒙笑说:「士别三日,即更刮目相待,兄长知道这件事太晚了啊!」鲁肃按礼拜见他的母亲,二人结为好友,过从甚密,随后启程前往陆口上任。
三月,去年整年没有动兵的曹操,终于耐不住,下令统辖关中的司隶校尉钟繇,与出征太原郡大陵成功的行征西护军夏侯渊、徐晃在河东会合,出征汉中张鲁。得知出征计划的丞相仓曹属,赶紧劝止,认为领兵入关必会惊动关中的马超和韩遂等人,会让他们误以为是要攻打自己,变相逼他们叛变,不如先安定三辅,就可和平地招降张鲁。
这位建议的丞相仓曹属是何许人?高柔,字文惠。陈留郡圉县人。父亲高靖曾任蜀郡都尉,留儿子在故乡陈留长大。曹操为兖州刺史时,曾对城中的人说陈留是四战之地,曹操有进图四方的愿望,未必会安稳守在兖州,张邈在董卓事变钟起兵时担任陈留太守,虽然跟随曹操恐怕日后会叛变,劝乡里父老尽快离开,避免战火**。当时人人都认为张邈与曹操关系如此密切,对于年少高柔的建议没有重视。
高柔的堂哥高干是袁绍的外甥,传唤他到河北并州接受庇护,于是与宗族一起迁往北方依附。到了并州不久,得知父亲在蜀郡任上病死,黄巾之乱后中原各地盗贼横行,年幼的高柔却不畏惧,尝尽辛苦的冒险前往蜀地,处理父亲的治丧事宜,一直到三年后才回到北方。
七年前的建安九年,高干与高柔同时归降,曹操任命高柔为菅县县长。县中的人听过他的传闻,数名贪官怕被治罪,赶紧自动辞官,他却一反常理的挽留,不仅包容他们过往做的错事,更让他们洗心革面,这些人日后都成为好官吏。
第二年堂兄高干在并州当地反叛,他虽然没有参与其中,曹操想因为这件事情牵连诛杀他,改命他为刺奸令史,没想到他做得极为称职,处法允当,狱中无滞留、没有审判就下狱的犯人,每天都看诉讼文书到深夜,直到不支睡去,曹操知道后对他改观,征辟他担任丞相仓曹属。
高柔心中所想,就像是贾诩在赤壁战前建议的翻版,安定三辅地区,不仅可以稳住马超等势力,充实粮食生产,拉长战线可以让曹军的优势最大化,让汉中张鲁知道即使企图倚靠汉中天险,想要持久对抗是不可能的,如此再派人去劝服就能无血收下汉中。
不管是贾诩还是高柔的意见,对于急切想要一统天下的五十七岁曹操来说,或许感到时间压力、也或者是年纪逐渐增长感到体力消退的焦虑,即使是赤壁败仗也没办法改变想法,还是按照原订计划进军。
夏侯渊等人大军到河东与钟繇会合的消息,很快就传到关中诸将耳里,当然不会相信曹操的目标是汉中,认为是假途灭虢的手段,剑指汉中,意在关中罢了。就以马超、韩遂为首,侯选、程银、杨秋、李堪、张横、梁兴、成宜、马玩响应,共计十部起兵造反,率领十万人马据守潼关,抗拒夏侯渊等人。
假途灭虢是出自春秋时代,晋献公时积极扩军,拓展疆土。为了夺取崤函要地,决定南下攻虢,不过虞国位在虢国的北境,是晋国进攻虢的必经之路。为免两国联合抵抗的晋献公,采用大夫荀息提出的各个击破之计,向虞借道攻虢,然后再伺机灭虞。周惠王十九年,晋献公派荀息携带美玉、骏马等贵重礼品献给虞公,请求借道攻虢。虞公贪利,加上被荀息花言巧语迷惑,拒绝大臣劝阻,不仅应允借道,还自愿作攻虢先锋。
夏天,晋虞联军攻下虢国重镇下阳,晋控制虢虞之间的要道。二十二年,晋又故计重演向虞借道。宫之奇用『辅车相依,唇亡齿寒』的道理,说明虢、虞地理相连,利害攸关,虢亡虞必亡,劝虞公绝不能答应借道。虞公却认为:晋、虞是同宗不会相欺,拒不听劝。十月十七日,晋军围攻虢都上阳。十二月初一破城灭虢。晋国班师回国路上暂住虢国休整。晋军乘虞不备,发动突然袭击,俘虏虞公、灭其国,虢、虞灭亡惨痛教训,给后代上了一堂弱国联合抗击强国的反面教材。
去年回到荆州的庞统,被刘备任命为从事,兼任耒阳县令。上任没多久,公安得到从耒阳传出他不理县务的消息,知道此事的刘备大怒扬言把他免职。听到消息的鲁肃赶紧写信去公安,认为他不是百里之才,不适合担任地方行政事务的工作,应该给他更为重要的职务。刘备这时想起诸葛亮也对自己说过他的事情。派人再把他找来,交谈过后印象大为改观、甚至到了器重的程度,改任命他担任治中从事,亲密程度仅次于诸葛亮,共同担任军师中郎将。
刘备与庞统闲谈之间问:「你曾经担任周瑜的功曹。去年我到京口,周瑜曾上奏给孙权,建议扣留我,有这事情吗?在谁的手下,当然就该忠于谁,你不必隐瞒,照实回答就好了。」庞统谨慎的回答:「确有此事。」
刘备慨然叹息:「当时我正在危急之中,的确是有求于孙权,不能不去见他。只是没想到差一点落到周瑜手中!」接着说:「天下智谋之士,所见略同。孔明那时一再坚持劝我不要去,应该也是怕我遭到强行扣留。当时我认为孙权要提防的是北方的曹操,应该是希望我做他的外援,当下没有疑虑的去见他。现在想起来,这确实是不智的险棋,并非是当下万全之策。」
步骘去年被任命为交州刺史后,孙权又追加任命使持节、征南中郎将,让他想办法把交州拿下。到任后苍梧太守吴巨计划独占交州,拒绝接受调遣。原先就已经有所防范的步骘,设下圈套将吴巨斩杀,使得他在交州的威声大震。先前表示臣服的交趾太守士燮与兄弟,率领部下前来表示归附的诚意。不服的除了吴巨,还有前刺史张津部将夷廖、钱博,仍然割据山头,称雄一方,被步骘用计逐一讨伐消灭。混乱已久的交州,终于回到令出必行、安居乐业的情况。
知道关中诸将屯兵潼关后,夏侯渊与钟繇商量,因为目标是攻打汉中,并没有与他们交战的命令,决定把消息送回邺城。知道消息的曹操,不知是早有准备、抑或是高柔建议之后有所警觉,派安西将军曹仁先行出发,统率诸将前往潼关抵挡,下令坚守营寨,没有他的命令不准出战。又让儿子五官中郎将曹丕留守邺城,让赤壁前就交出兵权的奋武将军程昱,协助处理军务;再任命门下督徐宣为左护军,留在邺城统率留守部队,防备心存不轨份子,趁机为祸;最后任命国渊为丞相府的居府长史,负责留守的行政事务。
除了程昱之外,曹操任命的两个留守官吏是什么来历?徐宣,字宝坚,广陵海西人。起初前往江东是为了躲避天下大乱带来的战乱,因为拒绝孙策任命,怕他报复回到故乡广陵郡。与陈矫一起在广陵郡州郡任职,虽然齐名但是两人私下关系并不融洽,当时长官广陵太守陈登对二人非常器重,徐宣与陈登都一心想要投效曹操。
海西和淮浦二县作乱,曹操派遣督军扈质帮忙陈登讨伐,却以士兵太少为由驻足不前,不满他行为的徐宣,潜入扈质军中,不仅责骂、还阐述形势。扈质才愿意进攻讨平叛乱。投奔曹操之后,先后让他担任司空掾属、东缗令、发干令,又被提拔为齐郡太守,转许都任门下督,还跟随曹操领军到寿春讨伐袁术。
让他留守的时候,曹操对属下说:「现在应该远征马超,邺城尚未安定,需要清正无私有大德的人统兵镇守。」任命徐宣为左护军,留下来统领诸军。
至于国渊,字子尼,乐安郡盖县人。少时曾师从事奉郑玄,与丞相东曹掾崔琰是同门。为了躲避兵乱与现司空掾邴原、隐士管宁等人到辽东郡避难。返回故乡被曹操征召任司空掾属;每次在司空府议论政事,常常正色直言,谦让无私。曹操想要广泛地兴办屯田,属意让国渊主持这项事务。国渊屡次陈述应当增减的项目,考察土地,安置民众,计算百姓数量,设置官吏,明确考核的办法,仅花五年的时间,就让粮仓丰实,百姓竞相勉励,屯田大为发展。
留下这两个人加上程昱,可说曹操渐渐的把留守的人员,当做是官员历练的管道,从而测试他们的能力与操守。
深受父亲喜爱的平原侯曹植在父亲出征前写下《公宴》:
「公子敬爱客。终宴不知疲。清夜游西园。飞盖相追随。
明月澄清影。列宿正参差。秋兰被长阪。朱华冒绿池。
潜鱼跃清波。好鸟鸣高枝。神飙接丹毂。轻辇随风移。
飘飖放志意。千秋长若斯。」
赤壁战后张松劝与刘备结交,刘璋问:「谁可以充当使者?」他推荐好友军议校尉法正。刘璋原本依照建议让他担任使者,法正表面推辞,这都是张松与他计划好的,为的就是不让人起疑心,假装是不得已才接受任务。回来后法正对张松说刘备有雄才大略,两人开始密谋策划奉迎刘备取代刘璋作为益州之主。
在此时,曹操派遣钟繇率军讨伐占据汉中的张鲁的消息传入成都,知道刘璋心中恐惧的张松,见状赶紧乘机劝说:「曹操的兵马天下无敌,如果攻下汉中后,利用张鲁的库存物资来进攻益州,谁能抵抗得住!刘备是您的同宗、曹操的大仇人,又善于用兵,如果让刘备讨伐张鲁,一定能击破张鲁。张鲁一破,益州势力自然增强,即使曹操来攻也无能为力了。现在本州岛的将领们如庞羲、李异等都自恃功劳、骄横不法,想要向外投靠。如果得不到刘备的帮助,敌人在外面进攻,百姓在内叛变,一定会失败。」
张松与法正才是真正图谋不轨的人,脸不红气不喘的把这顶不法的帽子戴在庞羲等人头上,真的是做贼喊抓贼啊!即使如此,从未见识过曹操兵威,只是听部下陈述的刘璋,已如惊弓之鸟,惶惶不安,张松所说的就全盘接受了。
刘璋同意他的见解后,再派上次出使的法正,率领四千人去公安迎接刘备入益州。主簿巴西人黄权劝谏刘璋说:「刘备以骁勇闻名于世,现在把他请来,如果把他当作部曲来看待,他是不会满意;如果以宾客的礼节接待,则一国不容二主。如果客人安如泰山,主人就会危如累卵。不如关闭边界等待时局安定。」黄权,字公衡。巴西郡阆中县人,是刘璋从郡吏提拔上来的人,自然对他格外忠诚。只是这份忠心无法打动,刘璋依然不听建议,更调他去担任广汉县长。
益州从事王累听到这个事情,知道不能以言语打动,决定以命死谏。当天成都城门上落下一条绳索,半空中悬吊以双脚绑着一个人,赫然是王累,让人把他的建议送给刘璋,这样激烈的手段都无法打动,王累大叹一声,割断绳索坠地而亡。
七月秋日,邺城外旌旗飘飘,鲜甲怒马蓄势待发,只待丞相一声令下即可出发。望着整齐的部队,曹操心想如果在官渡战前有这样的军容,就不会打的那么辛苦、惊险了。出发前几日,许多参预军务讨论的人都建议:「函谷关以西的士兵善于使用长矛,不挑选精锐部队作前锋,会抵抗不住的。」曹操满怀信心的说:「战争的决定权是在我手中,不在敌人手里。他们虽然善于使用长矛,我会让他们的长矛无法刺杀,你们只管着看好戏吧。」想到这里,曹操让幕僚下令全军往潼关出发,顿时战马嘶鸣、沙尘满天。另外这次出征带了上次一起出征青州的儿子平原侯曹植,只是他这时患病,为了不想扫父亲的兴,依然抱病出征,离开邺城前作《离思赋》:
「建安十六年,大军西讨马超,太子留监国,植时从焉。意有怀恋,遂作《离思赋》云:
在肇秋之嘉月,将耀师而西旗。余抱疾以宾从,扶衡轸而不怡。虑征期之方至,伤无阶以告辞。念慈君之光惠,庶没命而不疑。欲毕力于旌麾,将何心而远之。愿我君之自爱,为皇朝而宝己。水重深而鱼悦,林修茂而鸟喜。」
曹植的意思是父亲为了汉朝天下而奋斗,自己怎么能够为了小病而拒绝效命疆场呢: